科技赋能助推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新发展
——访青海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党委委员 副总队长 冯延浩
 
   青海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党委委员 副总队长 冯延浩
主题:科技赋能助推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新发展
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嘉宾:青海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党委委员 副总队长 冯延浩
简介:近年来,青海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聚焦主责主业靶向发力,以“提升科技执法水平、护航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持续创新执法方式,加大科技执法资源投入,引入物联网、大数据、智能视频监控等科技手段,实现执法装备升级,科技执法覆盖公路路政、道路运政、水运海事、工程质量等领域,科技赋能助推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新发展,数智驱动构建全链条精准监管新模式。
【主持人】2025-10-31 17:00
各位网友大家好!本期访谈我们邀请到青海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党委委员、副总队长冯延浩与大家交流科技赋能助推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新发展方面开展的工作情况。您好,冯总。
【冯延浩】2025-10-31 17:00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2025-10-31 17:01
冯总,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目的和范畴,总队在哪些工作方面利用科技支撑?
【冯延浩】2025-10-31 17:01
好的,主持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的目的是确保交通运输领域的法律法规得到有效实施,维护交通运输市场的正常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并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全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的社会性强、涉及面广,执法对象具有广泛性, 在空间范围上涉及车辆行驶的地域和船舶通航的水域,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包括公路路政执法、道路运政执法、水运海事执法、工程质量执法,同时承担行政审批服务相关工作。科技赋能和数据应用已经成为我们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机遇,通过不断探索科技执法模式、创新执法方式,加大科技执法设施设备的投入,科技化执法水平不断提高。主要应用现代物联网、大数据、智能视频监控等技术,对道路运输、工程建设、水路运输、城市客运等行业开展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在政务服务方面,我们顺应社会多样化需求,聚焦改革创新、深化便民服务、落实政务公开,持续优化大件运输、涉路施工许可等行政审批业务,实现了信息数据的共享对接和跨部门业务协同,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
【主持人】2025-10-31 17:05
冯总,科技赋能确实为综合执法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那么在实际工作中,科技赋能助推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新发展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案例和成果可以和我们分享呢?
【冯延浩】2025-10-31 17:05
我们科技执法技术手段在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检查阶段发挥了很大作用。交通运输行业经营主体多元化,运输生产经营场所开放化,线性运输距离长、覆盖广、流动性强,客货运输服务产品多样、服务群体众多,这些行业特点导致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管难度大,监督检查工作量大,检查锁定违法违规行为困难等问题突显。
特别是近年来,新业态蓬勃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在客货运输中的普遍应用,传统的人海战术、疲劳战术在执法过程中,愈发难以发挥有效监管作用。总队大力开展科技执法,打造“人防+技防”的执法手段,以科技赋能、数据应用大力推进智慧执法,极大地提高了执法成效。
在政务服务方面,我们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能力为重要抓手,推进企业和群众办事减时长、降成本,每年系统内办结省内大件运输许可6000余件、跨省大件运输许可8万余件。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加强系统建设,将传统政务服务从线下办理、多部门分散办理转变为线上集成办理模式,实现大件运输许可事项的高效办结。运输企业和群众申请办理大件运输许可业务,可多渠道申请、一平台办结、多途径反馈,实现网上申报、数据复用、联动审批、高效办结的新模式,大幅提升企业和群众办证的便捷度、满意度。
在超限超载治理方面,我们利用青海省治超联网管理信息系统,每月检测车辆20.5万辆次,每年检测车辆195.3万辆次,以交通大数据为核心,整合源头企业、固定超限检测站、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的视频监控资源,实现全域治超的数字化、网络化,对交通运输领域常见的违法行为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快速介入、高效处置,全面提升交通运输行业治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横向贯通大件运输许可、治超联网平台、行政执法管理系统,系统可自动采集涉嫌违法信息、智能甄别违法线索,实现证据材料的电子化采集、执法案件的无纸化办理,年度办理执法案件1300余件。同时,能够动态掌握辖区治超总体情况和趋势,对执法事件、重点事项、关键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为治超管理与决策提供支撑。
在道路运政执法方面,我们利用重点营运车辆监管系统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海量的交通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精准识别出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发区域和高发时段,从而实现精准执法。通过物联网技术,我们实现对运输车辆的实时监控,能够及时发现超速、超载、疲劳驾驶等违法违规行为,并迅速采取应对措施;在对非法营运车辆查处场景中,主要应用了大数据技术、智能视频监控技术,一旦发现疑似非法营运车辆,执法人员可以迅速出击,进行精准打击。过去,打击非法营运主要依靠群众举报和路面巡查,效率较低,现在借助科技执法手段,开展数据“打非治违”工作,有效遏制了非法营运行为。
【主持人】2025-10-31 17:10
这些案例确实很生动,让我们看到了科技赋能的强大威力。那么在科技赋能的过程中,我们是如何确保执法的公正性和透明度的呢?
