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交通运输工作坚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统领,聚焦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突出“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的工作要求,转作风、抓落实、求突破,扎实推进交通强国青海篇章建设,交通运输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2023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科学谋划促发展。加强交通战略谋划。出台《青海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重大路网规划,完成“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调整,格尔木至那曲等省际瓶颈路段提质改造纳入交通运输部规划,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布局体系加快构建。加快交通项目建设。黄瓜梁至茫崖等6个公路项目建成通车,湟源至西海等7个公路项目开工建设,首次打通新疆方向对外高速通道,海西、海北两州率先在涉藏地区实现县县通高速,有效服务了我省融入“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推进交通强国建设。签署部省共建协议、周边省区合作协议。率先开展交通强国省域指标体系研究,3项试点任务加快推进,环青海湖风景廊道建设有序开展,交通强国体系不断完善。
(二)生态优先筑高地。深度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维护和管理全过程,制定《青海省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实施方案》,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废旧材料利用率分别达95%、92.6%。大力整治公路沿线生态环境。高标准打造路域环境示范路90条3427公里,国道213线刚察县境内两侧200多个取土坑、西察项目占用天然牧草地2项问题全面整改销号,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群众信访举报案件全部办结。切实开展节能减排工作。试点开展加西高速公路巴扎零碳服务区建设,填补我省零碳服务区空白。全省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出租车占比达到97.3%、78%。我省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地方塑料污染治理典型案例。
(三)强化责任重担当。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全部整改销号。全省新改建农村公路3600公里,新增8个乡镇通三级公路、200个自然村通硬化路。湟源、同德县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编制印发《青海省乡村道路风貌引导图集》,试点开展农村公路建设风貌提升工程。全力以赴抗震抢险保通。面对突如其来的积石山6.2级地震,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第一时间调度救灾工作,第一时间实施抢通救助,第一时间做好应急保畅,第一时间开展灾损排查,第一时间发布路况信息,为全省抗震救灾工作大局提供了有力交通保障。认真做好保通保畅工作。全力做好能源、农资等重点物资运输保障工作,全省公路客运量、水路客运量同比分别增长99.6%、314.7%,为全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和群众生产生活平稳有序提供了坚强的交通保障。
(四)为民务实守初心。认真落实交通惠民措施。建成运营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85座,减免车辆通行费4.7亿元,实现全省二级及以上道路客运站和定制客运线路电子客票全覆盖。青海职业技术大学组建工作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组现场考察并取得重大进展。省交通医院成功晋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加快推进运输便民服务。开展定制客运线路26条,路线类型涵盖市际、县际、县内班线。推动道路货运企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培育7家网络货运平台。大力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全省累计建成县级统仓共配中心29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2275个,全省“快递进村”覆盖率达85%。邮政行业业务总量、业务收入均同比增长40%。统筹推进助企暖企春风行动。深化道路运输行业政银企对接,企业融资贷款需求得到有效解决。组织开展营运车辆服务乱收费乱摊派乱加码问题清理整治,货运车辆运营成本每辆每年降低1000元。切实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支持本省企业与省外企业以组建联合体的方式承接我省交通建设项目,本省劳务人员、机械设备、钢材水泥使用占比过半,砂石料100%实现本土化。
二、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主要预期目标是:续建湟源至西海等20个公路项目,力争新开工建设热水至江仓等5个公路项目,建成瞿昙至化隆等4个公路项目,新增甘肃方向2处省际高速公路通道,实现公路通车里程突破9万公里,提前一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其中,高速(含一级)公路在规划目标基础上再提升200公里。
围绕上述目标,着力做好以下5个方面工作。
(一)围绕高质量发展,全面构建综合交通网络。一要加强交通规划顶层设计。完成省级高速公路网、普通省道网等规划修编,启动“十五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制定《青海省“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布局交通支撑规划》,提质升级旅游大环线,稳步推进环青海湖旅游风景廊道建设。二要完善省际交通运输大通道。加快构建“一轴三廊四通道”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布局,推进扁都口至门源段等6个省际对外通道建设。加快项目申报提级审查,力争新开工小柴旦湖至老茫崖等普通国道贯通及提质升级项目。加快推进青藏公路提质改造任务,谋划实施玉树经囊谦至多普玛等对外通道项目。
