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品牌】“心系客滚船 情洒渤海湾”品牌/“心渡”水上客运监管品牌

  “心系客滚船 情洒渤海湾”品牌

  烟台至大连客滚运输航线是连接我国东北地区和华北、华东地区的黄金水道,是国家海上交通命脉,年均运送旅客350余万人次、车辆150余万台次、货物3000余万吨,民生关联度高、社会关注度高、安全风险度高。烟台海事局以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开路先锋为使命,坚持坚韧进取,追求卓越,着力打造“心系客滚船、情洒渤海湾”特色品牌,人民群众海上出行的安全感、舒适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精神内涵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落实“三个绝不能过高估计”(决不能过高估计安全生产形势;决不能过高估计各级各部门各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决不能过高估计抓安全生产的能力和水平)和“五个不能”要求,铸牢“主角”意识,扛起“主角”担当,实施更有效的监管,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安全、文明、畅通航线,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美好愿景。

  具体载体

  聚焦上级部署和人民期待,围绕区位优势和特色业务,以客滚船安全监管创新工作室为载体,以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一体化为突破,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人才队伍为保障,旗帜鲜明讲政治,恪尽职守保安全,主动作为强服务,凝心聚力谋发展,实现客滚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服务举措

  党建引领暖民心。以客运安全共同体为目标,在烟台港安检培训中心挂牌“创新工作室实训基地”,积极支持中铁轮渡、中韩轮渡创建企业创新工作室,与涉客主管机关、港航企业、培训机构等组建“党建联盟”。定期开展支部书记讲党课、红色革命教育、劳动模范事迹分享等活动,引导客滚船监管队伍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中实现人生价值。

  有效监管解民忧。联合大连、威海海事局发布客滚航线“一线一策”,推动海上700M 5G通讯基站建设,实施3地专业气象实时共享,健全交通管制协同会商机制。划定2处客运航线“交汇区”,试点应用量化客船最小会遇距离,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连续举办22期客滚船联席会议,有效解决制约客滚运输发展的痛点、堵点问题50多项。开展滚装货物专项治理,对9辆违法车辆处罚90余万元,对失信驾驶员及车辆列入“黑名单”实施禁运,推进“双共”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优质服务惠民生。及时发布客滚船禁限航信息,优先保障客滚船进出港,建立客滚船“一次报告、全程通行”,不断提升旅客出行满意率。推行船员就业协议“指上签”,每年节省船员时间600天、费用20余万。推进客滚船电子安检单应用,推广实施儿童“零价票”,旅客登船时间缩短50%,企业年成本降低350余万。每年开展海事开放日、水上安全知识进校园等活动10余期,制作公益科普视频,普及水上安全知识。

  创新发展顺民意。深耕客滚船技术研究,多项修订建议被国内法规、国际公约采纳,5篇论文在重点期刊发表。开展滚装处所荧光标识、水下机器人探摸、新型水雾枪等“小创新”,保障客滚运输“大安全”。编制《客滚船船员船上培训标准化手册》,实现船员职业全周期培训、标准化考核。共享搜救专家、应急资源和应急力量信息,联合开展客滚船应急演练,提升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取得的成效

  党建“领”的作用更突出。烟台芝罘海事处机关第三党支部获评直属海事系统“五星级党支部”,客滚船党建联盟和客滚船监管工作深度融合,一体谋划、一体推进,全方位、零距离、无缝隙服务客滚船安全运输,形成“小联盟汇聚大力量”的强大合力。

  安全“稳”的态势更巩固。客滚运输链条“三方责任”进一步压实,客滚船连续20年保持“监管零事故、服务零投诉、航班零延误、船舶零沉没、人员零遇难”。跨航线、跨部门交流合作进一步巩固,“一线一策”工作部署得到有效落实,客运安全治理由“单指用力”向“攥指成拳”转变。

  服务“优”的口碑更彰显。外部满意度连续10年超95%,“1+1+N”客滚船正规化建设入选部海事局“四化”建设试点项目,工作室被授予“全国海事系统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心系客滚船、情洒渤海湾”特色品牌被评为“第四届交通运输创新力文化品牌”。

