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省交通综合执法格尔木干线支队】治超利剑护坦途 联勤共治筑安澜

  为进一步加强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提高广大货运厂矿企业和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近日,省交通综合执法格尔木干线支队联合辖区公安交警、综合行政执法局等多部门深入厂矿企业,开展源头治超专项行动,并组织相关人员观看超限超载警示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铁腕查控强监管,拧紧源头责任链。联合执法组以“全覆盖、零死角”为目标,深入厂矿企业生产一线,对货物装载全流程实施“穿透式”监管。执法人员依托智慧治超平台,现场调取企业称重系统数据,与纸质磅单进行交叉比对,严查篡改数据、虚假记录等违规行为;同步检查货物卸载区操作流程,检查是否配备符合标准的称重设备,确保超载货物及时转运、规范处置;在装载环节,重点监督装载机操作人员是否严格执行“不超核定吨位、不超高超宽”的装载要求,对货箱密封、篷布覆盖等细节进行逐一核验,从源头上拧紧超限超载“安全阀”。
   现场普法明权责,法治护航促规范。执法人员将检查现场转化为“移动法治课堂”,采取“检查+讲解+互动”三位一体普法模式。结合近期查处的典型案例,以“身边事”警醒“身边人”,通过剖析超限超载引发的桥梁受损、交通事故等真实事件,用通俗语言阐释《公路安全保护条例》《青海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等法规条款,详细解读超限超载行为需承担的行政处罚、民事赔偿乃至刑事责任。针对企业管理人员,重点强调其作为货物装载源头的主体责任,明确“谁装载、谁负责”的法律红线;对货运驾驶员,则围绕驾驶证扣分、从业资格证吊销等直接影响,开展“一对一”风险警示,通过“沉浸式”法治教育,推动企业和从业人员深刻认识超限超载危害,切实将法治意识转化为规范装载、合法运输的自觉行动。
   警示震慑敲警钟,以案为鉴树底线。组织企业管理人员、驾驶员、装卸工人等群体集中观看超限超载警示录,通过真实事故案例直观呈现因超限超载引发的惨烈后果。执法人员趁热打铁,结合警示录案例开展“以案说纪”,明确告知超限超载不仅威胁生命安全,还将面临罚款、吊销证照甚至刑事处罚的法律后果,引导从业人员算清“安全账”“经济账”“名誉账”。此次警示教育活动以“触及灵魂”的震撼效果,切实筑牢了从业人员“不敢超、不能超、不想超”的思想防线,为规范货运市场秩序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行动累计检查货运源头企业2家,发放宣传资料60余份,提出整改意见2条,覆盖教育群众超100人次。通过“查隐患、普法规、强震慑”三位一体治理模式,实现监管与教育并重、执法与服务并行,有效规范了货运源头装载行为,压实了企业主体责任,提升行业安全意识。下一步,格尔木干线支队将持续深化联合执法机制,强化长效监管,为筑牢公路交通安全防线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