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心”工作法 奋力当好交通强国建设“排头兵”
张予欣,女,1988年生,中共党员,现任德州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直属大队副大队长,负责德州市主城区出租车市场秩序维护工作。2013年进入交通运输系统以来,她始终秉持“执法为民”理念,坚持用“用心、耐心、贴心”“三心”工作法来服务群众,提升执法成效。多年来,她先后被评为第八届德州市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德州市最美职工。她所在大队也先后荣获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十佳交通运输执法文明服务窗口”、全省交通运输行业五一巾帼标兵岗等荣誉称号。
做“用心”钻研业务的“明白人”。近年来,德州支队持续开展“规范执法系列年”建设,通过开展“大学习、大比武、大练兵”等系列活动,着力锻造一支忠诚可靠、勇挑重担、业务精良、清正廉洁的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为了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熟练运用相关法律法规,张予欣同志自己搜集整理了一本“法律汇编”,汇总了上百部与交通运输执法相关的法律法规,放在办公室供大家学习。每当遇到案情较为复杂的案子,她就召集大家开会集体研究,或者自己上网查资料,仍然解决不了的,就向上级部门请示。她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自己业务能力过硬,才能把队伍带好,把工作干好。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22年全省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技能竞赛中,她带领的团队荣获全省团体二等奖,而她个人也荣获个人一等奖。
做“耐心”普法释法的“说理人”。为了从源头纠治出租车拒载、违规揽客、不文明驾驶等违规行为,张予欣同志带领大家不断摸索,确立了“惩防并举、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一方面,聚焦“春节”“五一”“十一”等重点时段,加大执法检查频次和力度,严厉打击出租车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另一方面,探索延伸执法链条,将执法重心由事后向事前、事中转变。今年4月份,利用出租车集中年审的机会,张予欣同志所在大队联合市交警、法院等部门,为广大出租车驾驶员提供上门普法服务和一站式安全警示教育服务。送法活动现场,执法人员现场解答司机师傅们的各种疑问,并就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普法宣传。活动结束后,当月出租车有责投诉同比减少23.5%。
做“贴心”帮扶群众的“守护神”。在一次查处非法营运的过程中,张予欣同志发现司机情绪异常激动。经过耐心询问得知,原来这名司机的家属常年卧病在床,家庭生活困难,于是想通过开网约车来补贴家用,没想到第一次就被执法人员查获了。一面是民生所系,一面是职责所在,如何既不打破“救命”的饭碗,又不违背执法的初心,成为摆在张予欣面前的一道难题。面对突发状况,张予欣同志一边安抚司机的情绪,一边向其耐心解释从事非法营运的危害,争取对方的理解和支持。最终,根据山东省“首违免罚”相关规定,对其免予了行政处罚。事后,张予欣同志又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开通绿色通道,为其办理相关证件。她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罚得多不如管得好,管得好不如服务好。面对违法违规行为,我们不能一罚了之,而是要积极引导,做好群众合法经营的‘服务员’”。还有一次在火车站开展夜间执法检查行动时,张予欣同志凭借多年执法经验和女性敏感细心的特点,成功拦截并解救了一名被传销组织控制了近一个月的男青年,并因此入围2021年中央政法委“平安卫士”榜单。
履职尽责担使命 真抓实干促发展
潘文亮,男,1974年生,中共党员,现任济南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七大队副大队长;历城区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执法大队大队长。他牢记职责、爱岗敬业,忠诚担当、实干为民,为交通运输执法事业奉献了全部心血和热爱,打造了出租车行业治理济南模式,个人多次被评为省、市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
敢接“烫手山芋”的实干者。七大队负责全市出租汽车执法业务以及济南站、济南西站、大明湖站的驻站执法工作,牵头全市出租汽车“打非治违”工作,执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潘文亮同志服从大局、勇挑重担,创新建立出租汽车“1+3+N”治理模式,实施联合惩戒,实现由末端执法向全链条延伸,变“单打独斗”为“握指成拳”,在关键时期打开了出租汽车执法工作新局面,全市出租汽车行业秩序明显好转,“四站一场”投诉类工单下降30%,网约车双合规率突破90%,在全国中心城市中名次大幅提升,用实际行动擦亮济南市出租汽车行业新名片,打造了新时代出租汽车治理的“枫桥经验”,被交通运输部相关工作简报和《中国交通报》刊发介绍。
敢想敢干的“拼命三郎”。出租汽车行业矛盾纠纷复杂、舆情投诉多、实施处罚难,是交通运输执法监管的重中之重。潘文亮同志有思路、有想法,善于总结、敢想敢干,以小切口、新思路解决老大难问题。针对济南东站非法揽客乱象,他直面违规司机的挑衅,不惧恐吓,带领执法人员摸清了长期非法揽客的60余辆出租汽车,对其进行精准画像,开展视频监控执法巡查,发现一起、制止一起,不到1个月时间,济南东站出租汽车秩序步入正轨。在东站管理经验基础上,在全市首创出租汽车“非现场执法”“召回式”处罚管理新模式,成立视频监控执法专班,重点加强对节假日、恶劣天气、凌晨等重点时段和景区、医院门口以及交通枢纽周边等重点路段进行出租汽车营运行为的抽查,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第一时间通知公司管理人员带领司机接受调查处理,三个火车站黄牛拉客、出租汽车驾驶员非法揽客大为减少,场站秩序显著改善。
扎根基层的“司机之友”。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沉淀真情。提起潘文亮,同志们和出租汽车司机总是竖起大拇指,他用无私的奉献赢得了群众的“点赞”。自1995年进入交通系统,潘文亮一直工作在交通执法第一线。20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把他培养成了一名“接地气儿、有浓浓乡情味”的实干型干部。他倡导“无事不扰、无处不在、柔性执法、精准管理”的工作理念,积极践行说理式执法,实施柔性执法,让服务群体感受到交通运输部门的人文关怀。对违章出租车坚持教育与处罚并举,执法人员组织公司管理人员和违章司机在警示教育室共同观看违章视频资料,给司机算清经济账,让司机明白“处罚+停运”可能会造成几百甚至上千元的经济损失,从而自觉遵守交通运输法律法规。他主动公开自己和驻站执法负责人的手机号码、微信号,给出租汽车司机和乘客发放《交通运输执法服务联系卡》,24小时接听群众诉求和违法行为投诉举报,第一时间解决处理问题。电话公布以来接听电话260余个,解决群众求助150余次,收到群众表扬锦旗20余面,赢得了广大群众和从业人员的信任。
凝聚力量的领军头雁。潘文亮同志注重发挥领导干部带头作用,敢于喊出“从我做起、向我看齐”的口号,带头走在前、做表率;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把上级的每项工作部署都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位,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执法队伍。他带领团队创建“七一先锋队”“老兵阳刚”两个党建执法品牌,积极开展共建活动,将党旗插在执法一线,凝聚党建合力,促进共同发展。有了他这样一个“标杆”,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他所带领的队伍激情迸发、朝气蓬勃,形成了一支特别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的交通运输执法铁军。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