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我与环青赛】省道102线上的守护印记

  今日小暑,是“环青赛”的第二天,我是省道102线海东公路总段大通公路段威北工区的工区长于作君,我与环青赛的缘分,深植在这条15公里长的赛道肌理里。每年七月,当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车轮碾过沥青路面时,我的目光总会落在路侧被修剪得齐整的蒿草、反光锃亮的防撞护栏,还有那些在暴雨后依然畅通的边沟上。这些藏在赛道背后的细节,是我们养护人写给赛事的情书。
   蒿草与视线的博弈。第一次参与赛事保障时,省道102线途经的生态保护区让我犯了难。盛夏的蒿草能长到一人高,不仅遮挡标志标牌,连弯道处的行车视线都被切割得支离破碎。我带着工区弟兄们琢磨出“机械粗剪+人工精修”的法子,可遇到陡坡沟渠时,割灌机根本使不上劲。记得筹备期的一个正午,我蹲在45度的斜坡上徒手拔蒿草,锋利的草叶在手掌划开三道血口子,汗水渗进去蜇得生疼,可抬头看见队友们也在灌木丛里埋头苦干,谁都没喊停。等两个月后全线蒿草清理完,站在路中间一看,两侧视野从2米拓展到5米,远处的山都清晰地映在眼底,突然觉得那些被草汁染绿的工服、磨破的手套,都成了值得的勋章。
   边沟里的暴雨记忆。高原的雨来得没征兆。赛事前夕,一场突降的暴雨让涵洞堵满了枯枝和塑料袋,淤泥深得能没过膝盖。作为“领头羊”,我第一个跳进齐腰深的污水里,冰冷的雨水混着淤泥灌进雨靴,徒手掏挖时指尖触到尖锐的碎石也顾不上疼。队员们看我浑身湿透,也都争着往下跳,我们用了三个小时清通涵洞,等最后一铲淤泥被挖出来时,天边刚好透出点晴光。后来赛事期间又下了几场雨,看着雨水顺着畅通的边沟哗哗流走,有个刚入职的小伙子突然说:“于工,那首歌唱得好,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咱们站在泥里,也算英雄!咱们守的不是边沟,是赛道的血管!”大家哈哈大笑,纷纷点赞小伙子的总结金句。
  如今走在省道102线上,手抚护栏上的防锈漆,脚底是被无数次修补过的平整路面,总想起那些在晨光里开安全例会的清晨,在暮色中检查设施的黄昏。当环湖赛的选手们风驰电掣般掠过赛道时,或许没人会注意到路侧那个穿着橘色工装的身影,但我知道,每一米畅通的路面,每一处醒目的标志,都是我们养护人刻在省道102线上的坚守——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故事,是所有守在赛道幕后的公路人,用老茧和汗水写给环湖赛的长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