【冯延浩】2025-10-31 17:10
在科技赋能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把执法的公正性和透明度放在首位。一是我们建立了全省统一的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制定并公开执法程序,确保执法过程的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步骤和要求。在具体办案过程中,将所有数据实时上传,这样,每一起执法案件的办理过程都有法可依、有据可查、有迹可循,确保了执法的公正性。二是严格落实“双公示”制度,依法将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在作出决定后7个工作日内,通过省交通厅门户网站及信用平台向社会公开,进一步提升政务透明度,增强社会的监督作用。三是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服务水平和信息化素养,确保科技设备能够正确、公正地应用于各项执法工作。四是我们定期组织开展行政执法评议和监督考核,对执法人员执法行为的合法性、执法程序的合规性、执法结果的合理性进行评估考核。同时,我们还利用互联网、政务公开平台等渠道,及时向社会公开执法依据、执法程序、监督方式等执法信息,让公众能够随时查询和监督执法行为。
【主持人】2025-10-31 17:13
冯总,咱们在科技赋能的过程中,存在哪些困难?
【冯延浩】2025-10-31 17:14
科技赋能虽然带来了诸多成效,但也确实面临一些挑战。一是信息技术、软硬件设备更新换代快,需要我们不断投入资金和人力进行设备更新维护和技术升级。二是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也非常重要,我们处理的大量数据涉及企业和个人的隐私,必须确保数据的安全存储和合法使用。三是数据的整合共享也存在一定困难,交通运输行业涉及多个部门,数据分散在不同的系统中,数据格式也不统一,这给数据的整合和应用带来了很大挑战。四是执法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也需要进一步提升,以便更好地适应科技赋能的执法新模式。五是不同地区、部门间的技术应用水平存在差异,如何实现区域间的协同和平衡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主持人】2025-10-31 17:17
面对这些挑战,咱们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冯延浩】2025-10-31 17:17
一是我们加大了对科技设备更新和信息系统研发的投入,确保科技技术手段始终保持先进性。二是我们加强了执法人员的信息化培训,大力提升基层执法人员的能力素养,让大家能够熟练使用执法平台、执法记录仪、移动执法终端等,快速完成案件的受理、调查、办理等流程,让公众感受到执法工作的现代化和规范化,增强公众对执法工作的支持和信任。三是我们加强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工作,制定网络数据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开展系统渗透测试、等级保护测评、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等工作,持续增强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四是我们还积极推动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通过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数据共享平台,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区域间的执法协同、资源共享。
【主持人】2025-10-31 17:20
冯总,您刚才提到的这些措施很有针对性。那么在未来,我们还有哪些规划和展望呢?
【冯延浩】2025-10-31 17:20
未来,我们将在科技赋能和数据应用方面继续深化和拓展,以满足全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管理信息化提升需求。一方面,我们将升级信息化基础设施,推进全省非现场执法、超限检测站大规模设备数字化更新。另一方面,我们将积极探索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着力提升数智化执法水平,加快推进行业治理体系能力升级,用科技创新应对法治政府对行业服务提出的新期待、新挑战。
一是推动系统完善功能优化。推进现有信息系统数智化运维提升,加强执法全流程闭环管理、数字治超非现场执法、许可事项政务效能等工作,通过小功能完善,实现数据“打非治超”等执法领域大踏步跨越。二是深化数据资源汇聚共享。强化车辆、从业人员、企业、信用、违法记录等核心数据的共享共用,推动与公安交管、省数据局、省政务服务网、交通运输部等信息系统的深度对接与数据互通,为精准执法、联合惩戒、便民服务等方面提供强的大数据支撑。三是推进信息化赋能执法质效。探索构建违法行为智能预警模型,对高频违法区域、时段、车辆进行精准画像和风险预判,实现执法力量精准投放。
在促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低空空域探索使用等场景,我们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执法决策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目前全总队已培训出轻型无人机安全操控飞手170余名全部通过UOM考试,并有4人通过国家民用航空局CAAC资质认证,多途径提升执法人员能力素养。
今后,我们将更加注重执法流程和服务的优化,通过科技手段为交通运输企业和从业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真正实现执法与服务的有机结合,共同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以信息化建设培育新动能,以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全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信息化新面貌。
【主持人】2025-10-31 17:25
感谢冯总对科技助推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新发展方面的详细介绍。由于时间关系,本期访谈到此结束。
【冯延浩】2025-10-31 17:25
感谢大家关注,再见!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