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大队长】于祥/洪飞

  向“新”而行 以“质”致远

  以创新发展带动危化品监管提质增效

  于祥,男,1988年生,中共党员,现任大沽口海事局危防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主要负责辖区船舶污染防治和散装液体化学品船舶的一线监管工作,他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努力成为辖区的智多星、精益求精的雕刻工和不畏艰险的攀登者。近年来,他先后获得交通运输部综合执法检查先进个人、直属海事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直属海事系统模范机关建设先进个人、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多项荣誉称号,充分展示了基层执法大队长在基层执法队伍建设中的“头雁”效应。
         在监管手段上提质增效,推动基层海事监管从汗水型向智慧型转变。在破解危化品“现场识别”难题方面,于祥同志带领团队探索运用红外光谱技术快速、精准定位货物信息,通过红外图谱推断出样品的组分和特性,实现对危化品的快速检测。基于这项技术,在危化品监管领域探索出来了“信息筛查—登轮核验—现场快检—送样检测—调查处理”五步穿透式执法模式,同步实现了“四个突破”:一是实现“底数清晰”,一目了然掌握化学品理化特性;二是实现“风险可控”,对谎报瞒报行为起到极大的震慑作用;三是实现“便利运输”,为新兴货种国际化便利运输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四是实现“效能提升”,从原来实验室检测的一周时间减少到现在的三分钟出结果,从单次几千元的检测费用到如今的常态化检测,海事监管效能大大提升。另外,他还组织建立了《危化品电子样品库》,明确各类危化品的理化特性、人员防护措施、应急处置程序等,随时做到心中有数。

        在为民谋事上的提质增效,推动海事从社会管理者到社会服务者的角色转变。对于船舶污染应急防备工作来说,辖区的码头企业面临着独立建设、资源浪费、投入大、运维难等一系列困扰,而且关键时刻还难以形成合力。针对大沽口港区码头集中分布的情况,于祥同志一直践行着区域“联防联控”的模式,鼓励企业“手拉手”搞合作,共同出资、共同履责、共享成果、共同抵御海上污染风险,建设完成了“政府主导、海事组织、企业运营、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海上污染应急能力建设新模式,辖区码头企业在节省了资金投入的同时,区域污染应急能力还得到了大幅提升。该模式具有操作性强、成果见效快、推广价值高的特点,也为全国海上污染应急能力建设开辟了新路径。另外,于祥同志积极开展新型生物燃料货物安全监管和便利化运输研究,对企业相关货物的出运提供安全管理建议,保障企业出运新兴货种的正常交付和出口创汇。

  在体系建设上的提质增效,推动海事一线从专业化治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于祥同志深入扎根危化品船舶监管第一线,践行“卫蓝散化风险防控模式”,确定了内控风险、外除隐患的工作方针,通过全要素防控和全过程管控,有效防范和遏制事故发生。先后组织制定、更新了《散化船舶风险评估指南》,确定船舶风险等级;制定了《散化船舶安全状况诊断书》为航运企业改进管理水平提供支持;编制了《散化船舶防控卡》,构筑锚地、进出港和装卸作业三道防线;建立了高风险船舶、高污染货种、高敏感时段,首船首货的“三高两首”防控机制,实施有针对性的重点监管;践行化学品船舶一线监管的“八字工作法”,通过“控、查、盯、案、演、服、估、补”,实施精细化监管。

  在队伍建设上提质增效,推动执法大队从“单一作战”向“系统作战”转变。为了着力培养一批现场执法有经验、理论研究有深度、专项工作能担当、科学管理能引领的基层执法队伍,于祥同志牵头打造了天津海事局散化教科研实训基地,形成了“154”基地建设工作思路,朝着将实训基地打造成为“人才培养的摇篮、课题研究的先锋、国际履约的基地、创新监管的堡垒”四个目标不断迈进。先后建立“卫蓝散化业务讲堂”“岗位A+B设置”“后备人才培训选拔”“危防履约和法规跟踪”等一系列人才培养机制。在执法大队努力构建“四有四零”模范机关建设样板,践行大沽口海事局“廉政制度时刻在眼前”“廉政理念时刻在心间”“廉政提醒时刻在耳旁”“廉政监督时刻在身边”的“伴随廉政”体系,执法大队凝聚力、战斗力全面提升。

