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玉树公路总段】车轮不停 使命不歇 玉树公路总段进藏通途保通纪实

  自七月份以来,玉树公路总段辖养道路作为进藏“一绕”路线主通道,交通压力持续上涨,过往车辆短期剧增。在前期保通工作基础上,围绕技能提升、安全保障、环境优化等多方面持续发力,全力保障道路安全畅通。
   深化岗位练兵,提升专业技能 。一是持续推进“岗位大练兵”活动,不断强化养护职工的专业技能。在标线标牌作业中,与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交警紧密合作,对辖养国道345线及省道224线开展深度排查,对磨损标线进行全方位施划更新,对安全隐患路段的警示标牌进行科学优化。截至目前,已补画标线超9500平方米,新栽设标志标牌达120块,路段安全警示效能大幅提升,事故风险显著降低。 二是坑槽修补攻坚行动持续深入,严格遵循“圆坑方补、浅坑深补、大坑铣刨”工艺,按照《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的高标准,对路面病害进行精细处置。通过加密日常动态巡查频次,做到病害“早发现、早处置”。截至目前,累计铣刨修补沥青路面沉陷4000平方米、坑槽800平方米,有效保障路面的平整度和行车舒适性。 三是积极开展各类应急演练,模拟多种复杂场景。积极协同省交通运输综合执法、交警等多部门迅速响应,从交通管制到抢险救援,再到道路清障修复,各环节紧密衔接,有效提升应对多种突发灾害的协同作战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强化安全培训,筑牢安全防线 。一是安全培训工作常抓不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深度融合。定期开展养护作业区布设沙盘演练讲解,利用班前会、月度学习等契机,开展安全教育培训,通过地震、消防等视频案例分析,结合实操演练,切实提升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是针对机械车辆管理,建立严格的管控机制,严禁车辆设备“带病”作业,要求机驾人员严格执行“勤检查、勤保养”制度,确保机械设备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强化特种作业人员管理,严格持证上岗,规范操作流程,杜绝因操作不当引发的安全事故。
   推进种花植草,优化路域环境 。一是持续提升国道345线公路沿线生态环境质量,打造“畅、安、舒、美”的交通通行环境,积极开展国道345线K3650+000-K3660+000(玉树市上拉秀乡)路段种花植草项目。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和气候特点,精心挑选适宜的草种,采用人工撒播的方式进行种草作业。为确保草种成活率,安排专人负责后期养护管理,定期浇水、施肥、除杂草。有效增强了公路的生态防护功能,减少了水土流失。 二是加强路域环境整治,集中力量开展白色垃圾清捡工作,对辖养重点路段进行“地毯式”清理,累计清理各类白色垃圾约27立方米,路域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应用“四新”技术,提高养护水平 。一是持续加大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力度。运用无人机对重点路段和隐蔽性安全隐患进行全方位巡查,结合望远镜监测,实现对超高危岩体裂缝等病害的精准排查,及时掌握病害发育动态。 二是在病害处置方面,积极推广应用高性能新材料,如使用网裂贴、沥青还原剂、感压型沥青修补料、液体灌缝胶等,有效提升病害处置的耐久性。创新采用一体化工艺,如网裂贴与沥青还原剂、贴缝带与液体灌封胶相结合,双重防护减少水分渗入基层,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同时,引进先进养护设备,空气压缩机、标线施划机等,以机械化作业替代部分人工劳动,降低职工劳动强度,大幅提高养护质效。
  下一步,玉树公路总段将继续秉持“养好公路、保障畅通”的宗旨,齐心协力、攻坚克难,通过一系列举措,切实保障辖养道路的安全畅通,积极探索创新,持续提升公路养护管理水平,为过往车辆和行人提供更加优质的出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