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行政执法质量效能提升三年行动暨整治突出问题规 范执法专项行动 (第18期)

  7月份以来,全省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全面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整治突出问题规范执法专项行动第二次视频调度会、省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调度会精神,统筹运作,系统发力,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走深走实。

  一、持续深化整治突出问题规范执法专项行动

  (一)强化统筹部署,以更高站位推动工作落实。各地各单位立足全局,着眼长远,聚焦整治突出问题、规范执法行为、提

  升执法服务,从调度推进、制度完善、能力建设等多方面入手,压实工作责任,提升工作效能。省厅组织召开全省交通运输领域整治突出问题规范执法专项行动视频调度推进会,听取各地各相关单位专项行动进展情况汇报,梳理存在问题和短板不足,对专项行动进行再推进、再落实。根据省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办公室《关于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指导调研情况的通报》,结合交通运输部今年以来对各省暗访调研发现的突出问题,紧密联系前期工作开展情况,举一反三,引以为戒,下发通知,明确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薄弱环节,全面核查整改,倒逼问题“闭环销号”。根据省司法厅、省工业信息化厅有关通知要求,对标对表,全面梳理,整合报送上半年涉企行政执法工作开展情况。拟定《青海省交通运输系统涉企行政检查标准(征求意见稿)》,提升行政检查精准性、时效性省交通综合执法总队组织召开专项行动推进会,总结回顾专项行动阶段性工作进展,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强调提高思想认识,攻坚克难,治建并举,确保专项行动不走形式、不打折扣。西宁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召开全市交通运输领域整治突出问题规范执法专项行动专题会,传达学习交通运输部、省厅调度会议精神,通报全市专项行动阶段进展及存在问题,对下步工作任务进行再强调、再部署。大通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主动对接县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中心,就近期货车司机群体反映集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专题协调,合力提升货车司机诉求响应质效。海东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召开全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半年总结会暨整治突出问题规范执法专项行动调度会,听取各县各队工作开展情况,提出重点工作要求,确保专项行动有力有序,向前推进。海南州交通运输局制定印发《海南州道路运输行业“三司”群体结对交友工作实施方案》,州县两级同步成立结对交友服务工作组,建立“一对一、多对一”联络机制,主动下沉收集问题诉求,建立问题台账动态管理清单,强化协调联动,推动销号落实。

  (二)强化跟踪问效,以更严要求提升整改质效。各地各单位聚焦当前工作薄弱环节,对标长远发展要求,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准,深入开展专项行动“回头看”,对近5个月来专项行动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全面“复查+评估”,推动“解决具体问题”向“构建稳定机制”转变。省厅对照前期梳理排查的3类79个问题和“四不两直”督导检查发现的10个问题,逐一核查整改是否“见底清零”,对整改措施不具体、整改标准不高、整改成效不明显的一律要求“返工补课”,确保改到位、见实效。同时,厅分管领导带队深入海北、海西等地,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等方式,面对面与基层干部职工、相关企业负责人、沿线货车司机沟通交流,倾听意见建议,及时纠正工作偏差,强化工作落实,推动整改从“被动应付”向“主动攻坚”转变,从“表面整改”向“实质见效”深化。省交通综合执法总队通过查阅资料、座谈交流、案卷评查等形式,对部分单位前期问题整改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同时,针对案件办理不规范、“双公示”漏报迟报、工作任务落实不力单位,及时督促整改,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省交通综合执法玉树干线支队在持续完善站内便民服务设施基础上积极建立便民服务联络群,实时回应群众各类诉求,提升便民服务质效海东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深入循化、民和县开展督导检查,了解掌握辖区工作推进情况,并就办案系统使用、案卷制作、问题查纠整改等工作提出意见建议。从全市2024年7月以来办结的497起行政处罚案卷中按比例抽取130余卷开展全面评查,下发通报进行督促整改。互助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以复盘总结形式对办结的案件开展内部研讨3次,针对共性问题商讨提出规范建议。海南州交通运输局通过书面调度、材料审核等方式对各县开展督导,结合专项行动总体要求及存在共性问题、薄弱环节,下发工作提醒函,督促补齐短板、强化整改,确保落地见效湟源县交通运输局随机抽取30卷2024以来办结的行政许可、处罚案卷进行评查,有效规范执法行为,降低行政复议、诉讼风险。达日县交通运输局组织召开“三司”群体人员结对交友工作座谈会,动态掌握行业发展实际,面对面倾听从业人员心声诉求。玉树州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以传统赛马节活动为契机,组织执法人员深入重点运输企业与从业人员进行沟通交流,鼓励从业人员主动投诉检举执法队伍不规范执法行为,以双向互动夯实监管质效。

