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青海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6.89万公里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抓手,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期间,累计投入普通省道及农村公路建设资金76.8亿元,新改建里程1.67万公里,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6.89万公里,占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的76%,路网通畅水平和通达深度大幅度提升。
   坚持压实责任抓管理,农村公路治理体系日趋完善。实现全省县乡村三级路长全覆盖,“县有执法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全面落实,“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三级管理体系逐步形成。建立信息化项目库和“一路一档”动态数据库,实现农村公路项目全寿命周期监管。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6个和省级示范县13个,创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3个,形成“创建一个、带动一片”的良好局面。
   坚持精准科学抓养护,农村公路路况水平稳步改善。统筹开展全省公路路况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年内整治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次差路段3320公里。加强农村公路精细化养护管理,累计投入农村公路养护补助资金19.41亿元,集中整治农村公路路面病害1.7万公里,养护工程平均实施比例达6%,路况水平逐年提升。特别是,通过实施16个乡镇道路过境段提升工程、入村进城公路亮化工程、“我家门口那座桥”工程等“顺心路”“暖心灯”“连心桥”,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团结稳定,把党的关怀送到民族地区。
   坚持创新融合抓运营,农村公路服务效能不断提升。深入推进城乡客运、邮政快递、农村物流资源共享、融合发展,全省建成等级以上汽车客运站47个、便捷站253个,“快递进村”覆盖率达86%。实施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等乡村振兴项目1721项1.88万公里,建成同宝山、拉脊山、仙女湾、艾肯泉等“网红”打卡旅游公路。“四好农村路”已成为串联城乡要素、带动产业发展、便利群众出行的“民生路”“产业路”“致富路”。
  下一步,青海交通运输系统将以全省公路路况提升三年攻坚行动为抓手,重点从6个方面发力, 一是持续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因地制宜推进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建制村通等级路、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通硬化路,三年新改建普通省道和农村公路1万公里。 二是切实加强农村交通安全保障。三年建设普通国省干线、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900公里,持续深化农村公路“千灯万带”示范工程,加强农村客运、旅游包车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防控,多措并举提升道路运输安全水平。 三是有效提升农村运输服务品质。深入实施“村村通客车”工程,加快城乡客运公交化进程。健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服务体系,畅通货运物流、寄递服务“最后一公里”。 四是持续提高农村公路治理能力。规范完善农村公路“路长制”长效运行机制,全面提升农村公路管理效能和治理水平。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有效落实省与市(州)县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扎实开展农村公路“一路一档”信息化建设,探索构建农村公路治理新模式。 五是全面强化农村公路养护质量。三年完成农村公路病害处治1.5万公里,基本消除严重影响出行、群众反映强烈的次差路段。推进预防性养护,确保日常养护资金不低于“1053”标准,农村公路年度养护工程比例不低于5%,列养率达100%。深化“美丽农村路”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公路建设风貌提升工程,更好服务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六是有力服务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村公路与沿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现代物流等一体化建设,提升乡村旅游景点客运线路覆盖广度和深度。加大“四好农村路”公益性岗位设置,优先安置脱贫人口和就业困难等低收入群体参与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工作,最大程度吸纳当地群众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