  队伍“进”的动能更强劲。工作室成员干事创业热情更加高涨,“主角”意识持续强化,业务研究氛围更加浓厚,人才培养机制更加完善,多篇论文获评山东海事局执法能力建设优秀论文,工作室11名成员5人入选山东海事局首届人才库,7人被提拔重用。

  “心渡”水上客运监管品牌

  舟山市岛屿众多,水上交通是民众重要的出行方式之一。目前,舟山海事辖区共有客运码头、渡口96个,客渡运航线70条,客运经营主体24家。据统计,2012年自品牌创建以来,舟山辖区水上总旅客运输监管量超过3亿人次,年均运送旅客超过2500万人次,其中2023年水上旅客运输监管量突破3600万人次。

  出色的客渡船安全监管成效,背后是舟山海事秉承为民服务、守护人民群众水上出行安全的初心,肯实干、敢担当,不断构建完善客运综合监管体系,筑牢水上交通安全出行网。发源水上客运监管“五项制度”并向全国推广应用;水上客运安全监管品牌“心渡”不断发扬传承;水上客运安全监管示范区建设正为全国提供“舟山样本”。

  提高监管质效,当好人民出行“安全卫士”

  将保障人民群众水上出行“绝对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围绕水域、公司、航线、船舶四个关键维度,研究建立并持续深化“四维四策”制度体系,对水上客运全过程风险实施精准有效管控,努力实现客渡运安全“固本提质增效”,相关做法在全省乃至全国复制推广应用。如针对普陀山年均2000万旅客集聚出行的重点水域,按照“一域一策”着力创建水上客运安全监管示范区;针对嵊泗外海区长航线风险,按照“一线一策”推动打造安全文明示范航线。引导公司创新实施全航程动态跟踪监控、岸基“空管式”检查、安全风险包保责任制等三项机制,进一步完善管理层、岸基和船员层层抓落实的履责体系。聚焦春运、暑期、十一等重点时段全力做好安全保障,实行重大节假日前集中安全检查,对营运的客渡运船舶落实全覆盖体检,全面查找纠正船舶安全缺陷,坚决杜绝“带病”投运。

  全力保通保畅,当好客运航线“服务先锋”

  加强全域热门客运航线客流运行监测,主动对接交通部门做好重点航线运力调派。全面强化大客流期间安全保障,加大执法力量投放,加强客运航线水域巡航巡查,落实码头“站高峰”机制,强化偏远岛屿驻点值守,落实专人强化客渡运船舶全航程动态监控,有效防范客渡运航行安全风险,保障旅客水上出行安全畅通。加强恶劣天气影响期间航线安全管控,推动属地政府建立《普陀山景区疏客应急通航响应机制》,确保台风影响前等特殊时段旅客提前安全撤离,避免因客船停航导致旅客无法及时安全出岛返程。指导公司完善航行途中突遇火灾、浓雾及雷暴大风等极端情况应急预案,持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防范突出风险,当好涉旅业态“专业智库”

  随着人民群众高品质旅游需求不断提升,跳岛游、包船游、夜游等水上涉旅新业态不断涌现。坚持靠前服务保障,指导客运公司做好新增客运航线安全评估,重点关注航线航路设置、码头靠泊条件、风险隐患排查管控、停航自律标准等要素,确保航线设置科学、安全条件符合、风险管控到位,会同公司落实航线投运前试航试靠、船员培训、应急演练等举措,近年来先后保障“新城滨海湾夜游”等10余条旅游航线安全投运。聚焦客船载运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等新业态风险,主动会同交通、船检等部门开展专题研究,推动出台《客滚船载运锂电池电动汽车风险防范指南》《客渡船载运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和燃油摩托车安全管理指南》等技术指南,全面规范客船装载行为,切实防范客船火灾风险。推动属地政府制定印发《舟山市水路客渡运安全管理工作指引》,从安全责任体系、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管理制度、岸基管理和船舶管理等方面细化明确工作标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细举措引导公司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心渡”水上客运监管品牌自创建以来,先后获得全国海事系统“安全畅通文明”航线先进单位、第二批浙江海事局文化品牌等荣誉,被央视新闻、中国交通报、中国水运报等权威媒体广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