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湟源总段】湟源公路总段召开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12月15日,湟源公路总段召开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总段领导、各科室负责人、所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省厅、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通报了湟源公路总段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深入分析研判安全生产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了下一阶段安全生产及保通重点工作。
  会议指出,岁末年初是安全生产事故的易发期、高发期,低温、降雪、冰冻等灾害性天气增多,随时关注天气变化和各类天气预警提示信息,认真做好冬春季极端气象灾害公路保通保畅和应急准备工作,严格落实公路巡查、检查制度,尤其要加强对国道109京拉线湟源至药水峡段、日月山段、柳梢沟段,国道214线河卡山段、鄂拉山段,国道213线德州垭口、大冬树山、黑河峡、聚龙沟峡段,省道302峨祁公路,国道315线、青海湖旅游专用线、省道207线、省道208线等山头垭口、桥涵、隧道(含进出口)、长大下坡、阴山弯道等易降雪结冰重点路段的巡查和养护工作,加大上路巡查频率,及时在危险路段、垭口设置明显警示标志。
  会议强调,总结近年来冬春季恶劣天气影响规律,结合辖区路况、交通量、车辆构成等特点,科学合理配置应急队伍、物资和设备,提前制定公路抢通保通工作方案,及时补充融雪剂、防滑料,提前对除雪破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确保应急设备物资能够“拉得出、用得上”,切实提升防范和应对各类公路突发事件的能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会议要求,深刻汲取经验教训,举一反三,领导要带头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做到紧张、紧张再紧张,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到未雨绸缪、准确预判,积极应对、及时处置,全力做好安全生产和应急处置各项工作。一是加强冬季风险隐患点的科学预判,严格执行双重预防机制和分级管控机制,加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力度,会同交警、路政部门对辖养路段安防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及时补齐缺失安防设施,安装路侧护栏、完善警示标志。对暂时不能立即处置的隐患路段,要及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标牌,加大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置,确保车辆通行安全。二是提前谋划重点路段雨雪冰冻恶劣天气的防范,按照冬季保通工作要求,及时储备防滑料、融雪剂等物资,做好道路巡查工作,遇强降雪等恶劣天气时须增加巡查频率,并做好巡查记录和影像资料的收集。三是深刻汲取近期省内外火灾事故教训,始终坚持“两个至上”,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的要求,强化安全理念,落实消防责任,加倍警醒、常抓不懈,聚焦办公楼、家属院、宿舍楼、养护工区、隧道、料场、应急库房等火灾高风险领域,特别是各类用电设备有无超负荷运转现象,电线、插座是否老化,各养护工区是否存在违规用电、用煤、用气现象。同时加大对冬季供暖设备设施、管道防腐保温的检查力度,对排凝设备要及时采取保温和伴热措施,做好防冻、防凝、防泄露,坚决防范各类火灾事故发生。四是加强养护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养护作业人员上路作业时,必须着反光标志服、佩戴安全帽,严格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布置安全作业控制区。人工清雪保通作业时要按照规定布设安全作业区,机械作业要做好防滑措施,严禁人员站立在移动的机械车辆上抛洒融雪剂。五是严格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强化职工安全教育,结合本单位所处地域的气候和季节性特点进行安全培训和班前技术交底,让养护职工做到心中有数。六是定期盘点补充应急储备物资,为各养护工区配备电瓶或电源充电器,确保机械设备随时处于满电状态,同时要加强机械设备进行日常检修工作,提前对应急抢险机械设备进行“大检查”“大保养”,尤其是对机械车辆制动、转向等容易存在安全隐患的重点部位进行隐患排查,保证所有抢险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做到机械、人员、车辆和物资“四落实”,确保抢险物资设备拉得出、调得快、用得上。七是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带班制度和信息报送制度,做好保通期间值班值守工作。强化应急联动,密切关注气象预报,做好应急风险预判,保持通信畅通,及时上传下达;同时按照路警应急联勤联动机制,积极主动沟通协调相关部门,建立完善信息互通渠道,确保信息共享及时、准确,为突发事件处置赢得先机保证,确保各项工作正常、有序、高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