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在深入推进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中彰显执法力度和服务温度

  连日来,全省各级交通运输执法机构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精神,坚决落实省交通运输厅工作部署要求,紧盯我省旅游业及道路运输行业运行态势,迅速响应、精准施策、持续发力,以“严格执法+精细服务”双轮驱动,扎实推进全省道路运输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行动开展以来,各级地方交通运输执法机构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296人次、执法车辆1028辆次,检查车辆近1.2万辆次,查处非法违规营运行为160起;总队所属各级执法机构检查货运车辆73万余辆次,其中超限车辆513辆,监督卸货共计9700余吨;共交友1.1054万人(其中,货运司机占比约65%,客运司机占比约19%),征求到意见建议470条。
   联勤联动织密“整治网”,多维发力显实效。省交通执法总队牵头统筹,各市州执法机构同步发力,联合公安交管、文旅等多部门通过大数据分析靶向打击、流动稽查常态整治、定点突查形成震慑,形成“线上+线下”“固定+流动”的立体化整治格局,查处一批非法营运、违规载客、驾培学时造假等各类道路运输非法违规行为,有效净化道路运输市场。近期,省交通综合执法总队通过信息化平台筛查并下发涉嫌逾期未检测重点营运车辆信息201条、驾培学时造假信息3469条,监督相关地区开展核查处置,促进合规运营;联合西宁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局、湟源县交通综合执法局、湟中区交警大队、湟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国道109线扎麻隆过境段开展道路运输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为过往司乘人员发放法律法规传单580余份,宣传车辆驾驶安全知识150余人次,并会同甘肃省交通运输执法机构联合查处外省籍租赁车辆非法从事旅游包车案件1起,联系正规营运车辆及时转运外省籍游客7人;会同海南州交通综合执法、市场监管、发改、工信、共和县综合执法、公安等部门对倒淌河、黑马河两个工地及G6京藏高速恰卜恰过境段燃料补给点开展明察暗访,督导地方执法机构立案查处成品油领域违法行为。果洛州交通综合执法局赴全州六县开展道路运输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联合司法、发改、公安交管等部门,对辖区快递电商物流站、纵横物流等货运企业开展物流运输行业专项检查行动,累计检查客运货运车辆65辆,查处非法违规运营案件2起,约谈道路运输客运企业1家;海北州交通综合执法机构以汽车站、火车站、旅游景区及商业街等车流密集区域为巡查重点,突出早中晚客流高峰重点时段,严查班线客车站外上下客、出租车不打表、甩客拒载等违规经营行为,累计检查车辆361辆次,查处非法违规运营案件15起;玉树州聚焦保障驾培学员合法利益和驾培市场健康运行,积极联合市场监管、公安交管等部门集中整治驾校虚假宣传、严查学时造假等行业突出问题,进一步规范驾校行业经营秩序,保障学员合法权益,检查驾校4家,立案查处非法从事驾培经营案件1起,查扣非法教学车辆4辆。
   摸排线索打击“全链条”,跨域协作提质效。聚焦群众投诉举报及整治中排查出的线索,建立“接收—核查—处置—反馈”全流程机制,确保线索核查“零遗漏”。同时,加强线索倒查,深挖违法违规行为背后利益链条,从源头上遏制乱象滋生,切实维护市场主体和群众的合法权益。省交通综合执法总队针对外省车辆涉嫌在我省非法运营相关线索,及时向甘肃省交通部门函商车籍地联动处置,推动形成“线索共研、问题共治、成果共享”的跨域治理闭环。同时,对群众通过12345、12328等渠道举报的线索,第一时间核查,并督促相关执法部门及时处理、办结;西宁市针对机场航站楼附近非法营运问题,成立交通、交管、治安等多部门联合执法工作组,通过加大打击力度、增加巡逻频次、定点值守与重点时段稽查结合强化管控,并联合机场服务公司地面运输部建立黑名单制度,禁止查证属实的非法营运及违规揽客车辆驶入机场停车场、限制其营运;海西州针对群众举报的各景区门口“旅游黑车”零星聚集等问题,结合本地旅游景点密集的特点,积极联合公安、文旅等部门,以定点稽查、沿线巡查与投诉举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围绕水上雅丹、翡翠湖、茶卡盐湖等景区及沿线收费站等非法营运车辆聚集区域开展执法检查,累计开展检查7次,检查旅游车辆299辆次,联合外省相关部门协同办理外省非法营运车辆案件1起。
   重拳出击整治“百吨王”,保障通行护安全。积极落实部、省关于开展“百吨王”货车专项治理工作相关要求,针对违法超限运输行为较为突出、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重点路段及“百吨王”货车采取避站绕行、夜间运输等方式躲避检查现象,科学分析研判治超数据和“百吨王”货车行驶轨迹,优化联合执法工作流程,严格按照“肩并肩”“前后协同”路警联合治超执法模式和“三位一体”治超联合执法机制,以固定治超站、高速公路出入口为依托,积极采取“流动+守点”“白天+黑夜”“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依法依规严厉查处短途驳载、避站绕行、强行冲卡等违法行为。截至目前,累计处罚69辆,抄告交管部门443辆。开展宣传活动共计180余次,走访厂矿企业40余家,发放宣传材料9000余份,出动执法人员500余人次。
   多维互动架起“连心桥”,开门纳谏聚合力。始终秉持“开门纳谏听民意,躬身自省促提升”的理念,不断深化与三司群体的沟通联系,常态化开展交流互动。省交通综合执法总队所属各级单位持续深化“交朋友”活动,以“执法为民”为核心,推动干部职工在公路超限检测、路政巡查、涉路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普法宣传、便民服务及入企执法检查等工作中,主动与货运司机、旅游司机、公路建设从业者“交朋友”,随时倾听群众意见建议和真实诉求,同时敞开言路“开门纳谏”,通过座谈会、意见箱等渠道收集群众及企业建议,将征集到的问题分类梳理、及时受理办结,直至群众满意。目前,已按照职责范围内的建档解决、职能范围外的及时转办等方式推动整改落实;针对旅游旺季人流车流激增、司乘及游客服务需求多样化的特点,依托国省干线重点旅游景点沿线大队(站)建成的18个“交通运输执法便民服务站”,为过往群众提供路线指引、应急医疗包、简易维修工具、体能补给物品等“旅游+交通”特色服务,将“便民服务站”作为执法为民的“前哨窗口”,推动执法与服务深度融合。各地交通执法机构聚焦客运站、景区周边、企业等人员密集区域开展宣传活动,重点讲解非法违规运营的危害性及整治行动意义,并通过广播、出租车顶灯等多种渠道广泛传播相关知识,既以贴心交流汇聚民智,又以多元宣传筑牢共识,让执法温度与整治力度同步彰显。
  下一步,全省各级交通运输执法机构将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专项整治行动作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群腐整治、交通运输领域突出问题规范执法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措施,健全跨区域执法协作机制,深化多部门协调联动,强化全面治理和靶向打击,为道路运输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坚实执法保障。同时,始终锚定“执法为民”初心,深耕服务型执法实践,真正站在群众立场找准痛点、疏通堵点,让专项整治既有力度更见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