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关于印发青海省公路路政管理与养护管理协调办法(试行)的通知
厅属各单位、厅机关各处室:
      现将青海省公路路政管理与养护管理协调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青海省交通厅
 
2013年5月28日
 
                                                        
  抄送:各州(市、地)交通局。                                                
  青海省交通厅办公室            2013528印发    
青海省公路路政管理
与养护管理协调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协调公路路政执法与公路养护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公路养护技术规范,《青海省高等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实施细则》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级公路路政管理机构与各级公路养护部门按照有利于公路安全保护、快速反应和提高公路服务水平的原则,管养并重、密切配合、相互支持,保障公路安全、畅通。
第三条 各级公路路政管理机构要坚持依法行政、规范管理,切实履行保护公路的行政管理职责。
各级公路养护部门要加强公路养护,保证公路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
 
 第二章 工作机制
 
第四条 各级路政管理机构和公路养护部门按照层级对应的管理原则,成立由主管领导及相关业务部门人员组成的管、养协调领导小组,负责本办法的组织、落实、监督、考核等工作。
第五条 各级公路路政管理机构和公路养护部门有相互提出工作意见和合理化建议的权利。
第六条 路政管理机构主要职责
(一)负责路政巡查工作;
(二)查处和制止下列损坏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行为:
1.擅自挖掘、占用公路;
2.擅自跨越、穿越公路修建桥梁、渡槽或者架设、埋设管线或其他设施;
3.铁轮车、履带车等可能损害公路路面的机具擅自上路行驶;
4.超限运输车辆擅自上路行驶;
5.将公路作为检验机动车制动性能的试车场地;
6.在公路上及公路用地范围内摆摊设点、堆放物品、倾倒垃圾、挖沟引水、利用边沟排放污物;
7.损坏、擅自挪动、涂改公路附属设施的;
8.因交通事故等原因造成公路、公路附属设施损坏的;
9.其他侵占、破坏公路路产,影响公路畅通安全的行为。
(三)路政巡查中发现挖沟引水、人为堵塞边沟、水漫公路、污染公路、车辆装载物掉落、遗洒飘散物污染公路、增设平交道口等行为,应及时查处;
(四)对公路养护部门已告知的涉路事件,应及时调查处理;
(五)对查处的路产损坏案件及时制作路产赔(补)偿文书,确保各类数据核定准确,并抄告相关养护部门;
(六)对经行政许可在公路用地范围内作业的进行检查、监督,并督促施工单位进行路面清理。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七条 路政巡查工作实行终点登记制,由养护工区或公路段、收费站对路政巡查签字确认;路政巡查实行当日巡查记录备案制。
第八条 公路养护部门主要职责
(一)负责公路路况巡查工作,及时维护和检查道路及沿线各类设施,使公路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二)发现损害路产的行为及损坏公路设施的事项,应当现场制止并及时告知路政管理机构;
(三)对路政管理机构已告知的处理完毕或告知处理的路产受损事项,应当及时进行处理。
第九条 建立路政执法与养护管理联动机制
(一)路政管理机构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设置临时警示标志,采取措施防止灾情或事故进一步扩大,并现场及时告知公路养护部门进行处理(路政巡查结束后以书面形式抄告公路养护部门):
1.发现因公路病害或自然灾害造成的公路坍塌、坑槽、隆起、桥涵断裂、公路标志损毁等影响公路通行的;
2.发现在公路上有堆积物、车辆装载物掉落、遗洒飘散物等影响公路通行的障碍物,在无法找到当事人且短时间内路政人员人力难以清除的;
(二)公路养护部门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设置临时警示标志,制止违法行为进一步延续,并现场及时告知路政管理机构(公路巡查或养护作业结束后以书面形式抄告路政管理机构):
1.在巡查及施工作业过程中发现本《办法》第六条第二款第4项以外的非法涉路行为的;
2.对水漫公路、污染公路、在公路用地内倾倒垃圾、填埋边沟以及其他影响公路通行的障碍物及时进行处理,需路政管理机构进行查处的现场通知、并书面告知路政管理机构。
3.路政管理机构与公路养护部门合理整合巡查资源,科学安排巡查时间,提高公路巡查效果和质量。
第十条 建立路政执法与养护管理协调联席会议制度
(一)公路段(以下简称段)、省高等级公路建设管理局工程养护处(以下简称高养处)、公路路政执法大队(以下简称大队)、收费站、隧道监控所或监控分中心应当每月召开不少于一次的协调会议,相互通报近期管、养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布置综合治理的工作方案,制定工作计划。
(二)公路总段(以下简称总段)、公路路政执法支队(以下简称支队)针对管、养工作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以及普遍存在的难点,每季度召开不少于一次的协调会,解决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三)省级公路管理机构(省公路局、省高等级公路建设管理局)及省级路政管理机构(省公路路政执法总队)根据基层单位管、养工作的运行情况适时召开相应的协调会,分析、研究、指导、监督全省公路的管、养工作。
第十一条 维护公路养护作业(收费站)及现场秩序
(一)在日常养护生产和收费工作中,若遇外围阻扰、干扰时,路政人员应迅速赴现场维持作业和收费秩序;
(二)根据公路养护部门书面通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路政管理机构应当派出执法人员维持现场作业秩序:
1.国道公路临时养护作业需要封闭或占用半幅公路作业区间长度在500M以上,并且作业时间超过4小时的;高速公路养护作业需封闭公路或其他情形的,按《青海省高等级公路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执行;
2.省道及省养县道公路临时养护作业,需要封闭或占用半幅公路作业区间长度在1000M以上,并且作业时间超过8小时的;
3.因恶劣天气、自然灾害或公路、桥梁、涵洞、隧道、收费站、道路行驶区间发生交通拥堵及交通肇事等突发事件影响公路畅通的;
4.其他需要路政执法人员配合的工作。
第十二条 应急保障
(一)路政管理机构与养护部门应加强应急管理,建立健全各自的应急管理体系。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并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对相关预案进行演练。应急保障演练以公路养护部门或收费站为主体,路政管理机构积极配合,服从公路养护部门或收费站的现场指挥;
(二)公路养护部门应根据相关规定做好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储蓄等工作;
(三)发生突发事件或开展重大政治经济活动、重要赛事和高速公路法定节假日免费通行等车流高峰期间,路政人员应及时到位,快速反应,做好现场秩序维护工作,并协助交通警察做好车辆分流、交通秩序维护等工作。
第十三条 路政管理机构对涉及挖掘、跨越、穿越公路,大件运输,在公路用地范围内设置非公路标志标识的行政许可事项,应征得省级公路管理机构同意,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完成后,公路养护部门应参与验收工作。
 
