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注册
个人中心
智能问答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微信公众号
首页
政务服务
交通信息
工作动态
交通信息
国务院信息
省政府文件
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信用信息
公示公告
视频点播
图片新闻
招投标信息公开
招标公告
评标结果公示
中标结果公告
交通专题
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网站年度工作报表
出行服务
路况信息
城市公交
公路客票
交通气象
12328热线
互动交流
下载中心
政风行风热线
智能问答
在线访谈
意见征集
交通政务
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详情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文件及解读
>
其他文件
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对辽宁省2019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实地复核工作情况的报告
厅养管处
2019年10月10日
青交养管〔2019〕201号
青海省交通运输厅
关于对辽宁省2019年“四好农村路”全国
示范县实地复核工作情况的报告
部公路局:
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2019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实地复核工作的通知》要求,9月16日至20日,由我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李积胜同志任组长、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二级调研员雍黎明同志任副组长的共8人组成的实地复核工作组,对辽宁省推荐的四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市、区)开展了实地复核,并向辽宁省交通运输厅反馈了实地复核情况。现将实地复核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实地复核工作情况
实地复核工作前,工作组召开了内部会议,明确了实地复核工作人员分工、工作要求和工作纪律。实地复核期间,复核组听取了辽宁省交通运输厅和四个示范县及所属市级人民政府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情况的汇报、查阅了“四好农村路”建设内业资料、实地察看随机抽取的农村公路项目“建管养运”落实情况、与基层一线站所职工及沿线群众进行了交流交谈,调研了部分农村公路乡镇养护站,对部提供的疑似“畅返不畅”道路进行了现场比对,圆满完成了对大连市庄河市、沈阳市沈北新区、盘锦市盘山县、本溪市本溪县四个县(市、区)“四好农村路”建设情况的实地复核工作。
(二)辽宁省“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总体情况
“十三五”以来,辽宁省各级政府和交通运输部门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坚持“政府主导,上下联动、全民参与”,坚持以示范县创建为载体,坚持以点带面和典型引领,不断完善政策机制,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着力强化农村运营服务质量,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得到了全面协调发展,尤其在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农村公路政策机制、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举措有力、成绩斐然,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0.2万公里,其中有铺装路面里程达到7.4万公里,铺装率达到72.5%,共创建沈北新区、康平县、庄河市等省级示范县20个,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网点、遍布农村、连接城乡、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网络,有效支撑了辽宁省乡村振兴发展。
(三)四个县市区“四好农村路”创建基本情况
1.大连市庄河市:下辖15个镇、6个乡、4个街道。截至2018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3151公里,其中县级公路237公里,乡级公路537公里,村级公路2377公里,基本形成了县路为骨架、乡路为支撑、村路为脉络的公路网络体系,列养率达100%;全市行政村客车通达率100%,初步形成了以配送中心、乡镇连锁配送点和行政村连锁放心店为网点的农村商贸物流三级网络体系,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AAAAA级。2017年被命名为辽宁省首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2.沈阳市沈北新区:下辖11个街道办事处、74个行政村、31个居委会。截至2018年底,全区农村公路650.882公里,其中县级公路139公里、乡级公路235公里、专用公路21公里、村级公路255公里,列养率达100%,基本形成了县级公路为骨架、乡级公路为支线、村级公路为脉络的“九横七纵”的公路网络体系;全县行政村通客车率100%,城乡客运一体化评价达到AAAA级。2018年被辽宁省命名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2.盘锦市盘山县:辖9个镇、4个街道、154个行政村、20个社区。截至2018年底,全县农村公路共计1358.11公里,其中县级公路42.975公里,乡道557.8公里,村道757.3公里,农村公路网密度达到87.2公里/百平方公里,黑色路面覆盖率100%,列养率100%;全县行政村通客车率100%,建成了以邮政快递为主导的覆盖县、镇、村的三级物流网络,农村快递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AAAA级。2017年被命名为辽宁省首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4.本溪市本溪县,下辖11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98个行政村、720个自然屯。