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注册
个人中心
智能问答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微信公众号
首页
政务服务
交通信息
工作动态
交通信息
国务院信息
省政府文件
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信用信息
公示公告
视频点播
图片新闻
招投标信息公开
招标公告
评标结果公示
中标结果公告
交通专题
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网站年度工作报表
出行服务
路况信息
城市公交
公路客票
交通气象
12328热线
互动交流
下载中心
政风行风热线
智能问答
在线访谈
意见征集
交通政务
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详情
首页
>
交通信息
>
交通信息
【我与环青赛】路的年轮里,藏着我们与环青赛的故事
厅新媒体中心
2025年07月14日
冲锋在前保畅通。
车轮碾过路面的沙沙声,总让我想起那些与路较劲的日夜。我叫刘迎福,是青海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湟源干线支队祁连大队的大队长,每年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到来前,国道213策磨线的每一寸沥青都像我掌心的纹路,熟悉得能闭着眼数出那些易出状况的弯道与沟壑。
今年的考验比往年来得更急。7月8日清晨,黑河峡谷的雨雾还没散,K751+600处的塌方就砸断了赛事保障车辆的周转通道。我带着队员赶到时,石块堆得像座小山坡,崖壁上还在往下掉碎石。启动应急预案、联动相关部门……直到中午12点路面抢通,刚想喘口气,K744段又传来二次塌方的消息。专家组说路面不具备通行条件时,我盯着腕表算时间——离第五赛段开赛只剩不到24小时。那天我们像上了发条,清理落石、卸载危岩,直到晚上8点10分,车灯照在重新畅通的路面上,才发现裤脚早被泥浆泡得发硬。
这样的紧张不是偶然。赛前两个月,34公里涉赛路段被我们用脚步量了无数遍。排水沟里的杂草、护栏上的螺丝、甚至路边微微凸起的路缘石,都被列进隐患清单。同事笑我太较真,我指着一处刚修补好的坑槽说:“骑手们时速能到60公里,这些细节就是他们的生命线。”其实我也怕漏过什么,每天睡前都要在脑子里“复盘”:牧民的牛羊有没有圈好?坑槽的修补剂干透了吗?直到确认所有环节都卡到位,才能睡得踏实。
环青赛背后的守护者。
赛道另一头的故事同样在延续。有天正午,一辆货车陷进河滩淤泥,刚察公路段大通河工区的李春辉工区长带领他的团队调来装载机,喊着号子把车拽出来时,橙色工装都能拧出水。更棘手的是牧民转场,成千上万的牛羊经过赛道,粪便清理不及时就会留下安全隐患。李春辉带着人往牧民毡房跑了十几趟,终于商量出错峰通行的法子,清晨五点清扫车先过,牧民们等赛事巡查结束再赶牛羊,午后我们再徒步清理边角。洒水车的水雾里,总能看到他弯腰用铁锹铲污渍的身影。
“每年这个时候,手机24小时不敢离身,最怕听到雨声。”2023年汛期的事至今想起来还心有余悸。大通河大桥桥台被洪水冲开缺口时,离第六赛段开赛只剩36小时。所有人举着手电筒在雨里堆铅丝石笼,光柱刺破雨幕的样子,像在给赛道缝补铠甲。现在我们早早就备足了应急物资,雨前雨中雨后三轮巡查,把隐患掐灭在萌芽里。就像李春辉说的:“宁可备而不用,不能用而无备。”
赛事那天,看着骑手们风一样掠过平整的路面,听着保障车平稳驶过峡谷,忽然懂了,我们守的不只是路,是青海递给世界的一张名片。那些深夜的巡查、雨里的抢修、毡房里的沟通,最终都化作赛道上的顺畅与安心。当最后一名骑手冲过终点,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而这条路,还在等着我们继续守护下去。
分享到: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