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工作法】定制客运“343”工作法/铁海联运海事监管服务一体化工作法

 定制客运“343”工作法

  长期以来,农村地区非法客运行为面临发现难、查处难、取证难等问题。近年来为有效破解该难题,雅安市名山区交通运输局践行执法为民理念,在依法打击“黑车”的同时,深挖问题产生根源,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策略,以推行农村“定制客运”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差异化出行需求,保障“一老一小”弱势群体出行安全,压缩农村地区非法客运生存空间,有效破解农村地区“黑车”治理难题,提升执法监督精准性,保障群众安全出行。

  “3项机制”作支撑

  建立农村客运联席会议制度,联合镇(街道)、学校、公安、企业等单位定期汇总分析群众出行方面的意见建议,核实调查处理相关“黑车”线索、研判农村客运运行情况,让车辆、站点、线路和群众的需求匹配合理,确保“定制客运”模式走得通。制定“定制客运”管理办法,设立“定制客运”发班员、调度员、引导员“三员”,引导乘客定点上车,调度车辆及时到位,保障“定制客运”模式走得好。建立财政补贴机制,落实支持农村客运可持续发展财政补贴,建立成本费用评估和运营考核奖励制度,以考核结果确定补贴额度,护航“定制客运”模式走得长。

  “4种模式”惠民生

  开行“采茶车”。针对名山区春季茶叶采摘高峰,在客运场站设置茶叶采摘工乘车服务点,每年服务外来务工人员20万人次直达茶园。同时结合茶叶采摘及收购实际,合理设置运行线路,确保鲜叶及时交易,实现“茶园到茶市”的无缝衔接。开行“赶场车”。统一收集各镇赶场时间,建立客运车辆赶场调度机制,在赶场日,村到镇车辆运行趟次增加50%,确保群众随到随走,推动“家门到集市”。开行“上学车”。针对农村地区学生上下学通勤需求,合理设置学生乘车固定站点52个,覆盖全区农村范围内中小学生1500余名,在上下学时间段,日平均调度车辆30余辆保障学生通勤需求,推动“车辆多跑路、学生少走路”。开行“预约车”。在招呼站牌公示车辆预约联系方式,确定车辆发班员,根据实时定位系统,调度车辆就近载客,近3年来,共接受预约服务2000余次,保障群众“抬腿就能上车、开门就能到家”。

  “3个措施”强管理

  内优外塑农村客运形象。整合投入大量资金推动农村客运“四个统一”建设(乡村客运标识统一、招呼站牌统一、车身外观统一、从业人员服装统一),亮明身份,提升群众识别度。优化路线推动农村客运全覆盖。通过优化、调整、延伸运行路径等方式,优化13条农村客运线路,调整、延伸6条农村公交线路,推动农村客运全覆盖。建设平台强监管。建设名山交通综合管理平台,同时接入农村客运车辆主防系统,前置日常监管渠道,织密织牢安全网,农村客运车辆营运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

  农村“定制客运”的推行,为构建遍布农村、连接城乡、纵横交错的农村客运网络奠定了基础,满足了群众个性化、差异化、便利化的出行需求。群众自觉抵制非法客运意识显著提高,农村地区乘车安全便捷得到保障。

     铁海联运海事监管服务一体化工作法

  长江海事局联合广西海事局创新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海事一体化监管服务工作法,下属重庆海事局与广西钦州海事局构建联合监管、协同服务合作机制,着力破解新能源汽车集装箱铁海联运成本高、出口效率低等问题,有效推动新能源汽车集装箱铁海联运出口降本提质增效。

  实施便利化异地申报,实现始发地申报“一地申报”

  为破解新能源汽车集装箱铁海联运向重庆海关、钦州海事局两头申报难题,重庆海事局与钦州海事局合力实施始发地申报,将新能源汽车集装箱“两地申报”的传统做法,转变为企业就近向重庆海关和重庆海事局“一地申报”。重庆海事局直接受理运营企业的“危险货物安全适运报告”和“危险货物集装箱装箱证明书”报备,第一时间获取货物信息并组织查验。两地海事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让数据跑路,让物流不停滞。

  创新实施规范化装箱指导,实现集装箱“一箱到底”

  为破解新能源汽车在不同运输方式下的货物危险属性不同,海运和铁路运输装载标准差异问题,重庆海事局与钦州海事局联合指导装箱企业进行标准衔接、规范作业,确保新能源汽车集装箱在始发地按照铁路运输和海上运输的双重要求规范装箱,避免集装箱通过铁路运输到达转运港后进行二次拆装箱作业和开箱检查,打通铁路进港“最后一公里”,实现货物快速通关、装卸、转运,减少滞港时间3-5天,提升物流效率。

  创新实施跨区域监管互认,实现装箱地“一次查验” 

  以往新能源汽车集装箱铁海联运抵达钦州港后,需接受海事部门开箱查验。重庆海事局和钦州海事局共同推行跨区域监管结果共享互认,将海事查验环节由钦州港前置到重庆铁路运输始发站,由重庆海事局组织实施新能源汽车集装箱查验,并将查验结果通报钦州海事局,钦州海事局原则上不再进行开箱查验,进一步优化物流环节,压减查验时间5-6个小时,节约开箱成本约3000元/箱,有效降低物流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海事监管服务一体化工作法推动实现铁海联运货物托运申报一单到底、运输一箱到底。自2023年8月底实施新工作法以来,共保障重庆47批次457箱1059台新能源汽车高效、便捷出海,出口总额超2.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