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省交通综合执法湟源干线支队】刚柔并济护公路 温情执法暖民心

  7月31日,省交通综合执法湟源干线支队针对国道572线某路段村民擅自在公路建筑控制区设置构筑物(集装箱)的违法行为,开展以“执法为民”为核心的专项执法行动。此次行动既坚守法律红线、消除安全隐患,又以温情化解群众难题,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刚柔并济”执法实践提供鲜活样本。
   巡查发现违法隐患,法理兼顾彰显为民初心。此前,执法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国道572线某路段公路右侧的集装箱构筑物占用建筑控制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禁止在公路两侧的建筑控制区内修建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此类行为不仅会影响公路排水与养护,还可能因遮挡视线、占用应急空间引发事故。对此,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联系当事人,多次上门开展普法工作,结合辖区案例讲清违法后果,同时耐心倾听当事人的诉求。
   多方联动凝聚合力,靶向施策破解执法难题。在沟通过程中,执法人员了解到当事人身为贫困户与重残户,因缺乏机械、经济困难而面临拆除难题。为实现“纠违又便民”的目标,执法人员打破“单打独斗”的工作模式,主动担当作为,第一时间联系辖区镇政府、村委会前往现场协调处置。多方力量齐聚现场后,通过“政府搭台、村委牵线、执法主导”的联动机制,明确集装箱占用公路建筑控制区的违法行为,坚守法律底线;并针对当事人经济拮据、缺少拆除设备的困境,制定帮扶方案。考虑到吊装设备租赁费用较高,执法人员主动对接辖区工程机械企业,成功协调到一台吊车无偿提供服务,并全程参与拆除方案制定。从集装箱起吊、转运到场地清理,各环节衔接有序,最终圆满完成全部拆除工作,路域环境恢复整洁,安全隐患得以消除。
   说理执法融冰释疑,刚柔并济诠释执法温度。拆除现场,执法人员用通俗易懂的方言结合村民关心的出行安全、物流畅通等话题,详细解读《公路法》条款,让当事人深刻理解“只有守好法律底线,日子才能过得安稳,保障公路安全,大家的出行才有保障”的道理。看着执法人员忙前忙后协调设备,听着村干部讲解政策、算清安全账,当事人终于解开心结,切实认识到自身行为给公路通行安全埋下的隐患。
  此次处置工作,支队坚持以法律为准绳彰显执法力度,同时也以民生为导向传递执法温度,既得到辖区政府的高度肯定,也让周边村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执法温度。通过“说理式执法+人性化帮扶”的模式,不仅筑牢公路安全防线,更架起执法部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为构建共治共享的路域治理新格局增添暖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