  履职尽责守底线 担当实干保安全

  洪飞,男,1981年生,中共党员,现任张家港海事局保税区海巡执法大队党支部书记、大队长。他知重负重、攻坚克难,围绕辖区三“大”鲜明监管服务特征,以岗位履职擦亮党员底色,在构建安全治理新格局、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勇当先锋,先后获评交通运输部、直属海事系统及江苏海事局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以大担当服务“世界之最”。2022年6月,世界最大跨度、最高悬索桥——张靖皋长江大桥正式开工建设,该桥拥有“六个世界之最”,倍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施工区域横跨长江12.5米深水航道、边滩延伸区,日均船舶流量2000余艘次,碰撞、搁浅等风险交织,安全监管压力巨大。为保障大桥安全建设,洪飞牵头成立“建桥先锋”党建联盟,聚焦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创新构建海事、建设和施工单位“三位一体”安全共治格局。率先开展“全过程不违规不违法”示范区建设,推行信用承诺制,有效淘汰低标准船进港;为消除通航安全风险,他统筹编制施工交通组织方案,划定核心管控区、重点管控区、外围管控区,分级分类实施交通组织;为解决施工原料运输难题,他充分利用非通航水域深槽,优化原料船进出航路,为国家减少年疏浚费用超600万元;为应对台风、能见度不良等恶劣天气影响,他组织制定防抗方案,开辟最优应急救援路线,冒着风浪坚守一线,守护施工留守人员安全。

  大桥施工以来,他和团队成员现场驻守维护2156小时,发布施工安全信息5.2万余次,防抗恶劣天气109次,维护各类船舶安全进出1800多艘次,实现了施工安全与水上通航“两不误”,创下了世界级桥梁施工的“张靖皋速度”。

  以大作为投身“一带一路”。辖区港新重装码头,是大型装备企业出海重要平台,也是江海联运的重要枢纽中心,曾受人民日报专题报道。重大件运输,特色在“大”,风险也在“大”。

  重大件货物对船舶稳性、局部强度、绑扎系固、驾驶台视域和甲板安全通道影响大,稍有不慎,造成船舶操纵困难、货物移动等,极易发生船舶自沉、倾覆、碰撞等事故险情。而在重大件货物运输安全保障方面,又缺少可借鉴的监管经验和成熟的监管标准。

  为此,洪飞带领团队深入探索,牵头成立江苏海事局船载重大件货物监管实训基地,提出了重大件货物运输全链条、全过程和全周期监管服务机制,开发运行重大件货物监管服务系统,制定了标准化、流程化的工作指南。发挥海事专业优势,发现并解决船舶稳性不足、信号灯遮挡、局部强度不佳等风险隐患或缺陷问题累计16项,撰写典型缺陷案例3件。在有效探索经验的基础上,部海事局把《船舶载运重大件货物技术要求》课题交给他们专题研究。

  自任职以来,已服务重大件货物出运1200多艘次,众多国货出口欧洲、南美、中东及东南亚等5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货值超千亿。

        以大协同保障“一域之稳”。结合长江少有的港湾型作业区特征,洪飞同志运用“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理念,创新实施“大港池”监管模式。

        他推动6家码头签订共建协议,成立“港口共同体”,全面推行信用承诺制,共同出资疏浚专用航道,共建内河小型船舶待装待卸临时停泊点,全面提升码头运营效率。实施干散货船、危化品船、港作船高质量选船机制,低标准船舶实现零到港作业。落实区域执法协作融通机制,开展“双共”信息通报101件。

  他还创新推动辖区“三大中心”融合建设。高效运行“海事+引航”快反处置中心,实施动静态业务融合指挥,快速处置异常行为和水上突发事件,获得江苏海事局优秀快反处置中心评比第一名。运行“海事+企业”港航综合调度中心,推广使用港航一体化平台应用,打破港航数据壁垒,实现船舶统一调度、一体化管控、风险隐患协同治理,码头周转效率提升30%,险情下降60%。运行“海事+法院”一站式解纷中心,践行“枫桥经验”,调解纠纷8起、11人次,涉及金额500多万元。“大港池”模式运行以来,风险船到港率保持低位运行,辖区实现“零事故、零污染、零伤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