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谦县白扎巴麦村至尕尔寺产业提升道路成功入围中国公路学会“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梦幻海北”旅游环线入选国家第二批交旅融合发展典型案例、格尔木市“农村公路 +”融合发展模式入选全国“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青海省立足青藏高原特殊地理环境和生态战略地位,统筹发展与安全、建设与保护,全力推动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发展,为高原农牧区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交通基础,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在青海大地徐徐展开。
“十四五”以来,青海省累计投入普通省道及农村公路建设资金74.73亿元,完成新改建里程16681公里。截至2024年底,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68883公里,占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的76%。全省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率均达100%。299个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占比82.6%),9535个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占比78.48%),45个县(市、区)全部通二级及以上公路。
以优质路网筑牢乡村振兴基石。青海将“四好农村路”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全局,列为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相关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科学编制《青海省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青海省巩固拓展农村交通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制定《高原特殊区域公路生态建技术施工指导意见》,强化规划政策与生态保护技术支撑。推动建设主体由交通行业行为向政府行为转变,鼓励地方出台整合沿线资源开发、以奖代补等政策。大力推行“农村公路+”模式,将农村公路建设与特色产业基地、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等深度融合,打造产业路、旅游路、致富路。
以提升管养效能护平安之路。青海认真贯彻落实《青海省农村公路条例》,积极构建“政府主导、行业监管、部门协作、分级负责、社会参与”管理体制,夯实县级人民政府主体责任。全面建立落实县、乡、村三级“路长制”工作体系,实现路长制覆盖率100%。依托普通省道和农村公路“以奖代补”考核数据支撑系统,建立信息化项目库和“一路一档”动态数据库,实现项目全寿命周期监管。以“路长制”为依托,建立交通执法、公安交管、城管等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强化超限超载治理、路域环境整治和路产路权保护。制定出台《青海省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青海省普通省道和农村公路“以奖代补”实施细则》等管理制度,“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三级管理体系逐步形成。“十四五”以来,累计投入农村公路养护补助资金19.41亿元,完成县乡道路况自动化检测评定全覆盖,改造危旧桥梁85座;实施村道安全防护714公里,养护工程平均实施比例达6%。
此外,青海积极探索创新养护技术。加快推进《高原特殊区域公路生态建设技术》课题研究,成功在三江源地区探索运用“路面冷再生”技术试点改造砂石路段6000余公里,持续深入推进海南贵德等便民桥梁项目钢箱梁桥环保技术应用,采用“试点先行+全域推广”模式实施 “我家门口那座桥” 便民桥梁工程,编印推广《青海省乡村道路风貌引导图集》,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公路建设风貌提升工程,实施西宁大通、海东民和等“照我回家”亮化工程225公里。
以客货邮融合畅通城乡经济脉络。青海完善客货运网络,采取联点指导方式,积极推进汽车客运站转型发展,全省等级以上汽车客运站47个、便捷站253个,招呼站牌1148个。推动客运服务提升,开通定制客运线路47条,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因地制宜推广城乡公交延伸、定制客运、预约响应等服务模式,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畅通物流渠道,开通31条农村客货邮融合线路,打造275个乡镇运输服务站,织密2265个村级寄递服务站的毛细血管,“快递进村”覆盖率达86%,进村投递覆盖率从70%提升至100%。积极构建“一点多能、一网多用”的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依托乡镇运输服务站融合客货运、邮政快递、电商等功能,加速“城货下乡、山货进城、电商进村、快递入户”,有效支撑青稞、牛羊肉等特色农畜产品外销和农牧民增收。
以示范典型引领巩固发展成果。青海修订《“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市创建管理办法》,构建“以创促建、以创提质”的长效机制,通过完善考核指标体系、优化动态管理流程,为示范创建工作提供科学规范的指导框架。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6个和省级示范县13个,创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3个,深入推广示范县在规划建设、养护管理、运营服务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发挥标杆示范效应,形成“创建一个、带动一片”的良好局面。囊谦县白扎巴麦村至尕尔寺产业提升道路成功入围中国公路学会“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为产业路建设提供范本;“梦幻海北”旅游环线入选国家第二批交旅融合发展典型案例,开创交通与旅游深度融合新路径;格尔木市“农村公路 +”融合发展模式入选全国“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彰显高原地区农村公路多元融合发展特色。
未来,青海省将继续深耕“四好农村路”建设,不断提升农村公路发展水平,为高原农牧区的繁荣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让农村公路真正成为高原上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和振兴路。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