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刚柔并济解争议 法理交融促和谐

  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抓手。作为交通运输执法一线的“排头兵”,省交通综合执法格尔木干线支队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通过创新多元调解机制、深化柔性执法模式、搭建便民服务桥梁等举措,将“为民服务”理念贯穿执法全过程,有效化解行政争议,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与满意度。

  联法共建“多元调解中心”,按下争议化解“快进键”。为破解行政争议化解周期长、环节多的难题,支队主动联合格尔木市人民法院搭建“交通运输执法多元和调中心”,构建起“调解优先、诉讼断后”的多元解纷新机制,推动行政争议从“事后处理”向“前端治理”转变、从“异地奔波”向“就地化解”升级。依托该中心,整合执法与调解资源,聚焦交通运输领域常见的争议类型,采取“提前介入、集中调解、快调快结”的工作模式,避免矛盾升级扩大;同时坚持说理释法与调判相结合双轨并行,在调解过程中同步开展“零距离”政策解读、典型案例解析与法律咨询服务,既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又倒逼执法流程进一步规范。这一举措不仅为群众提供了公正高效的“一站式”争议解决渠道,更成为优化交通领域营商环境、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

  “柔性+说理”贯穿执法全程,奏响规范执法“和谐曲”。支队将柔性执法、说理式执法融入各环节,注重以沟通代替指令、以释法代替处罚,在依法履职的同时充分考量当事人的实际困难与合理诉求。通过全程说理,使执法行为成为普法课堂和化解矛盾的契机,有效提升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接受度,降低冲突风险,增强对执法决定的认同感,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服务+执法”双轮驱动,搭建良性互动“连心桥”。秉持执法为民理念,深入公路沿线运输企业,主动了解司乘需求,提供政策咨询、法律宣贯和困难帮扶,积极与司机“交朋友”。通过寓服务于执法的新型工作模式,推动执法过程从单向管理转变为双向互动,从刚性约束拓展为刚柔并济,既维护法律权威,也体现法治温度,有效实现执法者与行政相对人关系的正向发展。

  下一步,省交通综合执法格尔木干线支队将继续深化执法创新,把“枫桥经验”融入交通执法各领域,以更优服务、更实举措守护群众出行平安,为构建和谐交通、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