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海南州交通运输局】学习交流拓思路 互学互鉴促提升——海南州交通运输部门组织开展跨区域学习调研

  为改变当前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中粗放的管理模式和与生态环境相冲突的实际现状,海南州交通运输局结合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破解制约瓶颈谋发展,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在推进“六个海南”建设的基础先导性作用,近日,海南州交通运输局组织州、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分管副局长和建设养护部门负责人一行30余人,赴海北州海晏县和西宁市大通县交通运输局开展学习调研。

  调研组现场观摩了海北州海晏县甘子河乡修建的“四新技术”砂砾路面试验段和大通县城关镇冷再生工艺施工技术实施的农村公路以及速凝混凝土、沥青灌缝的应用。走访青海明飞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冷再生厂,观看沥青冷再生新机械,了解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冷再生基层工艺、泡沫沥青等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应用。并召开座谈会,就海北州、海晏县和大通县交通运输基本情况、建养模式进行深入了解和学习交流。大家积极探讨,分享经验,分析对比成效成本,现场气氛活跃,学习调研取得了良好效果。

  学习调研结束后,海南州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同志主持召开座谈会,座谈会以“学习交流拓思路,互学互鉴促提升”为主题,就目前海南州农村公路建设养护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和如何破解制约瓶颈,在创新管理模式和新技术应用方面与学习调研组成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对2024年各县推广应用“四新技术”提出具体目标任务。

  一是针对部门职能不完善,体制不健全、人员少、机械少等现状,如何创新管理模式,实行全过程咨询、代建等模式,贯穿项目前期谋划、可研、施工、竣工等全过程,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切实解决各县交通运输局人员少、专业技术人员短缺,项目管理较弱的问题。二是针对各县无养护专职人员,养护机制不完善,养护管理粗放等问题。如何积极探索新的养护管理模式,着力推进养护市场化改革。充分与当地有资质的专业养护企业协商合作,不断优化农村公路养护服务供给模式,加快构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现代化发展体系,推动“四好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三是针对农村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及要素保障相制约的问题,如何找准公路建设发展与环境保护平衡点,大力推广冷再生技术。遵循以节能促环保,减少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资源为理念。在取料难、原材料单价高等现状下,加强原材料冷再生,重复利用资源等课题上下功夫,交通建设要发展,更要跟生态环境相协调,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四是为解决路况较差、养护不到位、技术不到位等问题,分析对比近年来养护市场上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机械的优缺点,结合本地实际,各县交通部门着力推广沥青冷再生工艺,沥青灌缝、贴缝带、素混凝土等新材料的应用,多方争取资金引进新设备,切实加强日常养护,提升路况,探索出一条适合海南地区养护发展的新型、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下一步,海南州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将学习借鉴兄弟单位在农村公路工程建设、养护领域的先进经验,找准差距补足短板,结合海南实际,加快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奋力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为服务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用实干担当践行交通使命,铺就民族群众的幸福路、织密海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畅通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