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省交通运输厅邀请新闻媒体实地采访民生工程

  10月20至22日,省交通运输厅邀请青海日报社、青海电视台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青海总站等新闻媒体,深入同宝山、拉脊山以及钢便桥现场,围绕省交通运输厅2025年以来聚力交旅融合、服务民生,全力推动实施10座观景山峰生态旅游风景道建设和“我家门前那座桥”专项民生工程落实情况进行实地采访报道。
  在同宝山观景山峰,采访组实地采访海北州交通运输局借交旅融合试点引领全域旅游发展试点,以旅游公路建设带动全州旅游发展的喜人成就,全力打造“快进慢游”交旅融合发展体系,在交旅融合、乡村振兴中实现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在拉脊山观景山峰,采访组用一个个镜头详细记录果洛公路总段以“生态为本、交通为脉、旅游为魂”的融合模式,以交通廊道为纽带,深度融合区域特色旅游资源、生态本底、文化底蕴与公共服务的高质量发展系统工程,在区域旅游资源的枢纽性与整合性、自然条件的独特性与挑战性、主体工程的观景性与安全性、设施建设的功能融合性与生态友好性以及在项目投入使用后的体验感及满意度等多方面展现出极强的示范价值。在湟中区、贵德县,采访组来到土门关乡山庄村和业隆村便民桥现场,详细采访下羊毛沟1、2号涵洞和1号桥梁从桥梁设计、材质、结构等方面的强势蝶变,用镜头记录和见证便民桥解决农牧区牧民群众“蹚水过河、绕路出行”的历史,打通青海高原农牧区交通“最后一公里”,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动能的具体实践和成效。
  每到一处,采访组都认真听取讲解、深入问询交流,用生动的笔触、精彩的画面、鲜活的镜头,讲述省厅交旅融合的亮点经验和在交通强国建设征程上聚力服务民生的感人故事,持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因路而兴、因路而富”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截至目前,省交通运输厅以国省干线公路为基础,以“山景村色”为节点的拉脊山、同宝山、青海湖南山、北龙山、大力加山5 个旅游风景道已建成投用,路景交融、宜行宜游的“快进慢游”旅游公路网正在逐步形成。同时,惠及全省8 个市州、29个县区的30余万农牧民群众的500座便民桥梁已全部建成。
  下一步,省交通运输厅将持续锚定目标、加速发力,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及岗什卡雪峰、日月山等5座山峰生态旅游风景道建设,为全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推动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