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省交通综合执法海东干线支队】强力推进迎国评路域环境专项整治 筑牢公路环境“硬基础”

  为高标准落实“十四五”国评要求,不断加强辖区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9月7日至10日,省交通综合执法海东干线支队聚焦路域环境关键环节,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全力打造安全、整洁、畅通的公路通行环境。
   聚力攻坚,排除通信光缆隐患。主动对接移动、联通、电信、广电四大通信运营商,按照“联合排查、分类整治、动态销号”工作机制,针对辖区内公路上空及桥梁外挂通信光缆杂乱垂落、安全距离不足等问题逐一开展现场核查。明确光缆产权归属,限定整改时限及内容,督促运维单位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同时与产权单位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截至目前,已完成8座桥梁通信光缆的整治和规范,累计排查安全隐患20余处。
   多维施策,净化桥下安全空间。对桥下空间进行全面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制定详细可行的整治计划。通过“宣传引导+部门协调+依法清理”的多维处置措施。执法人员积极走访属地乡镇部门、协调村“两委”,借助村干部“熟人优势”,逐户上门沟通,发挥执法人员少数民族语言的优势,结合典型案例阐明要害,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耐心向涉事村民进行宣传引导,同时收集群众诉求,化解整治阻力,努力争取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在多方努力下同步推进清理整治和常态化管理。
   靶向治理,清除道路沿线冗余标识。按路域环境整治“八无”目标的要求,对公路沿线未经审批、内容不规范、设置不合理的广告牌、指示牌和废弃工程指示牌等进行全面排查和集中清理。在此次排查整治行动中,支队秉持严格执法、文明执法的原则,对国道310沿线各类非标设施进行全面细致地排查。针对群众设置的广告牌,对于能够找到权属主体的,执法人员耐心劝导其自行收走。对于无法确定权属主体的,为维护公共秩序,由支队工作人员依法进行拆除。在处理废弃的工程告示牌时,同样采取分类处置的方式。能联系到权属主体的,要求其限期拆除并拉走;对于无法确定权属主体的废弃告示牌,支队人员使用专业工具进行拆除,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截至目前,共排查出违规非公路标志标识9块,已依法拆除9块,有效净化公路路域视觉环境。
  下一步,支队将建立健全路域环境常态化巡查和“回头看”机制,不断深化与养护、公安、属地乡镇等部门的协同联动,持续巩固整治成效,扎实推进路域环境综合治理,着力营造安全、畅通、整洁的公路通行环境,以优质路域面貌为“十四五”国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