  (三)强化能力建设,以更牢基础赋能实战需求。各地各单位通过系统化培养、常态化锤炼,进一步夯实队伍根基,激活发展动能,确保面对不同执法场景、不同工作任务时都能“有招可用”。省厅创新分级分类分层教育培训方式,常态化组织开展“交通执法大讲堂”,印发方案,分类实施,通过执法队长集中讲、专家教授专题讲、实地观摩现场讲等方式,着力提升执法人员履职能力和执法效能。同时,在前期组织270余名执法人员集中开展为期9天培训的基础上,9月份拟再对各市州和厅属有关单位60余名执法骨干,开展为期3天的封闭式培训。印发《青海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制度》,甄选整合优秀执法案卷和专项行动期间典型案例,发挥示范引领,强化规范约束。省交通综合执法总队针对部法制司《整治突出问题规范执法专项行动专刊(第6期)》中反映7月份我省部省联网信息系统中机构覆盖率降幅较大、违法行为代码填报率低等问题,深入研判分析,落实整改措施,同时以“送教上门”方式,组织专业工作人员赴海南、黄南、海西等地,开展州县两级执法人员信息化系统应用培训,着力提升信息化系统应用水平和覆盖率。省交通综合执法海南高速支队聚焦材料线上核验、办理进度实时追踪,训练电子证据链梳理、线上审批签章等技能,有效提升运用信息化手段处理案件的熟练度。玉树州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以“二五”学习日为固定抓手,除常态化开展集中授课、专题研讨外,同步增设“案例剖析会”环节,切实把学习中领悟的“为民理念”融入窗口服务、现场执法等场景,主动回应群众关切、解决实际难题。化隆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紧扣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实际,聚焦核心业务需求,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开展法律法规专项考试,全面考察执法人员对法律条文的理解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养。

  二、持续深化行政执法质量效能提升三年行动

  (一)党建引领,强化担当。省交通综合执法果洛干线支队创新开展“清风入队站、廉洁润万家”专题活动,融合“开门教育+队站开放日+家庭助廉”三项主题,构建“单位严管+家庭助廉+社会监督”立体防护网,提升执法透明度和公信力。省交通综合执法海东高速支队通过理论联学、业务联研、实践联动,推动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让理论学习成为业务实践的“指南针”。大通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局召开“锚定目标不放松,敢作善为抓落实,为西宁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中挑大梁勇争先贡献大通力量”专题研讨会,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持续拧紧廉政思想“总开关”,不断强化执法队伍组织纪律观念。果洛州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重点工作汇报会,同时围绕“论党的自我革命”主题作研讨发言,要求始终做到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规范开展项目建设、交通运输执法、政务服务审批等各项工作,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二)消除隐患,筑牢防线。西宁市、海东市各级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果洛州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省交通综合执法总队面对汛期极端天气多发频发严峻形势,立足实际,迅速响应,通过下发工作通知,完善组织保障,强化信息互通,落实值班值守,加大巡查排查,多举措落实汛期应急处置措施,全力保障交通畅通及群众安全。省交通综合执法黄南高速支队、海南高速支队借助无人机“高空视角+灵活移动”优势,在汛期四级响应期间,对辖区泥石流易发路段、山体滑坡隐患点、隧道出入口及上方、高边坡挡墙等重点区域进行高频次、全方位、拉网式排查,精准发现安全隐患,进行抄告整治,提升工作效率。海北州、海西州、海南州交通运输局以座谈交流、查阅台账、现场检查的方式,先后分赴海东市、海西州开展水上交通安全交叉检查工作,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升目的。海南州交通运输局组建两个专项督查组,聚焦安全生产重点领域,深入各县开展检查,及时反馈和通报存在问题,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海东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基于汛期黄河库区监管实际,将无人机巡查纳入日常执法流程,与水上巡航等监管模式充分结合,定期对管辖的黄河公伯峡库区航道、码头、港池以及涉水施工作业区等进行空中监管,及时发现并排查安全隐患,提升水运巡航的覆盖面和有效性。海北州交通运输局定《海北州交通运输领域行业乱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形成“一把手”带头、分管领导主抓、专门力量负责的工作体系,借助“12328”交通服务热线、“12345”政务热线等群众投诉举报线索,通过视频监控、联合布控、定点蹲守等措施,全力打击非法违规运营行为。

