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突出问题规范执法专项行动“回头看”工作开展以来,全省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聚焦问题再查摆、整改再落实、机制再健全,着力提升工作质效、巩固整治成果,持续增强交通运输执法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一、持续深化整治突出问题规范执法专项行动
(一)强化培训,夯实队伍根基。各地各单位聚焦“执法流程不规范”“新业态监管能力不足”等难点堵点,锚定关键岗位、
关键人员,靶向设计专题课程,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让执法人员在沉侵式培训中锤炼解决复杂问题的本领。省厅以基层执法需求为导向,9月22日-24日,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培训方式、调训范围,专门邀请省内外、行业内专家教授,通过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复盘+实务应用+研讨交流”多元模式,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交通运输执法领域典型行政复议、诉讼案例分析、路政和运政执法实务、公路工程执法检查重点、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风险防范等方面进行专题授课,努力补齐应对复杂执法场景能力短板,着力提升执法人员综合素养。省交通综合执法总队依托“青海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对交通运输领域全体执法人员开展2025年度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知识培训,并通过“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组织全体参训人员线上答题,提升培训实效。海北州交通运输局结合具体执法案例,围绕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执法案卷评查及行政执法适用法律等疑难问题开展全州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湟中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邀请法律顾问以案例教学形式答疑解惑,增强执法人员规范执法能力和水平。
(二)全面复核,巩固提升质效。各地各单位通过系统复盘、靶向督导、总结梳理、优化机制,努力构建“查改闭环-督效提质-经验转化”的工作推进体系。一是深入开展“回头看”。省厅对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全面“复查+评估”,对问题整改落实效果不佳、成效不明显的,回炉重塑,标本兼治,加强整改,防止问题反弹回潮,“回头看”发现的26个问题全都纳入整改清单。目前,查摆的3类105个问题,完成整改104个,整改率99%。海西州交通运输局召开专题会议,就专项行动“回头看”开展情况、当前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措施进行再推进再部署,并向基层交通运输部门下发《督办通知》,深化整改。海东市、化隆县交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深入辖区各相关企业,开展执法满意度测评、执法民意调查工作,针对反映问题纳入问题清单进行整改。二是强化督导整改。省厅分管领导带队深入海北州、海西州,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等方式,就专项行动“回头看”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实地督导,面对面与基层干部职工、相关企业负责人、沿线货车司机沟通交流,倾听意见建议,推进整改整治。圆满完成交通运输部代表国务院来青督查调研、现场座谈、成效查验工作。西宁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召开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数据分析专题会,通报1-7月12345政务服务热线办理情况和局机关纪委核查不满意未解决工单情况,分析高频投诉事项投诉量升降具体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提升诉求响应率和解决满意度。三是积极选树典型。认真对照交通运输部典型案例征集工作要求,选报“枫桥式”基层执法联系点2处、“标兵式”执法大队长2名、典型做法案例3个。同时,切实做好总结,全面梳理,系统复盘,推动专项行动从“阶段性整治”向“常态长效治理”转变。
(三)建章立制,推进常治长效。各地各单位以梳理发现的共性问题为靶向,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多项措施,以制度刚性推动交通运输执法常治长效。一是完善涉企标准制度体系。省厅在制定严格涉企检查、创新监管模式、规范权力运行方面10项制度措施的基础上,细化制定《青海省交通运输系统涉企行政检查标准》,提高行政检查精准性、实效性,减轻企业负担。二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省交通综合执法总队积极探索“刚性约束”和“柔性指导”有效结合模式,构建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告知书“两书同达”机制,实现执法警示与信用修复指导“双同步”。截至目前,送达《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书》115份。三是提升执法规范化管理。省厅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立改废”情况,动态调整和精细化梳理编制形成《青海省交通运输权责清单(2025版)》,起草《青海省交通运输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依法免予处罚高频事项清单(试行)》,进一步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四是持续强化执法监督。省交通综合执法总队制定《青海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规范》,量化层级监督检查频次和覆盖率,规范监督检查结果处置流程,推动形成“督查—整改—复核”的闭环管理模式。海东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修订完善《海东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监督员管理办法》,发布《海东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公开选聘行政执法监督员的通告》,重新在全市范围内面向全社会公开选聘一批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监督员,助力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建设。海南州交通运输局制定《海南州交通运输局群众诉求响应制度》,规范群众投诉举报办理流程,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五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根据省政府对县级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授权批复,果洛州交通运输局制定《果洛州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机制》,从协调会商、上下联动、案源线索移送、信息共享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明确执法职责。海西州交通运输局制定《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执法协作配合制度》报州委编办审核备案,推动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与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协调联系,避免“责任悬空”。
