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省交通综合执法湟源干线支队】未雨绸缪保畅通 实战砺兵护平安—— 全力推进汛期安全保障工作

  面对即将到来的汛期考验,为确保交通运输执法队伍能够有效应对极端天气引发的各类突发灾害,最大限度降低公路灾害损失,5月19日,省交通综合执法湟源干线支队以实战演练为核心,全面开展防汛备汛工作。此次演练由共和县应急管理局牵头,联合共和公路段及相关单位,共同开展2025年汛期前地质灾害及水毁塌方应急演练。通过模拟山体滑坡、道路塌方等真实险情,全方位检验队伍应急响应速度,锤炼多部门协同作战能力,确保在灾害来临时,能够第一时间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筑起坚不可摧的道路安全屏障。
   总结经验,精准部署演练任务。回顾2024年汛期保通工作总结三大有效经验,一是积极参与多部门联合巡查机制,通过高频次实地巡查,及时发现并上报道路安全隐患;二是在水毁塌方等抢险任务中,与公安交警、公路养护等部门高效配合,有效缩短了道路抢通时间;三是在应急处置工作中,严格落实灾前、灾中、灾后各环节信息报送工作要求,保障应急指挥处置有序推进。基于这些经验,在此次应急演练工作部署中,进一步明确与应急管理局、共和公路段等单位的协作职责,细化交通管制、人员救援等工作流程,为实战演练提供坚实保障。
   协同排查,消除道路安全隐患。在本次应急演练活动中,模拟强降雨持续侵袭的极端天气情况,迅速组建由应急管理、公路养护等部门联合组成的“隐患排查专班”,对演练区域内的公路进行全面而细致地“地毯式”巡查。排查人员采取“徒步巡查+车载排查”的高效方式,对每一段路基的稳定性、排水系统的畅通性以及边坡的防护状况进行了详细检查。在模拟排查过程中,发现某路段存在路基掏空、排水渠堵塞等安全隐患,排查专班立即启动“发现-上报-处置”的高效联动机制。执法人员迅速行动,设置警示标志,引导车辆安全绕行,并利用执法终端将隐患点位、影像资料实时上报至应急指挥平台;与此同时,与公路养护人员协同作战,现场会商,迅速制定并实施了沙袋固基、疏通排水渠的应急处置方案。整个模拟排查过程环环相扣,既检验发现隐患的能力,也显著提升多部门之间的协同作战效率。
   实战演练,锤炼应急处突本领。模拟排查完成后,演练进入险情升级环节。随着“灾情”加剧,公路突发大规模山体滑坡,大量土石倾泻而下,造成道路完全中断,多辆过往车辆被困。接到“险情”报告后,支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在事故路段前后设置警戒区域,摆放警示标志,实施交通管制,有序疏导滞留车辆。同时,应急管理部门携带液压破拆钳、撬棍等专业设备,对被困车辆进行破拆救援,成功救出被困人员并转移至安全地带。在后续道路抢通过程中,与交警、养护部门紧密配合,维护现场秩序,保障抢险作业安全有序开展,直至道路恢复通行。
   以练促改,完善长效保通机制。演练圆满结束后,各参演单位迅速组织召开复盘总结会议,深入分析演练过程,对照应急预案逐项梳理,全面查找问题。针对演练过程中暴露出的交通疏导效率、救援流程衔接以及部门间指令衔接不畅等薄弱环节,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并构建“演练-评估-改进-再演练”的闭环管理机制,持续优化应急预案,强化部门间的协同配合,推动应急处置能力实现螺旋式上升,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高效、有序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下一步,省交通综合执法湟源干线支队将坚定不移地瞄准“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的战略目标,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进一步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协同联动,增加隐患排查的频次,以更高的标准、更扎实的措施筑牢汛期安全防线,通过“实战化”的演练检验应急处置的成效,全力确保辖区道路的安全畅通,坚决打赢汛期保通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