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省交通综合执法湟源干线支队】“四举措”织密涉路施工监管网络

  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的当下,涉路施工安全与效率直接关系到道路通行安全和群众出行体验。省交通综合执法湟源干线支队立足职能定位,以“安全第一、规范管理”为原则,多举措强化涉路施工监管工作,全力保障辖区道路安全畅通,为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筑牢坚实屏障。
   源头把控,夯实监管基础。坚持“关口前移、源头管控”,严格规范涉路施工许可审批流程。对每一起涉路施工申请,执法人员均深入现场实地勘察,结合道路等级、交通流量、周边环境等因素,综合评估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与安全性。重点审查施工单位资质、安全防护措施、交通疏导方案等内容,对不符合要求的施工项目坚决不予许可,从源头上杜绝安全隐患。同时,建立涉路施工项目台账,详细记录施工单位信息、施工时间、施工路段、许可范围等内容,实现“一项目一档案”,确保监管工作有据可依、精准施策。
   动态巡查,织密监管网络。结合辖区道路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涉路施工巡查计划,采取“日常巡查 + 重点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涉路施工项目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管。日常巡查中,执法人员重点检查施工区域警示标志设置是否规范、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施工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是否超范围超期限施工等问题。对发现的轻微违规行为,当场责令施工单位整改;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依法责令停工整改,直至隐患消除后方可复工。针对节假日、恶劣天气等特殊时段,支队加大巡查频次和力度,开展专项督查行动。重点加强对国省干线交通流量较大路段涉路施工项目的监管,督促施工单位合理调整施工时间,优化交通疏导方案,避免因施工造成交通拥堵和安全事故。
   强化培训,筑牢安全防线。组织辖区涉路施工单位召开安全培训会议,邀请行业专家围绕涉路施工安全法规、操作规程、应急处置等内容进行专题授课。通过剖析典型事故案例,以案说法,强化施工单位安全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同时,组织施工单位负责人签订《涉路施工安全承诺书》,明确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的安全主体责任和义务,切实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施工单位、每一位施工人员。
   服务引导,构建和谐监管。在严格执法监管的同时,始终坚持“执法有力度,服务有温度”的理念,主动靠前服务施工单位。一是在施工筹备阶段,执法人员深入施工现场,为施工单位提供政策法规咨询和技术指导,帮助其优化施工方案和交通疏导措施,确保施工方案既符合安全规范又最大限度减少对交通的影响。二是在施工过程中,及时了解施工单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予以解决,为施工顺利进行创造良好条件。三是组织召开涉路施工监管工作座谈会,邀请施工单位代表、养护部门、群众代表等参加,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涉路施工监管工作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通过加强沟通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构建起和谐的监管关系,推动涉路施工监管工作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