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玉树公路总段】玉树公路总段多管齐下 助力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

  公路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血脉”,其畅通与安全发挥着基石作用。玉树公路总段作为青南地区主要交通运输保障单位,积极履行职责,在公路日常养护、路域环境治理、安全生产、农村公路便民桥建设、养护工程、职工技能提升等多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地区交通事业发展和群众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公路日常养护工作中,秉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全面落实精细化养护理念。针对辖养路段出现的坑槽、龟裂、车辙等病害,实施精准化治理。严格遵循《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开展路面坑槽修补、沥青灌缝等病害处置,恢复路面平整度;累计处置路面病害1.84万平方米,采用灌缝工艺处理路面裂缝5.77万米,采用实施网裂修复剂,有效防止水分下渗引发冻胀破坏,全面提升路面质量,消除行车隐患。同时,加大日常养护力度,及时清理边沟杂物2667立方米,规范施划交通标线2.91万平方米,优化道路通行秩序,定期疏通涵洞442立方米和桥梁伸缩缝887道,确保构造物功能正常。
  路域环境治理方面,采用“人工+机械”协同作业模式,全面提升路域环境品质。增加垃圾清捡频次,对辖养公路进行全方位清扫,及时清除路面泥土、积沙、白色垃圾等杂物7155立方米,清捡路肩边坡大粒径裸露碎石;修剪影响行车视线的树木和杂草,定期清理护栏、更换破损里程碑,修复完善公路标识标牌等安全设施803处。开展边坡大粒径碎石专项整治行动,投入近800人次,清理边坡大粒径碎石900多立方米,消除多处滚石安全隐患,有效提升路域环境整洁度、道路通行安全系数。
  安全生产是公路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责任体系建设,组织召开安委会全体会议暨季度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会,与所属各单位签订安全生产、消防目标责任书,将安全生产纳入常态化议事日程,定期分析研判安全形势,形成责任闭环管理机制。深化隐患排查治理,综合运用无人机、AI智能巡检与人工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重点路段和设施的巡查频次。建立隐患排查台账,对办公区、生活区、物资应急库房等重点场所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机械设备进行全方位检查、维修和保养,确保安全生产无死角。创新安全宣教模式,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安全生产大家谈”学习活动,落实“班前5分钟”安全教育制度,组织安全生产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28次,观看警示教育片13场次,安全生产展宣活动32次,累计发放宣传册1700份,悬挂横幅50条,展出展板64块,组织开展地震、消防、公路突发事件等应急演练累计25次,线上推出“安全知识小讲堂”8期,编制5期《安全生产畅安舒美绿月刊》,有效提升全员安全素养。
  在农村公路便民桥建设中,积极响应民生需求,建设便民桥137座,目前97%便民桥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些便民桥的建设,极大地方便周边牧民群众的出行,加强农牧地区的交通联系,为农牧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在公路养护工程实施方面,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周密部署、科学组织、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公路养护工程项目建设进程,项目办严格按照各项规定从开工建设,质量管控、进度推进到按期完工,切实扛起业主责任,以“保质量、抢工期、护生态”为遵循,制定精细化方案,同步推进多作业面施工,高效完成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筑、隧道亮化升级、桥梁加固修复等重点项目;与此同时聚焦创新,积极推行新技术、新材料在公路养护工程中的应用,提升后期养护效能,养护工程的顺利完工,进一步提升公路通行安全与服务水平。
  为提升职工专业技能水平,成功举办“尖刀·使命”公路养护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大赛设置丰富的竞赛项目,涵盖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无人机巡检操作、公路养护应知应会笔试等多个方面,来自各基层单位的职工积极参与。通过竞赛,不仅为职工提供展示技能的平台,也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有效促进职工之间的技术交流与经验分享,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