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应对公路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科学决策与协同处置能力,切实检验应急抢险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在极端天气或地质灾害等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抢险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辖区公路路网安全畅通与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稳定,9月30日上午,省交通综合执法湟源干线支队应邀参加并圆满完成青海省湟源公路总段组织的2025年装配式公路钢桥架设综合应急演练。
此次演练以省道306线拉脊山段突发泥石流灾害为背景,模拟该路段一座桥梁被冲毁,导致交通完全中断,有车辆和人员被困的紧急场景。演练设置险情报告、预案启动、现场指挥、交通管制、险情勘察、模拟救援、桥梁架设、恢复通行等多个科目,旨在全方位考验各参演单位的应急响应和协同作战能力。
演练于上午9时正式开始。接到总指挥部下达的交通管制指令后,湟源干线支队交通管制组立即启动应急响应预案,执法人员迅速集结,携带执法记录仪、反光锥、警示灯、警戒带等装备赶赴现场。到达指定位置后,管制组严格按照“核心管制、远端分流、科学引导”的原则,在受损桥梁两端安全距离外设置多层警示区域和物理隔离设施,明确标示抢险作业区和车辆绕行路线。同时,执法人员对过往车辆及无关人员进行耐心劝离和疏导,有效防止意外发生,为后续抢险救援和桥梁架设工作创造了绝对安全、有序的作业环境。在演练过程中,支队始终坚持“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协同作战”的原则,与综合协调组、技术保障组、抢险救援组等兄弟单位保持高效沟通与紧密协作。在技术组现场勘察、评估险情,救援组模拟对被困车辆进行破拆、解救被困人员,以及架设组同步展开钢架桥构件运输、拼装、架设等关键环节,管制组根据现场动态实时调整管制范围和疏导策略,既保障了各项抢险任务的无缝衔接和顺利推进,又确保了演练的实战性和连贯性。各环节衔接紧密,操作规范有序,充分展现“联得通、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的应急处置能力。
经过近两小时的紧张作业,装配式钢架桥在预定时间内精准架设完毕并通过安全检测。接到总指挥部恢复通行的指令后,管制组有序撤除各类管制设施,指挥演练车辆分批次、有序通过新建钢架桥,整个过程安全平稳,未出现任何纰漏。至此,支队圆满完成了本次演练的交通管制任务。
此次演练组织严密、科目齐全、贴近实战,不仅全面检验支队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应急指挥、快速反应和现场处置能力,进一步磨合与公路、交警等部门的协同联动机制,也有效提升执法人员的实战技能和应急处置水平,达到“检验预案、锻炼队伍、提升能力、强化协同”的预期目标。下一步,省交通综合执法湟源干线支队将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进一步优化完善应急预案和交通组织方案,常态化开展针对性应急演练,不断提升与各联动部门的协同作战效能,持续夯实应急处置基础,全力保障辖区公路安全畅通,切实为人民群众出行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交通运输安全保障。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