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岗位守初心 热血铸就交通魂
韩军,男,1969年生,中共党员,现任黄山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直属五大队党支部书记、大队长。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廉洁奉公,忠于职守,刻苦钻研,忘我工作,把年华无怨无悔地奉献给了他所钟爱的交通事业,多次获评优秀共产党员、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
与时俱进跟党走,搞好团结强斗志。他始终以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为标准,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尽心竭力干实事、办好事。作为支部书记的他坚信只有“一队人”团结在一起,事事做表率,方能带出一支思想纯洁、作风过硬、战斗力强的队伍。为此,他时刻把提高支部战斗力放在首位,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发展。先后带领大队获评安徽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案卷评查通报表扬基层集体、率队连续两届获“徽州百工”黄山市交通运输执法人员技能大赛团体第二名;指导队员先后获评安徽省交通运输执法人员技能大赛优秀选手、安徽省交通运输“151”综合执法人才库执法骨干、安徽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案卷评查通报表扬个人、黄山市五一劳动奖章、黄山市金牌职工等荣誉称号。大队正呈现出一种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
扎根一线钻业务,奔走协调促联动。他始终如一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总结执法工作经验,利用科技治超、数字执法对辖区内超限超载货运车辆的运行特点和规律进行研判,科学部署路面巡查人力和密度,带头参加治超夜查、卡点驻守、联合执法等专项行动200余次,严密做好中心城区、重点路段、重点货源单位的治超巡查工作,提高打击超限超载违法行为的工作效率,把大队打造成为治超执法队伍的主力军。考虑到黄山市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边界治超难题凸显,他积极谋篇布局,主动协调浙江省衢州市,福建省南平市,江西省上饶市、景德镇市,安徽省芜湖市、宣城市、池州市交通综合执法机构,达成四省八市跨区域联合治超工作机制,有效遏制了边界地区车辆超限超载运输行为。三年多来,他带领大队查处超限超载货运车辆1800余台,为扭转治超工作的被动局面作出积极贡献,黄山市治超工作连续两年位列全省前列。
创新助企树形象,破浪扬帆再启航。“使法令为人民所掌握,在人民的实际生活中去实际。”这是他在30年的交通执法生涯中,秉持的至高信念。2022年3月5日,他在使用科技治超平台监测时发现某治超卡点有车辆涉嫌超限通过,他迅速组织执法人员进行追踪,最终在国道205线东临溪段发现三辆重型半挂牵引车停放在路旁,而驾驶人员均不见踪影,经过细致排查,在锁定违法行为人并依法实施处罚后,企业负责人依旧不理解。他深刻意识到对待群众一定要“拉进来”而不能“推出去”,要增强执法工作的公信力,改变违法行为人认为“执法就是执罚”的偏见。他主动聘请该企业负责人为执法监督员,邀请其参与执法检查全过程。现在,该企业不仅督促自家企业走合法合规的经营道路,更对交通执法的社会价值产生了高度认可。他践行寓服务于执法,多次深入一线与企业负责人及货车司机谈心谈话,组织执法人员赴企常态化开展普法教育和执法回访工作,架起了同人民群众相互信任的“连心桥”。他以扎实的基层工作经验总结推出“一企一档”工作法,对辖区内货运企业进行全面调研和摸底,为每一个企业建立一套完整的档案,实现对企业精准化服务、规范化监管。三年来,他带领队伍走访企业近200家,接待到访人员76人次,邀请执法监督员参与执法监督活动20余次,执法工作社会满意度100%。
实干为民践初心 扎根一线展担当
陈龙,男,1990年生,中共党员,现任柘荣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从业以来,陈龙同志始终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纯洁性,工作上的主动性、创造性,行为上的组织性、纪律性,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交通执法者的初心和使命。他既是冲锋在前、打非治违的“排头兵”,也是扎根一线、埋头苦干的“螺丝钉”,更是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的“急先锋”。曾获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市“五四青年”等荣誉。
党建引领担使命,持续提升执法高度。陈龙同志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超限检测站点和执法窗口设置“党员先锋岗”5个,以高质量党建赋能交通执法高质量发展,实现“党建红”与“执法蓝”交相辉映。他着力推进素质提升三年行动,常态化组织开展法律文书评比、案例评选、庭审观摩、“岗位大练兵”等活动,聚焦安全生产监管、新业态监管等重点领域,全面提升执法办案能力,促进行政执法与交通运输业务工作相融合。在重大任务和关键时刻,他主动迎难而上,充分发挥党员“头雁”引领作用,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切实筑牢交通防控屏障。从事执法工作至今,办理案件1200余起,案件办结率达100%,未发生一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
刚柔并济善破题,持续提高执法效能。陈龙同志注重全力破解顽瘴痼疾,彰显交通执法力度。他密切关注非法营运车辆发展动向,练就一双识别“黑车”的火眼金睛,常常带领队员前往客运场站和高速路口等重点区域进行实地查看,累计查处“黑车”130余辆,基本铲除辖区内非法营运车辆的生存土壤。他始终秉承执法为民的初心,让执法更有“温度”。对违法违规驾驶员,采取批评教育、带车学习等方式,通过开展“执法体验周”“基层站所开放日”等活动,取得社会公众对交通执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引导从业者规范经营。他坚持疏堵结合,积极引导非法营运车辆合法经营,近年来,共有70余辆次“黑车”转型为营运市场“正规军”,分流到出租车、网约车、村村通客车等营运市场,有效净化交通运输生态环境。
守正创新促治理,持续优化道路环境。陈龙同志创新“执法+路长+网格”机制,充分发挥县级网格化平台优势,将公路管理融入全县345名网格长和688名网格员的日常职责之中,实现从“单兵作战”到“齐抓共管”的转变,进一步延伸公路管理触角,实现第一时间对涉路违法行为进行有效处置,形成公路治理良性互动。近年来,巡查公路里程16000余公里,纠正违章430余起,为柘荣县打造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作出贡献。他积极践行“智慧交通”新理念,以推进交通公安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为主线,探索完善“市县联合+交警联勤+110联动”的治超模式,实现多部门、多层次的动态监管,从严查处采取故意压线、遮挡号牌等方式逃避检测的超限超载货车,形成全方位、全覆盖、全天候、全联动的治超管理新格局。今年以来,非现场执法案件立案率达100%,切实提升公路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