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省道路运输服务中心以责任落实 纵深推进隐患排查整治行动

  省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在深入开展汛期暑期道路运输领域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中,通过“知责-明责-履责-防控”联动闭环体系,以标准宣贯厘清边界,以警示教育强化敬畏,以专业帮扶提升能力,以严查闭环压实责任,特别是结合汛期暑期特点强化专项排查整治、调度督导及科技赋能,有效破解“查不出、查不准”难题,显著提升风险隐患整治效能与预警预防水平,不断增进群众安全感获得感,为行业安全稳定构筑坚实堤坝。
   一是大宣贯大解读,精准锚定“知责明责”基准线。标准引领,针对行业“查不出问题、查不准隐患”的顽瘴痼疾, 将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知责明责履责的全链条责任落实机制作为驱动引擎,编发《全省道路运输领域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培训手册》《青海省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随手查手册(道路运输领域)》等工具,推动道路运输领域监管部门和从业人员掌握明晰风险隐患排查和安全检查执法的责任要求、重点要点。深度覆盖,强力推动标准宣贯落地,组织举办全省道路运输领域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与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培训班,覆盖各市州、县(区)交通运输局分管领导、业务骨干及道路运输企业安全负责人、管理人员等“关键少数”600余人。着力提升各级主管部门和企业精准掌握隐患判定的法律依据、技术要点和操作流程的能力,不断强化风险防控,明确履职要求与追责红线,推动企业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聚焦核心风险,强化敬畏意识,紧盯“人的不安全行为”,起草《道路运输领域营运车辆驾驶员安全文明驾驶宣传教育行动实施方案》,全面提升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素养、安全文明驾驶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二是强排查严整治,闭环筑牢“履责问责”防护堤。系统化排查,依托“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隐患排查系统”,督促各市州按节点录入长途客车(省际市际县际班线)、包车客运、危货运输、城市公交企业信息,并迅速传达省厅《实施方案》。督促指导企业严格对照《重大风险隐患自查排查指南》规范排查治理,全量填报自查信息,对“零报告”企业实施定点排查,组织专家深入企业帮助指导开展自查工作,提升企业发现问题、管控风险、整改隐患的能力;动态化治理,各级道路运输主管部门和运输企业切实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全链条各环节安全责任, 坚持日常巡查和专项督查相结合,动态排查,从严整改,实行“清单式”“闭环制”销号管理,动真碰硬逐条逐项推动整改落细落实。为提升汛期暑期整治成效,整治行动期间先后三次组织召开专项行动调度推进视频会议,覆盖各市州、县(区)交通运输局及运输企业相关人员1000余人,对整治行动再安排再部署,要求深刻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持续加强“四查一指导”力度,确保工作成效万无一失,有效维护全省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三是大联动大防控,科技赋能“预警预防”关键环。实施专项提升行动,制定实施《青海省“两客一危”车辆动态监控预警预防能力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明确“分级负责、属地为主、行业监管、企业落实”原则,着力提升对重点营运车辆一二级风险预警信息的处置监管效能,深挖风险数据信息应用深度和广度,推进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向事前预防转型;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采取“重点检查+随机抽查”方式,依托重点营运车辆智能监控系统,确保在每日重点时段对相关责任主体未落实营运车辆动态监控制度、未纠正“三超一疲劳”违法行为、恶劣气候下冒险驾驶等违法行为实施不间断实时跟踪调度,严格落实闭环管理工作要求。对驾车期间报警次数多发的驾驶员通过批评教育、经济处罚、停班学习、解除合同等方式加强车辆安全运行管理,防止风险变为事故。强化极端天气应对,严格落实24小时在岗值班值守制度,加强与气象、应急等部门协同联动,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5月21日,隐患排查整治行动以来,省级监控服务中心累计抽查车辆2.01万辆次,人工查岗344 次,发现问题隐患1290 个,及时提醒整改546个,发送极端恶劣天气等安全行车提醒信息25.31万条;处置一级、二级预警风险3.97万条,系统自动处置三级风险218.80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