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省交通综合执法湟源干线支队】多部门联合开展路域环境专项整治 共筑畅通整洁交通环境

  为深入落实总队重点工作部署及公路防汛保通视频调度会精神,切实提升辖区路域环境质量、保障公路安全畅通,8月9日,省交通综合执法湟源干线支队联合茶卡公路段及辖区乡镇,针对国道109线乔夫旦村至小水桥路段开展路域环境专项整治行动,行动期间各联动单位齐聚现场围绕整治工作深入会商,通过充分交流探讨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为后续整治工作的有序推进筑牢基础。
 明确主体责任,筑牢垃圾清理防线。专项行动明确各村在垃圾清理中的主体责任,要求各村定期组织村民对公路用地范围内的白色污染物、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集整理。为确保垃圾得到妥善处理,养护部门将统一提供编织袋,村民将收集好的垃圾规范装入后,放置于指定停车港湾,再由养护部门集中拉运清理。这种“村民收集+部门清运”的模式,充分调动村民参与路域环境整治的积极性,让垃圾清理工作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有效避免垃圾在公路用地内堆积的问题。
   发挥执法职能作用,保障整治有序推进。专项整治期间,执法部门通过科学调配执法力量,扎实做好公路交通秩序维护工作。一方面保障整治路段交通井然有序,为整治工作顺利推进筑牢交通支撑;另一方面有效防范因交通混乱对整治进度与效果造成影响,为专项行动开展保驾护航。
   建立长效协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格局。各联动单位共同建立路域环境“共同治理、协同有序”的长效工作模式。由沿线乡镇分别确定1名路域环境治理负责人,负责日常环境问题排查,并可随时向执法部门举报妨害公路路域环境的违法行为;执法部门则对举报的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这一机制的建立,强化了各单位之间的协作配合,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确保路域环境问题能够被及时发现和处理。
   强化日常巡查联动,巩固整治长效成果。公路养护部门与执法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进一步强化日常巡查力度,依托现有巡查计划,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互通路域环境问题线索及违法行为信息。通过信息共享、协同行动,不断提升路域环境治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推动路域环境治理效果向常态化、长效化发展,持续巩固整治成果,为群众创造更加安全、畅通、整洁的公路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