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从交通线到风景线 省公路局推动交旅融合提档升级

  今年以来,省公路局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原则,立足省情定位和特色旅游资源,全面推动交旅融合发展。
   紧扣目标,构建全域旅游公路骨架。根据《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公路路况提升三年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紧紧围绕“一年见成效、两年提品质、三年上台阶”目标,扎实推进“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格局。聚焦构建全域旅游公路骨架网络,以柴达木一号、青海湖一号、祁连山一号、昆仑山一号、唐蕃古道“五个1号”生态旅游景观大道为核心,通过路网强基、服务提质、文化赋能,实现公路从单一通行功能向生态展示、文化体验、休闲服务多维升级。
   理念升级,推动干线公路转型。明确厚植生态理念、植入文化底蕴、提升服务能力,推动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向带动乡村致富、激活文化资源、承载生态价值的黄金通道转型,使之成为服务青海“四地”建设、支撑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打造的战略基石,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整治路域,夯实交旅融合基石。以“清脏治乱、生态修复、景观协调”为核心,全面提升公路沿线环境品质。强化日常巡查与网格化管理,聚焦桥涵垃圾堆积、边坡裸露等盲点,联合文旅、地方政府等部门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试点全路域无垃圾整治模式,实现垃圾随掉随清、随清随运;优化旅游旺季厕所卫生管理,提升旅客如厕体验。针对公路沿线文化展示需求,采用彩色墙绘、节点小品展现地域人文特色,实现公路景观与自然人文风貌和谐统一。同步加强行车安全管控,在急弯陡坡、临崖涉水路段加密反光警示柱,引导游客文明行车,保障通行安全。
   协同推进,破解景区连通难题。以“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主骨架为蓝本,实施协同推进战略,破解景区“最后一公里”连通不足问题。向东,大力加山越岭工程串联青甘文旅走廊,以路为梭,以山为脊,构筑生态屏障,修复裸露边坡守护草甸原生植被,循环利用彩色轮胎拼叠艺术矩阵,打造工程与自然共生的绿色典范;向南,拉脊山“追光之旅”以路为弦,以光为谱,奏响生态保护与文旅发展的协奏曲,以“太阳从山脉升起”为主题,在沿线挡墙嵌入无机自发光标语,形成夜间视觉走廊,结合黎明观景高峰需求,太阳能路灯沿山体蜿蜒,保障夜间安全,打造星河落高原的梦幻场景。
  下一步,省公路局将锚定“强路网、塑品牌”双轨路径,全力推进“五个1号”公路建设,深化路域环境精细化管护,加速交旅融合品牌推广,依托环青赛等文旅活动提升影响力。以生态筑基、文化铸魂、服务增效为核心,推动公路从“交通线”向“风景线”战略转型,加速交通干线向生态展示窗、文化传承带、产业富民线升级,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