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省交通综合执法湟源干线支队】“便民服务点”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为全面提高服务广大游客的能力,确保辖区公路安全畅通,深化交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理念,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执法形象和“党建+执法+服务”水平。5月1日至5月6日,省交通综合执法湟源干线支队精心策划,周密部署,紧密结合辖区旅游服务工作实际,启用“交通执法便民服务站”,致力于为广大旅客和司乘人员提供综合性服务。
   三位一体提质效,畅行一路“新”体验。始终秉承“交通与旅游”“交通与体育”深度融合理念,采用服务站、信息站、救助站“三站合一”创新服务模式,连续多年在青海湖景区周边设立便民服务点。今年,便民服务点将迎来全面转型升级,新的服务站点设置在游客最为集中的151景区门口。同时,将工作重心从传统的“重管理”模式转变为“重服务”模式,力求为广大游客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体验。
   执法服务暖人心,群众服务“零”距离。二郎剑景区是青海省核心旅游景点的关键部分,也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立足地域特色,正式启动“交通执法便民服务站”。服务站内配备空调、应急药箱、充电设备等设施,为旅客和司乘人员打造温馨的临时休憩空间,并提供免费热水、失物找寻与招领、交通问询、手机充电等多项便民服务,用实际行动诠释服务人民的宗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自“交通执法便民服务站” 建成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咨询1.1万余人次,疏导车辆60万余辆,实施救助5万余人次,服务群众8万人次,收获群众100%的满意度。
   匠心服务立口碑,柔性执法“映”初心。便民服务站不仅提供交通咨询、宣传教育、旅游景点介绍等配套服务,还作为推广说理式执法、柔性执法的前沿阵地,以及展示交通执法队伍阳光形象的窗口。执法人员通过专业讲解,向群众详细介绍交通执法的职责与工作流程,进一步提升服务型执法理念的实践水平。在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服务过程中,执法人员主动倾听游客诉求,通过填写满意度调查表、设置留言簿等方式,及时收集反馈,持续优化服务流程、丰富服务内容,不断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下一步,省交通综合执法湟源干线支队将秉承“党建引领、温情执法、服务便民”的工作理念,构建一体化、融合性、嵌入式的服务站点,持续提供高质量、暖心、便民的服务,致力于打造交通运输行业“多位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