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注册
个人中心
智能问答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微信公众号
首页
政务服务
交通信息
工作动态
交通信息
国务院信息
省政府文件
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信用信息
公示公告
视频点播
图片新闻
招投标信息公开
招标公告
评标结果公示
中标结果公告
交通专题
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网站年度工作报表
出行服务
路况信息
城市公交
公路客票
交通气象
12328热线
互动交流
下载中心
政风行风热线
智能问答
在线访谈
意见征集
交通政务
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详情
首页
>
交通信息
>
图片新闻
“四新”技术扮靓青海公路
厅记者站
2025年07月18日
生态选线节约公路用地4080亩,废旧沥青利用率提升至95.04%,运用“冷再生”技术改造砂石路段5000公里……近年来,青海持续深化公路建养领域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将生态优先、绿色低碳贯穿于公路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坚持试点先行引领带动,加快“四新”技术推广应用,切实增强公路基础设施网络互联互通水平和韧性,为推动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降低公路建设对山体和植被的破坏
以“不破坏就是最大保护”为导向,近年来,青海省公路局推动实施了11个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项目。
在项目规划阶段,青海对路线走廊带生态环境进行详细勘察和评估,对生态敏感区采取线位避让或开展项目占用生态保护红线不可避让论证、允许有限人为活动论证,编制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环评报告等,报审后在工可及项目设计中予以落实。
在项目设计阶段,联合相关部门对新建项目中涉及生态敏感区的线路开展共同选址选线工作;在改扩建项目中最大限度利用既有公路资源,降低公路建设对山体和植被的破坏;对于个别地形复杂、水文地质条件较差的路段,在保证公路安全运营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技术指标,加强安全防护设施。
在项目施工阶段,严格做好施工现场降尘抑尘,垃圾、废水集中处理等工作。通过优化路基土石方纵向调配,循环利用老路路面废料,减少取弃土场等临时占地。强化环水保监理工作,将生态保护、水土保持、污染物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贯穿整个施工过程。通过生态选线,科学确定项目功能定位和工程规模,累计节约公路用地约4080亩。
推行废旧沥青混合料回收再生
在科技创新方面,青海积极引入先进的蓄盐类抗凝冰沥青混凝土技术,通过在路面添加抗凝冰剂,有效降低水溶液的冰点,实现融雪抑冰,显著减少甚至替代传统化学融雪剂的使用,避免了化学物质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同时,在国道213线大冬树山隧道口创新试点电阻物理加热路面融冰雪技术,在国道227线景阳岭段应用条石和砼预制块路面、应用复合改性沥青与抗凝冰剂技术,在国道109线、国道213线等路段推广冷拌冷铺薄层罩面,实现常温摊铺作业,消除高温拌合带来的能耗和烟雾排放。
在资源循环利用方面,推行废旧沥青混合料回收再生技术,通过在路面病害整治施工中充分利用沥青砼路面综合养护车和小型沥青拌和场,对挖出的废旧沥青混合料进行最大限度的回收,显著降低材料消耗和固废排放,节约了资源,减少了环境污染。废旧沥青利用率从2022年的93%提升至2024年的95.04%。
升级高原特殊区域生态建设技术
在保护生态的同时,青海注重加强生态修复与保护监督,深化《青海省乡村道路风貌引导图集》应用,在各市州筛选1116公里路段进行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示范路建设。为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有效提升沿线生态景观,因地制宜选择499公里具备实施条件的农村公路开展路域植花种草工作。
为着力破解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农村公路砂砾路面占比较高、挖砂取料困难等实际问题,探索形成“高原特殊区域公路生态建设技术2.0版”,2024年成功运用“冷再生”技术试点改造砂石路段5000公里,用最小成本解决农牧民出行难题,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分享到: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