截至2018年底,全县公路总里程2467公里,其中:国省干线公路426公里,农村公路2041公里,村通油路率100%,公路密度73.7公里/百平方公里,列养率为100%;全县行政村通客车率100%,具备条件的乡镇快递末端服务网点覆盖率达到100%、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快递比例达到100%,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AAAAA级。2018年被辽宁省命名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高标准保障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服务供给。“十三五”以来,辽宁省累计投入省补资金47亿元,重点围绕精准扶贫、撤并村通硬化路、最后一公里,实施新改建农村公路1.9万公里,其中,聚焦15个重点贫困县,建成精准扶贫路4730公里,有效解决了1043个贫困村、45.2万名农村群众出行难问题,实现了撤并村、村委会、小学等重要节点全部通硬化,沈北新区、庄河市、抚顺县、灯塔市、盘山县等示范县率先实现了全部自然屯通硬化路,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网点、遍布农村、连接城乡、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网络。庄河市以大连市实施“屯屯通”工程为契机,持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2014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5.98亿元,新建通屯油路1470公里,完成农村公路等级提升631公里,打造了一批“生态环保路”、“美丽便民路”、“通行安全路”。沈北新区“十三五”以来,共投入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达3.6亿元,全区100%村、屯的街道、巷道全部实现了硬化,乡村级公路维修改造工程采用双基层标准。本溪县委、县政府以打造“精品工程”为目标,“十三五”以来平均每年新建130公里农村公路,仅2018年新改建农村公路145.341公里。
(二)高水平提升农村公路治理能力。辽宁省示范县的县、乡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覆盖率全部达到100%,各县(市)均设立了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各乡镇基本设立了农村公路养护站,,全省初步建立了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各地区结合全省人居环境整治和“千村美丽、万村整洁”工行动,大力整修路基、疏通边沟、清理垃圾、堆占和非公路标志,因地制宜实施公路绿化,积极开展骑路市场清理整顿工作,推进“退路进场、退路进厅”,有序推进“路田分离、路宅分离”,引导公路沿线村镇制订爱路护路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明显改善。庄河市建立了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构建了“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以农村公路管护为支点,常态化开展路域环境治理工作,基本实现了路田分家、路宅分家,爱路护路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制定率达100%。沈北新区在健全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机构机制的基础上,成立了农村公路路政事务服务部,形成区有路政员、街道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维护队伍,构建了“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在11个街道(乡)设立《护路公约》,设立村规民约标志牌,爱路护路乡规村规民约覆盖率达100%。盘山县成立了交通执法中队(含农村路政管理职能)、质量监督股、农村公路乡镇养护站,制定了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路政管理、质量监督等配套制度,将农村公路改革纳入政府年度绩效考核管理,持续开展路域环境整治、用地确权工作,县、镇、村道全部实现了路田分家、路宅分家。本溪县成立了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所、农村公路管理所和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站,在11个乡镇政府设立交通管理站,在98个行政村设立了村道管理议事机构,构建了由路政所、乡镇交通站、村护管员组成的专群结合的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网络,爱路护路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制定率达100%。
(三)高质量助推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十三五”以来,辽宁省累计安排省补资金48亿元,重点围绕“油返砂”、“畅返不畅”项目,实施农村公路维修改造工程2万公里,年均维修改造率保持在6%以上,县级公路破损路段全部得到处置,建设年限较早、破损较为严重的乡村公路恢复了使用功能,全面完成了乡镇和建制村“畅返不畅”整治任务,全省农村公路列养率保持100%,优良路率达到78.1%,安排省补资金12.7亿元实施危桥改造工程1283座、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4万公里,全面完成了现有危桥改造任务和县、乡公路安全隐患治理。庄河市制定了《庄河市农村公路养护实施方案》,按照“以县为主、分级负责、群众参与、保障畅通”的原则,明确市、乡政府分级养护工作职责,每年市财政列支1024万元用于公路养护,推动公路养护多样化发展,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逐年攀升;“草养路肩”总面积已达382.8万平方米、养护经验在辽宁省广泛推广,1019名生活较困难的村民在参与农村公路常态化养护工作中增加了收入。沈北新区全面落实区政府、街道办事处的养护主体责任,建立县级县养、乡级乡养、村级村养的养护机制,制定《沈北新区农村公路养护实施方案》,明确养护职责任务、基本要求、检查评定办法等,设立11个农村公路养护站、聘任农村公路非专业化养护工人207人,农村公路养护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列入城建计划,积极开展春秋会战,大力整治农村公路路域环境,公路技术状况优、良、中等路比例达到80%以上,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达到86.65%。