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省交通综合执法海东高速支队】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多措并举守护公路畅通

  受新一轮强降雨影响,G6京藏高速马场垣至平安段山体滑坡及内涝风险显著升高。为保障道路安全畅通,省交通综合执法海东高速支队围绕隐患排查、施工监管、应急响应三大重点,严格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机制,通过高频次巡查、多部门联动、精细化监管,筑牢道路安全屏障。

  隐患排查“无死角”,织密汛期安全网。针对汛期特点执法人员联合养护部门,紧盯桥梁伸缩缝、护坡、隧道、山体、排水系统等关键部位,开展拉网式排查。发现边坡破损、挡墙裂缝、边沟淤堵、路面坑槽等问题后,立即设置警示标志并移交限期修复,隐患动态清零。同步核查边沟堆积物与铁丝网的完整性,对局部破损的挡墙现场制定应急防护方案。通过“徒步+车巡”实现全域覆盖,闭环管理,夯实安全基础。

  施工监管“严标准”,护航涉路作业安全。为规范汛期涉路施工,对桥梁伸缩缝维修、交安设施更换等项目实施全程监管。在桥梁锚固区、防眩板更换等作业现场,执法人员严格核查施工许可,检查安全警示区设置及应急通道预留情况,督促人员规范穿戴防护装备,并重点提醒避开雷雨时段作业。通过填写《涉路施工安全监管日志》详细记录检查情况,落实“事前审批、事中监督、事后验收”闭环管理,保障施工区域安全有序,未引发交通拥堵或事故。

  应急响应“零延迟”,高效处置险情。暴雨橙色预警发布后,支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加密巡查频次,重点监控易积水路段。强降雨期间,发现两处路面积水,第一时间协调养护部门疏通排水系统,避免事故发生。针对降雨期间的三起单方事故,交警疏导交通,执法人员勘验路产损失,养护单位清理障碍物,运营中心发布路况信息,依托“路警气企”联动机制得到快速处置,事故现场半小时内恢复通行,未发生二次事故。

  多方联动“聚合力”,构建协同治理格局。汛期保障中,各部门打破壁垒,形成“执法+养护+交警+气象”联动网络。气象部门实时推送降雨数据,指导巡查部署;养护单位优先处置执法部门通报的影响行车安全的隐患;交警在事故高发路段增设警示灯引导缓行;运营管理中心通过可变情报板、导航软件等发布路况提示,引导合理规划路线。加强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构建起“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公路安全治理体系。

  风雨砺初心,担当护坦途。面对极端天气挑战,支队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细化隐患排查,精准应急响应,落实施工监管。通过科技赋能、机制创新、多方协作,筑牢了汛期公路安全防线,彰显守护群众安全出行的决心。下一步将继续以“防风险、保安全、护畅通”为目标,用行动诠释担当,铺就安全、畅通、温馨的出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