二、持续深化行政执法质量效能提升三年行动
(一)严实并举,筑牢安全防线。各地各单位以“严”的标准压实安全主体责任,以“实”的举措防范安全隐患风险,为各项工作平稳推进筑坚实屏障。省交通综合执法总队抽调10名执法人员组成交通运输公路工程建设招投标综合检查组和质量安全环保造价综合检查组,对全省30个重点交通建设项目及农村公路开展为期3周的市场行为与安全质量综合督查,进一步强化交通建设领域事中事后监管、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行业管控能力。海南州交通运输局深刻汲取“8·22”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事故教训,及时印发《关于加强全州交通运输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成立督导组赴五县开展“拉网式”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针对发现问题印发《关于全州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情况的通报》,提出整改建议。大通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积极响应企业需求,先后2次深入辖区重点货运企业,开展“送法上门、服务入企”活动,现场宣讲相关法律法规,督导各危险品运输企业全面排查从业人员精神状态、承运危险货物品类、主要运输路线风险点及应急预案有效性,坚决防范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西宁市交通运输局精心组织,调用辖区应急客货运力,积极参加“青海运筹・2025”道路运输应急运力智能调度实战演练,提升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协同指挥和物资投送能力。西宁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针对近期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动态监控违规率上升及个别企业涉嫌无证非法销售醇基燃料等突出安全问题,组织全市34家危货企业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通报年度典型违规行为,强化震慑作用。
(二)主动作为,强化服务保通。各地各单位聚焦重点时段、重要赛事,以“主动作为”抢占保通先机,以“强化服务”提升保通效能,保障交通关键领域畅通高效。省交通综合执法总队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按照省厅部署要求,紧密联动,历时6天,918公里,圆满完成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越岭开拓号”核心部件的大件运输车辆护送任务。省交通综合执法黄南高速支队立足岗位职责,提前谋划部署,严格施工监管,强化汛期保通,深化隐患排查,优化服务举措,夯实安全基础,高标准、严要求,扎实完成青海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赛事保障工作。循化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针对循化县受汛期强降雨影响,大量生活垃圾、枯枝杂物被雨水冲刷后汇入黄河,导致河面漂浮垃圾数量激增情况,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开展黄河垃圾打捞清理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保护黄河母亲河”的责任担当。
(三)靶向发力,注重高效联动。各地各单位聚焦关键问题定向施策,打破条块分割与环节壁垒,推动工作从“分散作战”向“协同攻坚”转变。省交通综合执法总队坚持问题导向,创新监管模式,积极联合省公路局、省公安厅交管局,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方式,深入海北、海西部分市县精准排查道路隐患整治、非法违规行为治理及联勤联动机制运行中的难点堵点,现场推动警示标志增设、公路隐患整改等措施落地见效。省交通综合执法果洛干线支队依托12328、12345政务服务热线线索反映,迅速启动跨部门联动执法机制,联合地方公安交管、综合行政执法局、交通运输局等部门组建联合执法小组,按照“边检查、边指导、边整改”原则,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海东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公安交警部门,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车辆登记等方式,深入辖区各车辆销售企业、运输企业开展工作宣传及车辆摸排工作。化隆县、互助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根据多渠道掌握的线索,联合公安交警部门、沿线超限站等单位开展超限超载专项整治“零点”“猎超”专项行动,有效打击夜间超限超载运输嚣张气焰,净化道路通行环境。
三、存在问题
(一)系统应用不充分。督导检查发现有的地区信息化线上办案未实现全覆盖,执法案卷不统一,执法程序不严谨、内容表述不规范,制约执法工作高效性和精准性。
(二)总结提炼不到位。有的地区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梳理不全面,典型做法、特色亮点提炼不到位,弱化了专项行动工作成效。黄南州交通运输局工作总结敷衍了事,按照格式模版只简单填报数据,工作实际开展情况未归纳展现。
(三)长效机制未建立。有的地区未将专项行动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固化为可复制推广的制度措施,在常治长效方面做的还不够有力有效。
四、工作要求
(一)持续攻坚,强化整改。各地各单位要聚焦查摆出的突出问题,特别是针对新一轮执法体制改革后统筹协调不力、群众投诉反映集中的堵点难点,持续强化攻坚,加强协调,科学运作,从制度设计、资源配置等多方面推动问题闭环销号。
(二)系统复盘,查漏补缺。各地各单位要抓紧对照方案要求和部、省有关会议精神,认真总结提升,进行系统性回溯,对阶段任务、专项措施完成质量不高、时效性不强的工作再梳理再强化,确保专项行动高质量收官。
(三)深度提炼,巩固质效。各地各单位要从组织部署、协调推进、问题查摆、监管督导、涉企执法、制度建立等方面入手,提炼推广可复制的有效做法,固化已形成的制度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为后续工作提供指引和借鉴,巩固提升专项行动成果。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