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标准化执法站所 提升规范化服务品质
甘肃省高速公路路政执法总队于2019年9月挂牌成立,实行“总队—大队”两级管理体制,负责全省6855.07公里高速公路和116.37公里一级公路路政执法工作。近年来该总队将工作重心下移,夯实基层单位执法基础,推进基层执法站所标准化建设。
一、制定标准,完成办公用房建设更新
坚持完善制度与提升效能相结合、科学规划与统筹兼顾相结合、统一标准与节约利用相结合,出台了规范全省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执法用房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路政执法用房建设规模、功能分类、使用面积等具体内容。并依据此标准,成功推进了8条新建高速路政执法用房建设,为19个大队维修改造了现有办公用房,为6个大队增建了临时性钢结构办公用房和职工食堂。目前,在全省60个大队中,23个大队有独立办公楼,38个大队建成独立食堂,基层办公生活条件逐年改善。
二、统一标识,凸显交通执法行业特色
按照“既能统一、又有特色”的原则,更新、建设了大队的交通运输执法行业标志标识,包括办公楼顶、办公用房门楣墙裙、灯箱、宣传栏、背景标识墙、政务公开栏、执法公示牌、岗位职责标牌、管理制度标牌、行业文化宣传标牌等,进一步凸显了交通运输执法行业特色。及时报废和更新改造路政执法车辆,并喷涂交通运输执法统一标识,装配定位系统和随车执法设备,确保大队日常巡查正常开展。
三、党建引领,提升干事创业本领能力
夯实党建基层基础,着力打造 “护路先锋”党建品牌,开展“党建业务融合年活动”,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提质增效。聚焦护路维权主责主业,持续推进“领导包片、科室包队”和协作区工作机制,做到主体责任链条一个不落、一个不松。16个党支部先后被命名为省直机关、厅直机关“标准化建设示范党支部”,36个党组织获得厅直机关“先进党组织”称号。推进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常态化开展培训教育,提升干部职工履职能力和综合素养。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优化干部梯次配备,共提拔任用干部45名,其中90后干部34名,27人通过在职继续教育提升学历。
四、立足岗位,推进护路维权服务工作
建立行政执法规范化长效机制,并在省内14个地州市成立协作区,协作区由区域各大队抽调业务骨干组成,常态化开展区域化法制审核工作,各类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率达100%。统一路政执法赔偿案件卷宗制作标准,制定印发《甘肃省高速公路路政执法赔偿案件卷宗(模板)》,路政案件办理效率及文书制作水平大幅提升。大队落实每天至少巡查1次、每次巡查1条路、每条路不少于100公里的“3个1”巡查模式,持续推进车巡、步巡、“云视频”巡查、无人机巡查的“四位一体”巡查机制,平均每年处置公路路产路权案件超3000件,案件发现率、出案率、结案率、赔补率均达到95%以上。强化执法联动,加强与邻近省(区)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执法机构联络,推动建立各司其职、协调有力、密切协作、齐抓共管的良好治超体系。持续发挥“一路四方”(公路养护部门、路政执法部门、收费运营部门、公安交管部门)联勤联动优势,强化高速公路入口治超,严格落实服务区日常监管、出口责任倒查等工作机制,全力保障公路安全畅通。
五、彰显文化,营造良好工作生活宣传氛围
加强路政执法文化建设,丰富交通运输执法标识使用场景,营造“单位是我家、职业我自豪”的良好氛围,提升大队执法文化的“软实力”。在大队生活休息区域,建设一批职工书屋,印制具有统一标识的座椅靠垫、窗帘窗纱、宿舍床上四件套等,让基层广大干部职工获取更多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强化宣传引导,制作“甘小路”“甘小政”文创产品,向广大社会公众进行多种渠道的宣传,引导社会各界不断增强爱路护路意识
打造“七彩高原路 大美青海途”执法品牌
青海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湟源干线支队青海湖大队坐落于青海省海南州倒淌河镇,现有在编在岗职工5人。大队立足高原生态,积极践行“执法为民、生态先行”的理念,强化党建引领,打造“七彩高原路,大美青海途”执法品牌,在服务为民等工作中成效明显,用实际行动助力推进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多年来,获得省委省政府、省厅、总队及驻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做为民服务的“先行者”
大队以“小窗口”“大服务”为出发点,转变新思路,连续多年在青海湖畔设立“移动便民服务点”,紧盯旅游旺季执法服务,为过往群众提供报刊阅读、便民药箱、爱心雨伞等多项便民服务措施,为群众“办小事、解小忧,办实事、做表率”。成立先锋服务队,在节假日及旅游客流高峰期开启交通执法“护航模式”,以“5+2”“白+黑”的工作模式全方位提供交通疏导、救援纾困、运力协调、问路咨询等服务,全心全意打造让人民满意舒心的交通服务。
二、做破题解难的“开拓者”
立足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的 “三个最大”(“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省情定位,从强化路政管理工作各个环节入手,进一步凝聚属地政府、公安交管、公路养护、生态环境等相关职能部门工作合力,搭建“线上+线下”沟通平台,建立“一诉求一档案,专人‘一对一’”工作机制,推行执法服务“送上门”,破解执法中的瓶颈难题。持续推进“轻微免罚”,落实和完善行业包容审慎监管,巩固深化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成果,持续优化交通运输营商环境。
三、做深耕行业的“探路者”
根据“职能互补、信息共享、齐抓共管”的原则,深化养管协调体系,与青海湖公路段倒淌河公区合力打造同吃、同住、同工作的工作模式,着力构建“党建引领、业务互推、优势互补”的工作格局,试点推行“一队一段一特色”,养管共建“大交通”联动升级。加深兄弟单位之间的沟通协作,强化联勤联动机制,结合队、段的巡查计划、工作计划等,定期开展联合巡查、隐患排查、应急处突等工作,凝聚工作合力,做到各司其职,提质增效。以信息化开辟执法新航道,通过科技治超网络平台、无人机路政巡查、案件处置短信提醒等手段打造“地面+空中”相结合的执法监管模式,推进交通执法能力现代化、高效化。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