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青海省交通运输厅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工作开展情况(第12期)

           2月,各级交通运输综合执法部门以提升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质效为核心,统筹推进执法队伍专业化、法治宣传多元化、安全治理精细化、区域协作长效化切实提升执法公信力与群众满意度,打造安全、畅通、文明的交通运输环境,助力交通运输执法高质量发展。

   一、主要工作

(一)聚焦业务培训,提升人员素质。各地各部门强化执法人员法律素养与执法能力,开展形式多样培训活动,以负面舆情为镜鉴深化警示教育,筑牢执法为民理念,推动队伍素能与执法质效双提升。海东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深化典型案例警示教育,认真学习《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近期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领域负面舆情事件的通报》,深入分析山西省灵石县交通执法人员敲诈勒索超限超载车辆、安徽村民用货车运输柴油被罚等事件,重点对政治生态恶化,作风不严不实,缺乏责任担当,机械执法、执法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引导行政执法人员以案为鉴,警钟长鸣,不断强化执法人员持续正风肃纪。省交通综合执法总队锚定提升执法质效,紧密结合“四个一”“六互提能”等活动,督促执法人员通过省级执法系统办理模拟案件,全面提升执法人员办案能力。本月共计办理模拟案件230余起。省交通综合执法海北高速支队实战练兵为导向,结合辖区执法实际设置“模拟办案”题目,开展靶向练兵“办案”活动,有效提升执法人员利用系统处理实际问题能力。大通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加大执法人员培训教育力度,利用晨读学习、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学习《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程序规定》《青海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案卷管理制度》等工作要求,有效夯实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基础,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综合素质,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

(二)创新法律宣传,营造法治氛围。各地各单位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构建“宣传-守法-共治”模式,创新“驾驶员上讲台”宣讲形式,筑牢交通法治与运输安全双重屏障。省交通综合执法总队高位推进法治宣传工作印发《学习宣传贯彻〈青海省公路路政条例〉工作方案》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咨询台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条例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提高公众对公路管理工作的认知度和参与度。结合公路两侧违章建筑、非公路标志的治理等典型案例,引导沿线群众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增强“爱路护路”的法治意识,共同维护高速公路良好的路域环境。西宁市交通运输局制定印发《2025年度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专题培训暨安全生产专题会,创新安全宣讲形式,由违规率较高的驾驶员“带入式”讲解交通安全法律法规、道路运输安全知识,深入剖析日常驾驶中存在的违规行为,实现驾驶员从台下“聆听者”转化为台上“讲述者”,为广大驾驶员提供直观的安全教育体验。同时,安排企业负责人围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做好隐患排查等方面交流发言,切实强化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有效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湟源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省交通运输综合执法西宁高速支队湟源大队、海北高速支队海晏大队、湟源县交警大队等单位,在湟源收费站、申中收费站等重点路段及货运企业开展《青海省公路路政条例》宣传活动有力地提升辖区企业群众对公路法律法规认识。

加强安全监管,护航文明出行。各级交通运输综合执法部门锚定春运保障,实现监管有力度、服务有温度、应急有速度,全力确保春运期间交通运输安全、平稳、有序。海东市交通运输局印发《2025年春运、安全生产、冬春维稳安保等重点工作包联督导方案》,成立市县两级联合督导检查组,深入开展春运期间道路运输行业综合监督检查和行业安全综合检查。强化与公安、城管等部门联勤联动,重点对农村客运、客运场站等道路运输市场开展专项整治,打击无证经营、超载、拒载、乱涨价等各种违法行为,强化客运站点源头监督管理,要求运输经营者严格遵守各项道路运输管理规定。春运期间共开展执法检查376次,检查企业162家次,检查车辆2253辆次,查处违法行为22起。省交通综合执法黄南高速支队利用无人机开展空中巡查,结合交通监控云平台,精准掌握路面及服务区拥堵情况,有效提高春运期间路况监测和应急处置效率,增强执法的科学性、精准性、时效性。省交通综合执法西宁高速支队在重要路段设便民服务点,依托“路畅心红”党建品牌,及时引导滞留司机前往司机之家休息,用实际行动践行执法服务保障,诠释执法队伍责任担当

