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闻“汛”而动护通途 向雨而行保畅通

  8月25日21时30分,省交通运输厅针对西宁市、海东市、海南州共和县、海北州门源县、黄南州尖扎县启动防汛四级防御响应。省交通综合执法总队闻令而动、迅速响应,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决贯彻落实上级防汛工作部署要求,立即进入应急保通状态,全力以赴做好公路防汛保通各项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公路安全畅通。
   迅速响应、科学部署,贯通防汛保通“指挥网”。8月25日,接到省厅启动防汛四级防御响应的通知后,各级交通综合执法机构深刻认识防汛保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传达上级指示精神,研判当前防汛形势,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优化资源配置,严格实行24小时领导带班和值班值守制度,并利用应急指挥调度平台,对高风险预警地区支队进行点调指挥,确保指令畅通、反应迅速、调度有力。同时,依托线上平台,动态更新各重点路段、桥隧运行状况及气象变化,发布防汛保通工作开展情况,为高效有序开展防汛保通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决策支持。
   高频巡查、消除隐患,筑牢防汛保通“安全墙”。结合各辖区防汛保通工作实际,全面提升公路巡查频次,整合执法力量,采取“路面车巡+网络监巡+无人机巡”相结合的方式,对G6京藏高速、G0611张汶高速、国道310连共线、国道213策磨线、国道573泽兴线、国道227张孟线、省道102大湟平线、省道206平隆线等易受强降雨极端恶劣天气影响路段、地质灾害易发路段等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并着重加强对桥梁涵洞、临水临崖、边坡护岸、排水设施的检查,发现隐患问题,立即设置警示标志,并同步告知协同公安交管、公路养护部门进行处置,确保做到“发现一处、处置一处、销号一处”,最大限度保障公路通行环境的安全畅通。
   应急处突、便民服务,堪当防汛保通“急先锋”。提前做好应对准备,确保人员、设备、物资“三到位”,充分发挥基层大队“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在面对因强降雨极端恶劣天气引发的泥石流上路、滑坡塌方、交通事故等公路突发事件时,全面落实多部门联合应急处突工作机制,迅速联合公安交管、公路养护等部门开展交通管制、清障抢通、秩序维护、疏导分流等工作。同时,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宗旨意识,依托18处交通综合执法便民服务点,全方位为司乘人员提供热水、简餐、休息、路况咨询等便民服务,有效保障汛期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和重点物资运输通道的畅通。
  截至目前,各级交通综合执法机构累计巡查公路1万余公里,联合开展安全隐患排查60余次,开展防汛保通工作10次,出动执法人员160余人次,疏导车辆500余辆,服务保障群众60余人。
  下一步,省交通综合执法总队将密切关注雨情汛情发展,全面落实“响应、巡查、管控”三个关键措施,狠抓隐患排查治理,深化部门联合机制、高效科学应急处突,不断提升防汛减灾和应急保通能力,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坚决打赢防汛保通攻坚战,以实际行动保障公路交通大动脉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