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严格落实省厅工作部署  持续筑牢公路防汛安全线

  7月中下旬以来,受极端强降雨天气影响,国道215线玉树市果青村路段、国道345线松多镇路段、国道227线达日县满掌山路段、国道341线互助县黄崖坡至十二盘路段及国道213线大泉村路段等多条国省干线多处路段发生水毁、泥石流、塌方等灾害,部分交通受阻、中断。面对艰巨的防汛保通任务,省公路局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决树牢“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思想意识,密集会商、滚动研判、及时预警、科学调度,局属各单位第一时间调派养护人员、机械车辆赶赴灾情现场,广大干部职工迎难而上,昼夜奋战,全力以赴开展防汛救灾、抢险保通工作,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7月份,15条国省干线公路96处路段受汛期影响,全幅阻断41处,半幅阻断33处。省公路局及时处置,高效抢通,第一时间确保各路段安全畅通。期间,累计清理泥石流、塌方6.67万立方米。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各条水系仍高水位运行,防汛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省公路局将严格落实省交通运输厅防汛工作部署要求,立足公路建养工作实际,全面推进防汛备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全力保障公路路网安全稳定运行。
   在传达部署防汛工作方面,传达学习省交通运输厅防汛工作会议精神,将省厅汛期防御工作要求转化为公路系统具体举措。结合公路基础设施分布特点,印发《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防汛抗灾工作要点》,为高质量达成防汛备汛预定目标筑牢组织保障;聚焦重点路段、临水临崖路段、长大桥梁隧道等关键部位,制定《2025年汛期公路灾害风险隐患排查行动方案》,全力以赴做好公路汛期防御应对工作。
   在摸排公路灾害底数方面,积极对接省级自然资源和水利部门获取地质灾害及洪水淹没数据,结合干线路网和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承灾体普查数据,编制完成全局落图叠加风险清单,同步开展线上初筛和现场初核工作,进一步摸清国省干线公路灾害底数,为防汛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防汛隐患排查整治方面,以“拉网式排查、清单化整改”为准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全省国省干线公路开展全覆盖检查。重点排查路基边坡稳定性、排水系统通畅性、桥梁支座及伸缩缝状态等,建立“隐患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截至目前,共发现158处隐患,已整改120处,剩余38处隐患整改工作正有序推进,有效提升公路抗灾能力。
   在全面做好应急保障方面,进一步充实防汛应急队伍,优化应急物资储备,储备应急保通队伍40支2402余人,各类保通机械设备779台(套),储备防汛编织袋20.35万个、砂石料385吨、波纹管1273.9米、铅丝网3.27万平方米,其他应急物资若干,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加强与地方其他防汛单位的沟通联系,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获取雨情水情预警,提前做好应急准备,做到机械、物资、人员互相“补台”,如遇较大灾情时及时调度各方人力物资,全力开展抢险救灾工作,进一步缩短公路抢通时间。
   公路 保通 保畅 方面,制定差异化保通策略,对通往重点地区、重要民生领域的公路,加密巡查频次,遇有小型塌方、积水等情况,第一时间组织抢通;对因严重灾害中断的路段,设立临时绕行标识,协调周边路网分流,并同步开展抢修作业,力争最短时间恢复通行。
   在应急 值班 值守方面,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加强与气象、水文、自然资源、应急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做好雨情、水情、汛情、灾情的趋势分析和研判。同时,充分利用公路交调系统,做好路况采集,通过公路沿线可变情报板、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发布路况信息,第一时间发布公路阻断信息,引导人民群众合理选择出行路线,并按照有关规定将信息及时、准确上报。
  省公路局将持续关注气象预警信息,做好公路防汛保通工作,同时,根据汛情变化及时调整工作举措,以更严密的部署、更扎实的行动,全力守护公路交通 “生命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