(四)深化跨域联动共建协作机制各级交通运输综合执法部门能够主动作为积极履职,搭建跨省市对话平台,打通部门职责链条,推动交通治理从“单点突破”向“全域联动”升级,为行业规范化、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西宁市交通运输局深化与拉萨市交通运输局交流交融,拉萨市交通运输局前往西宁市交通运输局,重点围绕公交场站规划建设、定制班线旅游、出租汽车管理服务等开展学习交流,为两地交通运输经验互鉴搭建了良好平台。省交通综合执法海东高速支队主动走访海东市水务局、海东市自然资源局等相关单位,积极协调涉路许可施工审批、规范施工、安全监管等相关工作,按照“提前报备、联合勘验、全程监管”工作原则,推动形成“政府主导+执法监督”的协同机制,有效避免“未批先建”等违法行为,确保涉路施工审批规范、监管到位。省交通综合执法海西干线支队贯彻落实《青、新、甘、藏四省(区)公路保通保畅联动工作方案》要求,参加2025年新疆、青海两省(区)G0612线、G315线公路保通保畅工作小组会,对新、青两省(区)部分跨省公路保通保畅工作开展情况下一步工作重点进行交流讨论,并在强化沟通交流、明确职责分工、细化实施方案统筹组织协调等方面达成共识,筑牢跨省联动协作坚实堡垒。

(五)加强执法监管,提升治理效能各地各单位以“联动执法+专项整治”为主线,重点做好打击非法营运、优化客运服务、创新分级监管、深化跨区协作等工作,切实筑牢交通安全防线,提升群众出行体验。湟源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印发《关于开展提升全县客运服务质量专项整治行动的通告》,开展治理公交车、出租车违法违规经营专项整治行动,对被投诉的出租车驾驶员组织集中约谈,强化警示教育,督促其优化运营服务质量,改善客运服务水平,着力提升辖区客运服务质量。城西大队根据《企业监控员风险处理效率情况排名》,对辖区5家企业进行约谈并下发《道路运输企业隐患整改通知书》,督促企业及时整改,确保车辆动态监控工作落到实处。海东市各级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机构深化与公路养护部门的联动巡查,规范健全巡查抄告反馈机制,推进路域环境协同整治行动,执法人员加大巡查力度,对违规占用公路、摆摊设点等行为进行依法查处。农村公路养护队集中力量对路面坑洼、清除冰雪,道路两侧的垃圾、杂物进行清理,确保行车安全,有效提升辖区路域环境。互助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西宁市城东区交通执法大队、互助县公安交警大队及省互助柏木峡公路超限检测站,聚焦非法营运打击、“两客一危”车辆监管以及超限超载车辆整治,开展跨区域联合执法行动。对过往车辆进行全面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理。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联合海东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民和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不断落实规范涉企检查有关要求,推动三级联合执法检查,深入民和县3家重点货运源头单位开展日常巡查检查,针对存在的未逐车过磅、查验登记不规范等问题进行检查,督促企业规范营运。

(六)注重执法服务,加强纾难解困。全省各级交通综合执法部门创新工作方式,推行“首违警示”、强化源头治超监管、主动上门送法等举措,精准破解企业涉路施工、安全生产、合法运输等难题,持续优化交通运输营商环境。省交通综合执法海东高速支队通过“线上预约+上门指导”简化涉路施工审批流程,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政策咨询,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对轻微涉路违法行为推行“首违警示”机制,以教育整改替代行政处罚,协调解决公路用地内放牧、堆放物品等实际问题,实现执法刚性与服务温度并重。省交通综合执法湟源干线支队 深入辖区货运源头企业,了解企业运输情况,指导企业规范装载,督促企业安装标准称重、视频监控等信息化设备,实现对进出厂车辆数据的实时监管。同时,与企业签订《货物运输合法装载协议书》,进一步压实企业规范装载、合法运输的主体责任,有效遏制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车辆上路行驶。省交通综合执法黄南高速支队结合辖区施工企业项目进度,前往辖区同赛项目部1标段、西成铁路项目部10标段及11标段进行走访。主动了解项目施工进度,向企业负责人讲解有关涉路行政许可的办理流程,提供收集材料清单,督促项目单位负责人加快各项许可事项办理进度。省交通综合执法格尔木干线支队主动联系辖区危化品运输企业,开展“送法上门+精准服务”活动,及时了解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需求,积极为企业建言献策、排忧解难,助力辖区企业高效复工复产。

