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青海运筹・2025” 道路运输应急运力智能调度实战演练圆满落幕

     8月29日,“青海运筹・2025”——突发自然灾害道路运输应急运力智能调度实战演练 西宁综合保税区圆满 落幕 。此次演练由青海省交通运输厅 主办 ,省道路运输服务中心承办,西宁市交通运输局协办, 省市企 1 2 家单位协同参演。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张淑艳出席活动并讲话。
  通过模拟海东市互助县强降雨引发山洪、山体滑坡, 3个村庄2000余名群众受困、本地运力出现缺口, 海东市交通运输局向省交通运输厅申请 运力 支援的紧急场景, 省交通运输厅启动 Ⅲ级应急响应,指令省道路运输服务中心调集跨市州运力 支援, 1小时内集结西宁市应急客运车辆8辆、货运车辆9辆、执法车辆2辆和救护车辆1辆赶赴灾区开展应急救援, 全流程呈现响应启动、运力调度、应急准备、车辆集结执行、响应终止五大核心环节,全面检验全省道路运输行业应急处置能力。
   演练作为青海道路运输应急体系的“实战体检”,亮点突出 一是筹备工作实 前期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召开工作推进会,明确参演单位职责,完成 多轮 桌面推演 实地 预演,每环节严格把关,为演练顺利开展筑牢基础。 二是响应速度快。 从海东市上报灾情,到省厅启动Ⅲ级应急响应、省道路运输服务中心1小时内完成西宁市应急运力集结,各环节衔接紧密、指令传递高效,尽显“闻灾即动”的应急作风 是协同精度高。 省、市 级交通运输部门上下贯通,交通医院、执法总队、公路应急保障中心等单位左右协同,运输企业快速响应,形成“统一指挥、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作战格局。 四是保障效果好。 运力保障方面,精准调度营运车辆,配备执法车、救护车、作业车、生活保障车,实现“清障-引导-转运-医疗”全链条覆盖;过程保障方面,依托省重点营运车辆智能监管平台,确保应急车辆运行状态实时可控,车辆调度指令精准落地。 演练结束后,专家对流程规范性、协同紧密性 等方面 给予肯定,并提出优化建议。
   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张淑艳在总结讲话中指出,青海 地理位置特殊 ,山洪、冰雪等灾害频发,道路运输是防灾减灾救灾的“生命线”。 近年来, 全省已构建“省级统筹、市州联动、企业响应”机制,储备应急车辆1356辆,形成三级运力体系。张淑艳 副厅长 强调,下一步需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 一是以体系化思维完善应急机制 修订应急预案,细化处置流程,打通“省-市-县-企业”四级联络“最后一公里”,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防”的转变。 二是以智能化手段提升保障能力。 优化省重点营运车辆 智能监管平台,实现运力储备、 车辆监控 、调度指挥“一网统管” 探索无人机巡查等新技术应用,让“科技赋能”成为应急保障的核心支撑 三是以专业化标准建强应急队伍 加强应急 队伍、 驾驶员的常态化培训,定期开展跨区域联合演练 锤炼“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专业队伍 完善激励保障 与运力更新 机制, 确保道路运输应急车辆和队伍 始终处于“战备状态”。
   此次“青海运筹・2025”实战演练,不仅检验了青海道路运输应急体系的实战能力,更为应对极端天气、复杂灾害积累了宝贵经验。全省交通运输系统 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处处严阵以待”的行动力,抓实抓细应急管理各项工作,全力守护青海各族 人民 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建设现代化新青海筑牢交通“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