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海东市交通运输局】海东市交通运输部门勇担先行使命 奋力当好“五个新海东”建设开路先锋

  连日来,海东市交通运输局通过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集体理论学习、党员干部自学等方式,深入学习全国“两会”精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在海东调研时的讲话精神,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任务分工,加快推进交通重点项目规划建设,补齐农村公路短板,提升优化运输服务,勇担先行使命,当好开路先锋,凝心聚力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为“五个新海东”建设贡献交通力量。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擘画交通高质量发展蓝图。聚焦西宁—海东一体化和扩大内需战略需求,按照有保有增、适度超前的原则,抢抓机遇,谋实项目,积蓄交通发展新动能。配合省厅编制《西宁—海东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规划》,推进黄河流域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交通强国试点。开展全市““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提升项目储备质量,争取化隆巴燕至群科、乐都至互助高速等项目纳入省市““十四五””增补规划。树牢抓投资、上项目的鲜明导向,积极配合省厅、省交控集团抓紧西宁绕城高速北环线、南绕城东延至民和(兰西城市群第二快速通道)、民小一级公路老鸦峡段与G109线并线改建、G213化隆巴燕至群科段、G213化隆群科至隆务段改建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推动重点交通项目早日实施;配合实施好西成铁路、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二是坚持项目为王,构筑快捷高效的区域路网。树牢早跑快跑的抢先意识,拿出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劲头,抢抓政策机遇期、经济回升期和发展窗口期,全面开展“抢抓机遇促发展”活动,全力以赴抓生产、推项目、谋政策、优服务、强支撑,强化协调服务,推动项目建设开复工,重点实施好乐化高速瞿昙至巴燕段、大清高速、G109小峡口(王家庄至昆仑路段)改建、G6京藏高速乐都西(雨润)互通、民和米拉湾互通等5个续建项目,力争加西高速年内全线贯通。实施好黄河公伯峡库区水路基础设施专项养护工程。抓好项目储备,结合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工作,储备项目7类90项,估算总投资8亿元。重点谋划实施县乡道提质升级、乡村振兴补短板、安防工程等,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项目滚动发展格局。市局班子成员分别牵头包保督查各县区项目进度,加快项目落地,持续跟进,重点对接,争取平安区驿州大街、河湟新区曙光大道等民小公路连接线和南、北山大通道、化隆燕德、沙群公路等项目纳入省厅规划。
   三是坚持提标升级,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持续补齐农村公路短板,整合利用多渠道资金,加快县乡道提标升级改造,推进“黑色化”“单改双”改造,加快打通旅游交通“断头路”,提升农村公路等级和抗灾能力。全面开工建设官哈公路(大河家至巴燕段)。充分利用旧路资源,注重节约集约用地,改建互助县威林、威边、民和县川杨(峡门至杨家店段)、化隆县夏琼公路等11项199公里的通乡镇三级公路,完成投资8160万元的农村公路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推进行政村破损硬化道路修复工程、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全年新改建农村公路300公里以上,完成农村公路投资6亿元以上。深入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全面建立农村公路“路长制”,加强管养工作考核,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和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推进省与市县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移交工作,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工程整治项目500公里。狠抓工程质量,因地制宜打造“美丽农村路”,积极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全省示范县。
   四是坚持务实为民,加快道路运输转型发展。支持农村客运因地制宜组织运行模式,扎实开展助企暖企春风行动,争取市县级财政补助力度,持续巩固建制村100%通客车成果,有序推进城乡公交向重点镇村延伸和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不断扩大建制村通公交覆盖范围,坚决防止通村客运“通返不通”,以点带面提升城乡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支持公交优先发展,大力发展定制客运、夜间公交等特色服务,推进核心区至各县、各县之间、各县区与西宁及机场便捷交通,实现客运班线、公交、铁路、民航等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加大城乡公交运力投放,调整优化公交线路,做好重点时段、重大活动公交服务保障。开展出租行业优质服务竞赛,促进巡游出租车和网约车融合发展。在两区各打造2条、其他县各打造1条敬老爱老城市公交服务试点线路,完善网约车软件适老服务功能。加快老旧车船淘汰更新,积极推广新能源营运车辆,建设配套充电设施。全面推进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整合站场、运力、人员和物流配送等资源,推进城乡客运、邮政快递、农村物流等既有网络、运力资源共享,构建“一点多能、一网多用”综合服务体系,探索“交通运输+配送+投递”三位一体的客货邮融合发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