          (七)优化执法保障,解决群众所需西宁市、省交通综合执法总队能够聚焦重大节日保通,做优执法为民服务保障,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西宁市交通运输局制定印发《2025年优秀社火展演系列活动交通运输服务保障工作方案》,会同西宁公交集团对市区58条公交线路进行临时绕行调整,储备百余台应急公交运力,做好突发情况下的迅速响应,确保市民安全出行。湟中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强化交通管控,保障公交车辆通行有序,积极协调客运企业,增派运力1861班次,累计输送游客7.75万余人次,有力保障酥油花展期间的客流运输需求。省交通综合执法湟源干线支队执法人员在巡查时救援因车辆侧翻而受困的司乘人员,将其妥善安置至治超站内休息,为其提供食物、热水、身体检查等暖心服务,收获受困人员赠送的感谢锦旗。省交通综合执法西宁高速支队联合东峡养护大队、多巴养护大队在大酉山和老营庄隧道双向出入口和隧道港湾设置“爱心锥标”提示板和锥桶,司乘人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等紧急情况下可使用锥桶,提醒后方车辆减速避让,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缩短应急处置时间。

              二存在问题

(一)简报报送内容质量不高。西宁市、海东市、海南州、省交通综合执法总队能对照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开展工作以外,其余地区报送简报与工作要求不符,把三年行动简单理解为每月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未按照三年行动各项工作要求有序开展,在推广信息化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提高交通执法质效等方面均有不足。

(二)对工作开展情况不够重视。省厅定期印发全省提升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质量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每月各地各部门工作亮点、存在问题,并安排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对督促各级交通运输综合执法部门更好的开展三年行动具有参考学习意义。但部分地区对省厅印发的三年行动开展情况不重视,学习借鉴亮点工作、先进经验不足,对照指出的问题整改不到位,结合工作重点谋划工作,狠抓落实有欠缺。

(三)执法信息系统应用不广泛。部法制司在《落实执法规范化长效机制工作简报》(第35期)中,点名通报我省执法上传数据数量不足百条,机构覆盖率不到10%的问题,通报反映出个别地区执法信息系统推广应用不足,案件数据不全,质量不高,上传不及时等情况。2月,除西宁市能够使用执法信息系统开展执法办案外,其他各级交通综合执法部门均未使用执法信息系统开展执法办案。自2024年2月省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和推进省部联网工作的通知》(青交办﹝202414号)以来,海北州、海南州、海西州、黄南州、玉树州、果洛州均未使用执法信息系统开展执法办案,执法数据长期0

   三、工作要求

(一)持续提高简报报送质量。各地各单位要认真对照《关于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质量效能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逐条逐项开展各项工作要求,全面提升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质量效能。

(二)强化学习三年行动开展情况各级交通运输执法部门要认真对照《落实执法规范化长效机制工作简报》《提升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工作开展情况》工作要求,对标对表,坚持问题导向,扎实推进整改。重点做好加强政治建设、切实规范执法、严格监督问责等方面工作,有效推进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质量效能提升三年行动。要继续深化“四基四化”建设,将服务贯穿于执法全过程、各环节,统筹好执法力度与温度,加强源头治理。

(三)继续加大执法信息系统使用力度。各地各单位要进一步重视对执法信息系统使用,对照《落实执法规范化长效机制工作简报》(第35期)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和推进省部联网工作的通知》(青交办﹝202414号),认真对照检查,深入分析原因,压实主体责任,有效提高系统应用。省交通综合执法总队要对各市州执法系统使用情况进行专项督导;结合通报深入查找执法信息系统使用过程存在的问题,并将问题和整改措施书面材料报送省厅;海北州、海南州、海西州、黄南州、玉树州、果洛州要对本单位长期未使用执法信息系统的问题向省厅作出书面说明。书面材料(说明)需经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发,于32812:00前报送省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