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柔性执法显温度 规范治理促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交通运输执法规范化建设要求,省交通综合执法玉树干线支队积极推动执法工作向“刚柔并济”转型,牢固树立“执法有力度、服务有温度”的工作理念,将提升执法服务效能作为重要目标,切实把执法为民落到实处。

  坚守执法为民,践行刚柔并济。始终将“执法为民”理念深植于心,积极践行“执法有力度、服务有温度”的工作思路,致力于打破传统执法刻板印象,构建和谐执法关系。支队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融入人文关怀,以教育引导为主、行政处罚为辅,从源头减少违法行为,让执法既有刚性约束,又具柔性温度,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获得感与满意度。前期,支队执法人员在国道215马宁线开展日常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部分公路左侧路面被砂石、淤泥污染。经勘查溯源,确定污染由涉事单位未及时清理门前堆积物造成。执法人员立即联系单位负责人,从法律依据、安全风险、路域环境维护等角度,深入讲解路面污染可能引发车辆打滑、交通事故等严重后果。经耐心普法说理,涉事单位负责人认识到错误并主动配合。在执法人员全程监督指导下,责任单位迅速组织人员清理,及时恢复道路通行条件。鉴于此次违法轻微且系首次,未造成路产损失,涉事单位配合调查,大队依据《青海省交通运输行政裁量权基准》,依法作出不予行政处罚决定。

  治理超限顽疾,共筑平安坦途。在超限超载治理工作中,严格落实“三位一体”联合执法机制。面对违法超限运输车辆,执法人员摒弃单纯处罚手段,积极开展“说理式”执法。向货运司机及企业负责人详细讲解违法事实、涉及的法律法规,以及超限运输对公共基础设施、行车安全造成的严重危害。通过耐心劝导,使当事人充分认识错误,主动配合整改。

  柔性护路执法,护航公路通行。通过持续推进柔性执法,货运车辆超限超载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不想超、不敢超”氛围逐渐形成,公共基础设施得到更好保障,道路运输安全性大幅提升,道路通行效率显著提高。涉路施工行为更加规范有序,减少了因违规施工对公路安全畅通造成的影响,切实维护了路域环境和公众出行权益。近日,执法人员巡查时发现,某施工团队在公路建筑控制区内违规支设模板,计划浇筑地面构筑物。面对当事人对法规的认知盲区,执法人员摒弃常规执法手段,以“说理式执法”为切入点,通过“危害剖析+法条解读+后果警示”的立体普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侵占建筑控制区对公路安全、路域环境的严重威胁,最终促使当事人主动停止施工并完成整改。

  深化柔性实践,赋能交通发展。支队将进一步深化柔性执法模式。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培训,提升执法人员运用柔性执法技巧的能力;拓展宣传渠道,广泛开展交通运输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公众守法意识;完善执法监督机制,确保柔性执法在法治轨道内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