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联合治超站获鹿分站于2015年设立,主要承担货运车辆超限运输治理工作。2020年以来,该站通过用情宣传治超、用心源头治超、用法路面治超、用技智慧治超,工作交出高分答卷,2023年在全省治超工作中位列第一。
一、用情治超,坚持靠前宣传教育
持续开展“送法进企业”“送法进场站”系列宣传活动,执法人员常态化深入货运源头企业、道路运输企业、在建工地,对从业人员进行普法宣传和警示教育,要求各企业和工地负责人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发挥好“关键少数”作用,加强自我管理,带头遵法守法。依托治超站向司乘人员普及交通运输行业政策、讲解超限超载危害,增强司乘人员的守法意识,引导从业人员自觉规范装载行为;定期开展“进广场、进公园、进社区、进街道”治超宣传活动,营造全民“了解治超、支持治超、关注治超、监督治超”的浓厚氛围。
二、用心治超,坚持源头严管严控
全力推进货运源头网络监管系统建设,督促全区16家公示货运源头企业全部安装称重检测和视频远程监控系统,视频联网率、企业监管覆盖率均达100%;治超执法中队24小时不间断对企业装载行为进行视频动态跟踪和实地突击检查,并实行“执法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双重责任制,确保工作无缝隙、责任到个人;严格落实“一超四罚”,对涉及非法超限超载行为的驾驶人、运输企业和源头企业,抄告有关监管部门,依法实施处罚和责任追究,提高其违法运输成本。通过严把货运车辆的“装载关”“称重关”“出场关”,有效推动了治超关口向货运源头前移。2023年,累计查处违法放行货车出场16家次,责令违法运输企业停业整顿25起,吊销道路运输证55件,进一步规范了运输市场秩序。
三、用法治超,坚持路面联查严惩
依托联合治超站与公安交管部门开展常态化联合执法,加大区域高速公路路口治超、夜间治超力度,并联合周边县(市、区)交通运输部门开展跨区域联动治超,强化治超力量,共筑治超屏障。针对被查处的货运车辆当事人,坚持教育与处罚双管齐下,严格执行“首违不罚、再违必罚、多违重罚”和“六个不放行”要求,教育违法超限车辆当事人在一个周期内达3次以上的超限运输将被吊销道路运输证,让当事人认识到违法的严重后果,遏制了货车超限超载行为。2023年,鹿泉区累计检测车辆184.1万辆次,处理超限超载车辆2752辆次,卸载50353.22吨。
四、用技治超,坚持全程智慧赋能
全区3套非现场执法系统、道路监控设备、联合治超站覆盖货物运输的主要通道和重要节点,24小时全天候采集货运车辆涉嫌超限超载运输信息。区交通运输指挥调度中心依据货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对超限超载货车进行分析研判和动态跟踪,调度执法人员对违法货车进行精准布控、查处追责,并依据货运源头网络监管系统实现源头查处。科技治超、智慧治超构建起“源头可控、过程可视、结果可溯、责任可追”的治超“天网”,实现了快速、精准治超,提高了治超效能。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