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玉树公路总段】玉树公路总段精细养护 护航国道109线“一绕”路段安全畅通

  当前,国道109线格尔木至那曲段提质改造工程正有序推进,作为“一主一绕”交通组织体系的关键节点,玉树公路总段辖养“一绕”路段承担大量分流车流的任务,9月份日均通行量达4100余辆次。受车流激增、高原秋季昼夜气候及部分路段基础薄弱等因素影响,路面坑槽、裂缝等病害加速显现,道路保通压力显著加大。为筑牢“一绕”路段通行保障线,玉树公路总段聚焦“安全、畅通、服务”核心目标,精准施策加大养护力度,确保绕行通道“通而优、安而稳”。

  “查”字打底,把隐患摸清摸透。坚持问题导向,组织技术人员对“一绕”全段开展“拉网式”排查。沿路基路面逐桩号巡查,详细记录坑槽、裂缝等病害位置与程度;对桥隧涵逐项检查,查看伸缩缝是否堵塞、衬砌有无渗漏、排水是否通畅;对交安设施逐一核对,确保标志清晰、护栏牢固。详细记录排查结果,明确隐患位置、问题描述与责任工区,为后续精准养护提供扎实依据。

  “精”字发力,让养护提质见效。对照隐患台账实施精准处治,以预防性养护优先、集中修复兜底为原则,推动养护作业向精细化、系统化迈进。在路面病害治理方面,一方面,强化预防性养护措施,对早期裂缝及时采用灌封、贴缝等工艺进行处理,有效阻隔雨水下渗,防止病害进一步扩展;另一方面,集中力量开展路面病害修复,统筹各工区按路段分工,对排查发现的坑槽逐一填补,确保修复部位与原路面衔接平顺,全面提升行车舒适度。在桥隧安全保障方面,桥梁养护重点清理伸缩缝内泥沙、碎石等杂物后,灌注饱满密封胶,保证与缝壁密实贴合,并对破损锚固区、桥面坑槽进行修复;隧道养护则逐段排查机电设施,及时更换故障灯具、检修消防管道、增设逃生标志、诱导标志等,保障桥隧设施持续稳定运行。

  “美”字点睛,让道路焕新添彩。围绕“路面整洁、设施清晰”的目标,持续推进“一绕”路段路域环境提升。清扫环节实行“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协同模式,由清扫车、吹风车负责路面大范围清理,人工则重点清理隧道港湾、桥梁护栏底部等机械盲区,确保环境无死角。同步开展交通设施维护,对褪色护栏进行重新刷漆,对倾斜标牌予以扶正校准,对里程碑、百米桩进行更换或清洗,并对磨损标线重新施划,全面恢复设施功能与视觉清晰度。经过系统整治,道路面貌焕然一新,通行环境的舒适性和安全感显著提升。

  “防”字守关,把安全抓严筑牢。面对“一绕”路段车流持续增长带来的安全压力,坚持从意识教育和现场管控两端发力,系统构筑养护作业安全防线。日常管理中,将安全教育融入每个环节,常态化扎实开展班前安全教育;定期组织开展安全学习,强化布控协作与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全员防范意识。现场作业严格执行标准化管控,规范设置警示区域,安全员全程值守,根据车流动态指挥疏导,及时引导车辆避让,有效防范安全事故。通过教育不断线、现场不脱管,持续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牢牢守住道路养护的安全底线。

  “联”字聚力,让疏堵更高效。针对“一绕”路段长下坡、弯道、隧道出入口等高风险作业区域,为提升安全保障与通行效率,与省交通运输综合执法部门强化协同联动。作业前,双方共同制定交通组织与应急方案,明确执法力量布控点位与职责流程。作业期间,执法人员全程驻守关键节点,引导车辆减速避让,及时规范行车秩序,有效防范安全风险。遇车流激增或突发状况,双方实时响应,执法力量迅速引导分流,养护作业同步灵活调整,实现施工与通行的协同平衡。通过精准联动,有力保障了重点路段养护作业安全与道路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