第三章          检查考核
 
第十四条 省级公路管理机构及路政管理机构将公路管、养协调工作纳入各单位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制定公路管、养协调工作考核标准,按照分级管理,交叉考核,综合评定的工作方式,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责任落实。
国省道干线公路结合年度工作检查,由总段、国省道干线公路路政执法支队相互交叉进行管、养协调工作考核;高速公路由高管局或高速分局与高等级公路路政执法支队相互交叉进行管、养协调工作考核;省级公路管理机构及路政执法机构考核所属各单位。(考核标准详见附表)
第十五条 各级公路管理机构和路政执法机构主管领导为管、养协调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段、高养处、大队行政领导为管、养协调工作的直接责任人。
第十六条 对公路管、养工作中不正确履行本《办法》的公务员及工作人员,按干部管理权限和人员隶属关系分别由主管单位实行责任倒查,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领导的责任。   
(一)有下列情形的,予以问责、诫勉谈话、通报、责令限期整改:
不按工作要求召开协调联席会议、不正确履行维护公路
养护作业秩序职责、不正确履行应急保障工作职责,影响工
作开展的;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职(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1.路政人员在巡查中及养护人员在养护中发现并能及时清除公路障碍物而未清除,能够及时解决反馈的涉路事件而未解决,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的;
2.不履行告知职责、反馈职责,致使管、养工作脱节,路产损坏无法追偿或造成他人意外伤害以及财产损失的;
3.不履行管、养职责,推诿扯皮、激化管养矛盾,在职工中形成不良影响,对公路管理工作造成不良后果的。
(三)除以上款项外的违规违纪行为,按相关规定处理。
第十七条 在公路管、养协调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协调有力,效果明显,成绩突出的单位由省级公路管理机构及省级路政执法机构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附件:1.公路巡查告知书
          2.涉路事件处理反馈表
          3.公路管、养协调工作考核标准
 
 
 
公路巡查告知书
(公巡告字【20××】××号)
 
(被告知单位)                       
       根据《青海省公路路政管理与养护管理协调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我单位已于                          
         线     K     ,发现:
1.(此处填写涉路事件性质,数量及原因)                              
                                                                     
                                                                    
2.                                                                 
                                                                    
                                                                     
3.                                                                                                                                    
                                                                    
                                                                     
请你单位及时处理,处理完毕后,将结果反馈我单位。此书一式两份。
巡查单位(盖章)        签 收 人:       经 办 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公路巡查涉路事件处理反馈表
(公巡反馈字【20××】××号)
被反馈单 
 
告知时间
 
反馈时间
 
经办人
 
签发人
 
签收人
 
根据你单位公路巡查告知书(公巡告字【20××】××号),我单位对此事已作如下处理:
 
1.
 
 
2.
 
 
3.
                              
                                      反馈单位(盖章)
                                  
 
此表一式两份
公路管、养协调工作考核标准
受检查单位:                                              
项目
考核内容
考核标准
得分
备注
组织
机构
(20分)
1.建立了各级管、养协调组织,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各单位将公路管、养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
3.定期召开协调会议。
1.无协调领导小组扣10分;
2.分工不明确扣2分;
3.未纳入年度目标考核扣 4分;
4.无协调记录扣4分.
 
 
 
工作
内容
(60分)
1.建立切合本辖区实际的巡查告知制度;
2.巡查告知书、巡查涉路事件处理反馈表填写规范真实详细完整;
3.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对存在的问题分析透彻,有具体的措施;
4.对告知事项和已商定解决的问题落实到位;
5.维护公路养护现场秩序,履行突发应急保障工作职责;
6.管、养工作相互沟通、协调有效,及时清除公路障碍物和堆积物。
1.未建立巡查告知制度扣4分;
2.不履行告知反馈制度,无巡查告知书、涉路事件处理反馈表的扣5分;
3.段、队告知书、涉路事件处理反馈表收发数量不一致扣5分;
4.一书一表填写不规范、不详实扣2分;
5.一书一表无行政印鉴扣2分;
6.对告知事项或商定解决的问题未落实的扣13分;
7.未按要求参加维护公路养护秩序和应急保障工作的扣5分;
8.激化管养矛盾,影响公路管理工作的扣10分;
9.工作不沟通协调,相互推诿,公路路域环境差扣8分;
10.未及时清理公路堆积物和障碍物的每发现一起扣2分,直至扣完为止(共6分)。
 
 
监督
检查
(20分)
1.定期开展内部和交叉检查;
2.检查的结果有记录、有处理、有通报;
3.每季度向上级管理部门按时上报监督检查汇报。
1.不参加定期检查或无检查记录扣8分;
2.检查无处理、无通报的扣8分;
3.未按时上报监督检查汇报材料的扣 4分。
 
 
检查单位:                                     检查人: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