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全省交通运输执法机构多举措护航道路运输市场健康发展

  7月以来,全省交通运输执法机构围绕群众安全便捷出行需求,以问题为导向创新执法监管模式,通过跨域联动凝聚合力、精准执法靶向整治、源头监管规范行业,全力保障道路运输市场健康有序,群众出行安全感显著提升。

  跨域联动聚合力,筑牢协同共治根基。省交通综合执法总队联合省公路局、公安厅交管局,深入海北、海西部分县市,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精准排查道路隐患整治、非法违规行为治理及联勤联动机制运行中的难点堵点,推动警示标志增设、公路隐患整改等措施落地;针对旅游旺季、汛期等“四期”叠加态势,联合省公安厅交管局、文旅厅,在祁连县峨堡镇与甘肃相关部门召开联席研讨会,聚焦“三超一疲劳”、非法营运等问题共商对策,明确管控举措,破解跨区域管理瓶颈;联合省公安厅交管局印发相关通知,在全省重点路段启用12处联合执法服务点,采用定点稽查与动态巡查结合的方式,筑牢安全防线。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宣传材料8808份,解答咨询1389人次,帮助解困司乘125人次;检查车辆1.38万辆次,查处违法违规行为31起;在汛期危险路段设置警示标牌42块、分流引导标志9块。

  精准执法出硬招,提升靶向整治效能。省交通综合执法总队强化监督,通过下发执法监督意见书压实各地责任,依托函告、违法事项转办等推动问题整改,重点督导核查无营运资质旅游经营、“两客一危”逾期未审等违规线索140条,高效处置摄像头偏移、驾培无效学时等预警信息。各地开展专项整治:西宁市创新“联合执法+源头转化”模式,完善非法营运数据库(新增42条信息),查处53起非法营运,引导15辆车合规运营;海东市以“线路+点位”策略整治5条重点线路、清理3个聚集点,挤压非法营运空间;海西州联合公安、文旅等部门查处非法营运11起,整改问题出租车14辆;海北州联合公安交管部门严查非法营运、货车扬洒等行为;黄南州推动州县执法联动,覆盖重点营运车辆并开展合规教育;海南州与西宁市深化跨区域协同,派员驻点国省干线关键节点强化监管。

  源头监管促规范,优化行业治理环境。各地针对执法监管薄弱环节精准发力,西宁市整治汽车租赁市场乱象,处理投诉32件,推行统一合同模板,约谈5家线上平台并下架78辆未备案车辆,督促12家企业合规备案;海东市以“高频执法+投诉快处”强化出租车等监管,检查89家企业、221辆车,查处25起违法违规行为;海北州、黄南州紧盯客运安全与重点企业,通过定期检查和突击督查推动隐患立改;海西州检查道路运输、驾培机构等42次,整改9条安全隐患,办结9起投诉;果洛州深入18家单位,针对安全重视不足等问题列出清单限期整改,夯实规范根基。

        截止目前,各级执法机构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600余人次,检查车辆超1.8万辆次,查处违法违规行为356起(其中非法营运205起);检查货运车辆96.9万余辆,查处违法超限车辆686辆,监督卸货1.23万余吨。下一步,全省交通运输执法机构将紧扣“执法为民、服务便民”主线,持续深化“百日攻坚”行动,强化跨域联动,以严格执法筑牢安全底线,以优质服务回应群众期盼,推动道路运输市场规范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