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省交通综合执法湟源干线支队】以练为战筑牢汛期交通安全防线

  为强化汛期公路交通安全执法保障能力,提升跨部门协同处置效能,7月22日,省交通综合执法湟源干线支队、湟源公路总段养护中心、G214线修复养护工程参建单位在G214线施工路段开展了一场“实战化+专业化”的汛期应急演练。通过模拟暴雨引发泥石流灾害场景,以“执法+养护+施工”三方联动模式,全面检验交通执法队伍在突发事件中的快速响应、现场管控及协同作战能力,为筑牢汛期道路交通安全防线奠定坚实基础。
   前置谋划,以“执法视角”完善预案体系。立足“防大汛、抢大险、保畅通”目标,结合G214线路段施工密集、地质复杂等实际,联合养护、施工单位制定完善演练方案,梳理出交通管制优先级、车辆分流路线等关键环节,重点突出“执法监管与应急处置融合”特点,明确执法人员“警戒布控、秩序维护、安全监管”三项核心职责,确保演练既符合实战需求,又体现执法特性。
   实战砺兵,以“执法担当”守护现场安全。演练启动后,执法人员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一是快速响应,精准布控。接到应急指挥部指令后,执法人员迅速抵达现场,设置交通管制点,通过“远端提示、近端引导、分段绕行”方式,避免交通拥堵。二是执法联动,强化监管。联合养护部门对施工单位应急物资储备、安全警示设置等情况开展检查,同步向过往司乘人员宣传汛期行车安全知识,实现“执法+服务”双提升。三是协同作战,高效处置。在抢险组清理路障期间,执法人员全程维护现场秩序,配合救援组转移模拟受伤人员,确保“抢险通道”畅通无阻,为后续抢通工作争取宝贵时间。
   复盘提升,以“执法效能”夯实长效机制。演练结束后,各参演单位开展复盘总结会,围绕“执法响应速度、跨部门信息互通、现场处置规范性”等维度查摆问题,形成《应急执法改进清单》,明确3项优化措施。一是建立“执法+养护”汛期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路况、险情数据实时互通。二是开展“执法人员+养护工”交叉培训,提升协同处置专业素养。三是商定每月联合开展施工路段安全隐患“回头看”,将演练成果转化为常态化监管效能。
  此次演练是湟源干线支队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实践。下一步,湟源干线支队将持续深化“实战化演练+常态化监管”模式,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交通执法防线,为群众平安出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