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大队长】郑林涛/张新华

      共管共治凝聚合力 府院联动共治同行

  郑林涛,男,1975年生,共产党员,三门峡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负责全面工作),河南省交通运输执法系统专家库人才,曾荣获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第一届“人民满意的海事执法标兵”“河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省交通劳动奖章”“省交通运输执法标兵”“省交通工作先进个人”“三门峡市第七届劳动模范”“市五一劳动奖章”“市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市先进共产党员”和“三门峡好人”等荣誉。

  爱岗敬业奉献,因公伤残仍长期战斗在一线。郑林涛同志数十年如一日在执法一线默默奉献着青春。在执法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为查处交通运输违法行为,被违法分子开车恶意撞击,落下二等乙级伤残,他的先进事迹受到了河南省电视台法制频道的采访和报道,康复后,他谢绝上级对他工作岗位的关照,主动要求回到基层站队,继续战斗在一线执法岗位上。

  起草治超条例,编纂全省路政应急预案。2015年1月,郑林涛同志按照省交通运输厅要求,赴省人大参与河南省治超条例起草,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他查阅了大量文献和法律依据,跑遍全省征求多方意见和建议,参加人大评审和研讨会议,高标准完成治超立法任务,2018年9月1日,《河南省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条例》颁布施行。他在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的领导下,将公路上可能突发的应急事件细化为9大类,涵盖应急保通预警、响应、报送、处置、演练和奖惩等各个方面,以《河南省公路路政应急保通实施办法》正式印发施行,统一指导我省公路路政应急工作。

  打通部门壁垒,开启共建共管共治新局面。为实现行政执法与业务管理优势互补,避免出现执法、管理“两张皮”问题,郑林涛同志报请上级印发了《三门峡市交通运输执法协作联动工作实施方案》,组建起“航务海事、道路运输、工程建设、安全监督”四个工作专班,执法人员入驻各业务部门实行一体化办公,聚焦“人、企、车、船、路”五个重点领域,共同入企业、进场站、查工地、登船舶,从源头上发力,狠抓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形成了事权清晰、指挥顺畅、运行高效的工作机制,有力促进了交通运输领域安全生产执法监管走深走实,起到了1+1>2的效果。

  强化海事管理,齐抓共管抓实水上交通安全。郑林涛同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指示,狠抓航务海事领域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聚焦水上涉客运输、船舶碰撞桥梁、船艇非法营运等突出问题,在黄河三门峡库区、小浪底库区开展“净航”行动。他厘清交通海事职责边界,将渡口码头、岸线安全监管压实在属地政府,将水上游览安全监管压实在涉水景区,将水上运动安全监管压实在体育部门,将渔船安全监管压实在农业部门,将浮桥和非通航水域采砂船安全监管压实在水利及河务部门,形成齐抓共管水上交通安全的良好局面。

  创立巡回法庭,提质增效维护交通执法权威。郑林涛同志建立健全“府院联动”工作机制,与人民法院深度推进“交通运输巡回法庭”建设,将法庭设置在交通运输执法机构,有效调解化解交通行政纠纷,快捷高效受理、审查和执行交通行政诉讼案件、非诉执行案件,运用司法手段提高案件执行率,破解行政处罚执行难问题,让交通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他用好用足《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规定》,与人民检察院做好“两法衔接”,运用检察手段解决在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消除重大风险隐患工作中,有关单位尽职履责问题,为打造诚实守信、公正法治、服务高效的交通运输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支撑,为维护交通执法权威和交通运输安全形势持续向好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务实为民勇奋进 守正创新争先锋

  张新华,男,1978年生,中共党员,现任河南省鹤壁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党委书记、支队长。工作23年来,始终以勤奋务实,敬业尽责,以民为先,开拓攻坚为原则严格要求自己,锚定“全省一流、全国先进”奋斗目标,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执法新实践,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探索可复制、可借鉴的“鹤壁模式”。先后荣获“鹤壁市杰出青年”“河南省交通劳动奖章”“省交通运输执法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坚持“干”字为先,夯基铸魂当好队伍“领头人”。张新华同志认为,“当称职队长,做合格书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干”。多年来,他把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体现在强党建、抓落实上,创设“党课微课堂”、开展“党史青年说”理论宣讲,政企党建联建等,形成“一核两极多支点”党建新模式,成功打造4个“五星级党支部”和“红心铸魂·执法先锋”党建服务品牌。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在防汛救灾工作中,张新华同志深入一线、坚守一线、指挥一线,不分昼夜分析研判一批批物资保障措施,事无巨细交代一项项转运任务落实,亲力亲为促成一个个协调方案落地。交通执法队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树立了“我是党员我先行”“关键时刻看党员”的良好风尚。

  坚持“情”字为本,执法为民做好群众“贴心人”。张新华同志坚持每年办好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对出租汽车行业质量信誉实行联合监管,轻微违法行为免罚,行业稳定基础不断夯实,连续三年出租行业实现“零上访”;作为企业服务管家,他经常深入重点企业“点对点搞服务”,及时将惠企政策告知企业,走访、座谈、协调相关部门为企业纾困解难,在他的努力下,转型升级新培育规上企业6家。在对恒源矿业二道桩厂区和商砼运输车辆调研过程中,张新华同志探索出将车辆载货出厂称重信息接至超限检测站,对合规备案车辆,免于重复过磅检测的“一数两用”模式,大幅度缩减了车辆等待检测时间,扩大了企业经营半径;为健全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强化非法营运、超限超载、“两客一危”车辆等重点领域安全管理,在全省先试先行,建立豫北四市跨区域联合执法监管机制,打破公安、交通、生态环保、文旅等部门管理壁垒,开展集中行动156次,把部门协作安全监管共治 “交界处”变“共治带”,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平安出行。

  坚持“敢”字当头,服务发展勇当改革“排头兵”。鹤壁公路里程4749公里,路网密度全省第三。为保障交通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张新华同志多次带队对工程质量、现场管理、安全施工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公路项目建设再提速。日前,安罗高速“三杆”迁改全线率先完成,被省交通运输厅誉为“鹤壁经验”。仅用40天时间,实现安新高速44.3公里,4727亩地进场清表,创造了全省高速公路进场清表新纪录。在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中,张新华同志着眼发展大局,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建立“7科8队+1中心”执法架构“鹤壁模式”,率先在全省打造了监管执法“一链贯通”、交通执法“一支队伍”、指挥协调“一体联动”、智慧治理“一网统管”交通执法新格局。真正实现执法与属地政府充分融合,将“各扫门前雪”变为“共下一盘棋”,执法改革有质、有序、有效平稳推进。

  坚持“效”字为要,科技赋能争做执法“急先锋”。从传统执法到智慧执法,从孤军奋战到协作共治,从管行为到管信用。为适应新时代执法改革新要求,张新华同志多次调研,与中国铁塔合作开发交通执法“智慧眼”,依托信息化、大数据,研发路域监管和预警系统,为监管装上“智慧大脑”,重点点位投诉率同比下降12%。将“智慧眼”应用与“不见面处理”系统结合升级,通过线上实施行政处罚和不见面电子缴纳罚款,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用心调查研究、着力解决问题的典型做法全市推广,张新华同志先后在中央指导组在鹤壁召开的主题教育座谈会、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上多次作典型发言,执法绩效评价和执法满意度第三方评估连续两年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