  (三)协调联动,凝聚合力。省交通综合执法海东干线支队联合甘肃省民乐县交通运输局成立临时联合执法队伍,打破常规执法时间,灵活安排执法力量,以不定时联合检查、错峰执法等方式,开展超限超载集中整治。省交通综合执法海北高速支队、玉树高速支队、果洛高速支队、果洛州交通运输局分别联合养护、交警等多部门紧贴实战需求开展模拟山体滑坡、隧道突发事件、防汛保通应急演练活动,全方位检验各单位在突发事件中的快速响应、协同作战能力。省交通综合执法西宁高速支队联合城管、乡镇政府等职能部门按照“教育为主、处罚为辅”原则,针对高速公路摆摊设点耐心劝导,细致讲解法律法规,明确指出占道经营风险影响,协助现场进行整改,实现“畅安舒美”通行目标。湟中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文旅局、公安等部门及时协调旅行社滞留游客事宜,安全输送游客10人,妥善化解突发事件,保障旅游旺季市场秩序,维护游客合法权益。海北州交通运输局以联合执法服务点为依托,进一步加大联合执法协作力度,纵深推进联合打击交通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力度,形成全域覆盖、高压严管的旅游旺季道路交通安全保障网。

  三、存在问题

  (一)整改成效存在“温差”。上热下冷、层层递减现象依然存在,有的单位主动作为,针对问题举一反三,整改效果明显;有的被动应付,仅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对容易整改的“显性问题”立行立改,快速解决,但对需要长期治理的“隐性问题”,措施不力,整改效果不明显。黄南州交通运输局工作推进不积极,责任分工不明确,“回头看”工作未开展。

  (二)末梢监督存在“盲区”。工作中依赖“报表式复查”,有的单位对基层整改情况仅通过看报告、数据来判断成效,没有结合工作实际核查验证,整改后未建立常态化跟踪反馈机制,后续监督跟踪问效力度不大。海西交通运输局协调联动不畅,工作监管指导不到位,专项行动开展至今上报的工作开展情况和问题清单仅局限于州级层面。

  (三)能力建设存在“短板”。能力建设方面整改措施针对性不足、系统性欠缺,缺乏长期规划和连贯机制,没有后续巩固和进阶举措,一定程度上制约工作质量和整体执法效能的发挥。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问题整改。以群众满意度、问题是否反弹等实际效果为评判标准,持续加强对复杂共性问题、新衍生问题的靶向整改,闭环管理,设定明确时间节点和验收标准,定期研判进度,确保整改成效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

  (二)强化能力建设。聚焦工作薄弱环节,对标长远发展要求,强化执法信息系统推广应用,督促执法人员规范应用系统开展执法工作,通过系统学习、针对性培训、经验借鉴、场景化演练等举措,规范执法行为,推动专业能力专业化、协作能力高效化、创新能力常态化。

  (三)巩固长效机制。积极推行应用《青海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制度》《执法案件回访制度》,用好用活“优秀典型案例”,增强“以案释法”工作质效,推动“解决具体问题”向“构建稳定机制”转变。

  (四)做好收尾工作。对照部省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逐项核查工作开展、问题整治、机制运行、制度建立等情况,确保专项行动见行见效,为常态化规范交通行政执法筑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