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站所】重庆交通执法总队高速公路第五支队七大队/四川交通执法总队第七支队四大队

   科技赋能 倾力打造数字执法应用新平台

      创新引领 五大模块助力智慧监管新模式

  为支撑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推动执法工作向科技化、数智化方向变革,重庆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高速公路第五支队七大队于2022年5月建成投用数字执法室。该执法室场地规模约200平方米,是集网络系统、监控系统、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执法监管及应急处突平台以及无人机等科技设备于一体的综合性执法服务平台。设备接入辖区路域监控摄像头295路,主要功能包含大数据分析、网络执法、勤务督导、应急处置、工单办理等五项。

  “网巡”+“无人机巡查”,实现路政巡查管护立体化

  将“网巡”作为“路巡”的有效延伸,依托数字执法室监控设备,每天早、中、晚重点时段开展不少于3次覆盖全区的网络巡查,针对收费站、高接高互通、服务区等重点路段及周末、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开展网络巡查,确保及时发现公路路面、收费站、建控区等存在问题和突发状况。将“无人机巡查”作为“路巡”的重要补充,利用无人机遥测技术,完成辖区建控区电子建模,建立辖区建控区建(构)筑物电子档案,实现一户一档精确管理,通过每年定期比对筛查模型变化,及早发现和制止建控区各类违法行为,同时利用无人机的机动性,对隧道顶端、桥下空间等路面巡查难以到达的区域实现无死角覆盖。2022年5月以来,依托数字执法室发现各类隐患85个,及时发现和处置建控区违规施工20起,利用无人机开展巡查156次,发现桥隧涵隐患15个。

  “网巡”+“指挥”,实现路域隐患快发现、快处置

  通过数字执法室数据分析整合,可以实现对应急突发情况的快速响应处置、路面勤务力量的精准调动、信息流转的快捷传输。如通过网络巡查,快速发现在路巡视角肉眼下不易察觉的标志标牌遮挡、路面积水、边坡异常等路域隐患,快速分析路域隐患影像资料,通过指挥系统向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和养护部门通报隐患,督促相关单位第一时间精准采取处置措施,消除路域隐患。实时掌握执法服务一线动态,通过监控视频、对讲机、车载视频、GPS系统抽查等多种手段和方式,实现实时勤务督导,促进执法服务规范化。

  “大数据筛查”+“取证”,实现取证能力和查处能力双提升

  运用无人机设备,对发生在高速公路边坡、临水临崖路段、桥梁及桥下空间、非人行车行涵洞等隐蔽部位的违法行为进行非现场勘查取证,极大提升了建控区违法行为的取证效率和准确性。运用路面监控和通行卡口系统,在路产事故肇事逃逸发生后,对辖区通行车辆进行高效筛查比对,快速锁定事故嫌疑车辆,累计查获路产事故肇事逃逸案件6起,成功追缴路产损失20万余元。

  “大数据分析”+“稽查布控”,实现违法行为精准打击

  运用通行卡口系统积累辖区车辆通行大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系统定期筛查生成高频次通行车辆数据库,通过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核实相关信息后,进一步分析形成高频通行嫌疑车辆名单。在制定勤务计划时,结合数据分析得出的嫌疑车辆通行规律,精准确定执勤地点,科学部署勤务力量。在执行查处任务过程中,通过查缉布控系统,实时掌握嫌疑车辆通行轨迹,实现对客车、网约车非法营运等违法行为的精准打击,共筛查高频次通行嫌疑车辆285台次,精准查处各类非法营运行为80余起。

  蓝润红心 执法铁军  一座独具文化特色的基层执法站所

  四川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第七支队四大队位于广安市邻水县,成立于2008年11月,现有执法人员8名。大队坚持党建引领方向、清廉铸就基石,队伍准军事化管理规范有序,“执法为民、服务为民”理念传承不息,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并有着示范效应的基层执法站所建设路径,先后荣获“青年文明号”“五好党支部”“川渝联合执法成效显著大队”等称号,多次在全省执法评议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

  聚焦“标准化”,突出“实用性”,精心打造“形象规范、高效便民”的执法服务窗口

  大队办公用房为独门独院,3层建筑面积约1300平方米。庭院干净整洁,简约质朴,视觉元素统一,交通运输执法形象庄严权威,站所区划管理规范,办公区、功能区、生活区和群众服务接待区等设置完善。办公区有执法服务大厅、会议室、询问室、办公室等,内务规范、秩序井然,是队员开展日常工作的主要场所。功能区设置阅览室、装备室、数据采集室、档案室等,布局合理、设施齐备,满足了业务学习、勤务保障、资料归档等工作需要。生活区有职工食堂、健身室、备勤室等,环境温馨舒适,全面保障了队员身心健康。群众服务接待区,免费提供复印、开水、充电、WIFI、雨伞、业务咨询等便民服务,是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

  聚焦阵地建设,培育党建、清廉文化,共同构筑职工精神家园

  大队高度重视党建和清廉文化建设,以“文以化人,廉以养德”为主题,精心构造兼具观赏性和教育性的文化墙绘。结合行业特点,立足队伍实际,将党建文化、清廉交通文化相结合,打造党建阶梯、党史文化长廊、清廉文化墙,设置党员活动室、廉政教育室,营造了可观、可学、可思、可感的站所文化氛围。通过开展“执法站所开放日”“六个一”(一份倡议书、一张承诺卡、一次重温入党誓词、一次家风讲座、一次廉政影片、一次亲子活动)等“家队共建·家庭助廉”活动,邀请队员亲属参观大队站所、观摩现场执法、体验职工食堂,零距离感受站所风貌和团队氛围,增进了理解支持,提升了队员职业认同感和单位归属感,共同构筑了和谐温馨的精神家园。

  聚焦准军事化管理,厚植为民情怀,全力创造一流工作业绩

  大队实行严格的准军事化管理,通过开展“健脑、健身、健心”活动,全面提升队员综合素质,引导队员习得军人令行禁止作风,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履职尽责。积极探索、积累凝炼出独有的“微光”文化,寓意“以己之微光,耀国之远方”,以服务为核心,激励队员在工作中用心用情、问需解难,用实际行动践行执法为民,圆满完成成都第31届大运会重要物资通行保障任务,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交通执法协作走深走实。在重大节假日和特殊时期主动作为,为群众提供心理疏导、法律援助及医疗救助等多样化的志愿服务,引导客运企业向“定制客运”转型升级规范经营,帮助货车司机辨别诈骗挽回损失等等,累计获赠40余面(封)锦旗(感谢信)。成效背后是执法人员一心为民的真实写照,犹如点点“微光”汇聚成炬,散发着交通执法温暖,照亮着司乘群众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