(二)围绕高标准保护,积极推动绿色交通发展。一要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稳步推进三江源地区公路建设与生态保护科研攻关,强化交通选线选址生态优化,加快推进建设、养护领域“四新”技术应用,推动形成与生态保护红线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交通运输网络。全面完成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二要全力整治路域生态环境。整治提升全省路域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公路沿线环境整治“八无”目标。开展绿色出行“续航工程”,加快充换电等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和建设,完成29座高速公路服务区(站)74个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试点推广路基填挖工程量监测,科学控制工程建设成本,减少对周边环境影响。三要积极推进节能降碳工作。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推动西宁等重点地区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加快新能源城市物流配送车辆应用,城市物流配送新能源汽车比例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实现机动车排气污染治理维护站(M站)各市州100%全覆盖。持续推进零碳服务区试点项目建设。稳步提升快递包装材料减量化、标准化、循环化和无害化水平。
(三)围绕高品质服务,全力打造人民满意交通。一要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八大行动”重点任务,新改建普通省道和农村公路4000公里,新增16个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新增150个自然村通硬化路,完成20座危桥改造、200公里村道安防工程建设,提前一年完成交通有效衔接“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持续加强定点帮扶工作。认真开展交通助力农牧民群众就近就业增收行动。二要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全力开展积石山6.2级地震青海灾区交通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工作,科学制定交通基础设施灾后重建方案,加强地质灾害点除险工作,分类施策实施灾后恢复重建公路项目,确保年内全面完成灾后重建任务。三要做好公路保通保畅工作。有序开展公路大中修养护工程和破损严重路段升级改造,全面实施公路灾害防治工程,着力提升公路抗灾韧性能力。加快完善国省干线公路省界、市州界外场感知设备,提高公路交通量观测统计和分析应用能力。持续发挥省级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机制作用,保障粮食、能源等重点物资高效便捷运输。全力做好春运组织协调和服务保障工作。四要提升道路运输服务品质。以数字化赋能交通运输及关联产业,推动“互联网+便捷交通”发展,提高出行和物流服务品质。提升网约车订单合规化水平,引导网络货运平台健康发展。推进定制客运和汽车客运站转型发展,新开通定制客运线路10条、客货邮线路10条,有序推进老旧客运站改扩建和服务功能增设。积极扶持培育道路运输中小微企业升规入统。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动大宗物资公转铁,促进物流降本增效。整合物流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争取实现全省公路货运量、邮政寄递业务量增速保持5%以上。扎实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全省“快递进村”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四)围绕高效益增长,持续激发路衍经济动能。一要大力拓展路衍经济。制定路衍经济发展行动方案及相关政策措施,创新“服务区+”模式,完善公路沿线、服务区、客运枢纽等旅游服务功能,着力培育路衍经济产业集群。二要深化“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积极探索“交通+旅游”“交通+生态”“交通+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建成环互助北山森林公园旅游风景道,完成海北州交旅融合发展试点评估验收,着力打造“七彩高原路,大美青海途”旅游公路品牌。三要促进“双枢纽”规模化发展。协同共建兰州—西宁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积极争取格尔木入围第三批国家补链强链交通枢纽城市,全力支持西宁、格尔木建设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加快引进物流新业态入驻曹家堡临空综合经济园、多巴双寨国际物流城,加快培育道路货运龙头骨干企业,构建多层次、高效率的客货运输体系。
(五)围绕高水平安全,着力提升安全发展水平。一要强化风险隐患治理。组织实施行业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常态化开展交通运输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持续巩固消防安全重大隐患专项整治行动成果,推动安全生产向事前预防、源头治理转型。二要强化安全监管效能。推进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和平安工地建设全覆盖,组织开展隧道、长大桥梁安全施工专项治理行动。推进公路工程全生命周期BIM平台应用,逐步建立项目建设管理全周期监管信息库。建设青海省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深化重点营运车辆动态监控系统应用,强化“两客一危一重”等重点营运车辆和路网运行动态监管监测。认真宣传贯彻《青海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修订《青海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严厉打击超限超载、非法营运等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全力保障寄递渠道安全。三要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健全快速反应、高效保障的综合交通运输应急体系,加大冰冻雨雪极端天气下公路保通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的研究应用力度,全力做好交通运输领域应对极端天气预警预防、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抢险救援各项工作。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认真组织开展各类综合应急演练。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