盘山县按照“组织到位、硬件到位、人员到位、技术到位、经费到位”的五到位要求,建立健全“群专结合”的养护运行机制,成立了以镇街为单位、主管副镇长兼任养护站站长的10个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按照乡、村道路里程每5公里1个人的标准进行配备养护人员,养护经费全部纳入镇财政预算,县交通局组织实施县道、乡道、村道的专业化养护,乡道、村道非专业化养护由各镇街采取季节性养护与日常养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县农村公路黑色路面覆盖率达到100%,乡级公路路面优良路率达到93%以上,村级公路路面优良路率达到85%以上。本溪县制定《本溪满族自治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方案》,建立了“县有所、乡有站、村有班”的三级养护管理机制,实行“定理程、定标准、定质量、定奖罚、保畅通”的“四定一保”管理模式,定期召开乡镇交通管理站站长业务会议,对养护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调度,每年增加财政配套资金几百万元用于提高公路养护标准,农村公路大修工程均采用厂拌机摊,因地制宜对农村公路中修工程均在完成病害处理后实施3厘米沥青混凝土摊铺,新建边沟和挡墙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特别是村屯路段的边沟均上覆盖16厘米厚承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有效增加了路宽、提升了农村公路使用年限。
(四)高品质要求农村公路运营服务。辽宁省积极完善农村客运基础设施网络,扎实推进将农村客运站升级改造为集客运、物流、邮政、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村综合服务站,各地区建立实施了农村客运班线通行条件联合审核机制,积极推广农村客运车辆动态监控和安全应急预警等技术装备应用,全省所有市县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均达到AAA级以上,其中5A级市县22个;加快推进农村物流融合发展,交通运输、邮政、供销、农业等部门物流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培育了一批品牌农村物流企业,“互联网+道路货运”新业态快速发展。庄河市建成使用以庄河高铁北站为中心的综合枢纽站和覆盖全部乡镇的候车亭,形成了以快递配送中心、农资配送中心、21个乡镇连锁配送点、205个行政村连锁放心店为网点的农村商贸物流三级网络体系,积极推行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成立专业城乡物流车队,实现了人畅其行、货畅其流。沈北新区大力支持地区公共交通发展事业,每年财政支出1130万元用于区域客运公交运营补贴、实行IC卡补贴、客运公交站牌维护修缮。2019年区政府投入资金120万元、新建农村客运班线候车亭30个,为稻梦空间、七星湿地、锡伯族特色小镇沿线客运车辆提供高品质、高舒适度的候车设施服务。盘山县在实现所有行政村通达客车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全域客运公交一体化改革,计划年底前实现县至镇、镇至村、村与村之间全域公交化;建成邮政覆盖县、镇、村三级物流网络,农村快递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本溪县按照“城乡统筹、公交优先”的总体思路,不断优化调整城乡道路客运线网布局,全县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AAAAA级;充分利用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络,着力构建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物流综合服务网络体系,统一采购14台邮政专用车辆寄送快递,全县98个行政村已实现邮政投递全覆盖。
(五)高站位谋划“四好农村路”建设。各地区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与乡村振兴统筹结合,着力打造了一大批资源路、旅游路和产业路,“四好农村路”引领发展和服务大局的能力不断提高。“十三五”以来,庄河市累计建设产业路120公里、旅游路90公里,全市旅游总收累计入达到46.8亿元,低收入村人均收入从2015年的9451元,增长到2018年的 13851元。沈北新区全区重点打造18条旅游线路,串联起七星湿地、怪坡清河半岛等精品旅游景区景点,辐射乡村民宿和旅游农家乐63家,农村休闲采摘园70家,2018年全区旅游总收入约35.2亿元;推动农村旅游路建设,修建七星湿地旅游路、蒲河旅游大道,促进农村公路“颜值、内涵”双提升,打造出石佛寺、黄家2个省级示范街道,兴隆台市级示范街道,稻梦小镇和七星湿地2个生态小镇,推动全区“畜禽养殖、绿色水稻、高效园艺、特色林果和休闲农业”五个主导产业和旅游业的大发展,真正实现修一条公路、造一条景观、美一个乡村、带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的“五个一”目标。盘山县通过强力推进坝四线、胡红线等旅游路建设,不仅使其成为全县重要旅游线路之一,而且沿线各村群众全部受益,加快了农村群众致富奔小康步伐,县域内AAA级旅游景点达到6个。本溪县以沿线良好的自然景观为依托,着力打造一批配套服务设施完备、路域环境优美的农村旅游路,全县旅游景点接待游客200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80多亿元。
三、典型经验做法
(一)顶层设计科学,谋篇布局全面。辽宁省政府着眼于“四好农村路”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等发展战略,制定印发了《辽宁省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任务书、作战图;紧盯“交通强国”战略实施,在省级层面出台了《辽宁省创建“四好农村路”交通强国示范区实施方案》,启动了“四个一”工程,为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实践依据;在全省印发实施《辽宁省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工作指导意见》,构建了目标清晰、责任明确的组织管理体系;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搭建了“四好农村路”建设制度的四梁八柱。从省委省政府层面高位推动,不断完善顶层设计,从省级层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引导了各市县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不断完善相关规划、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办法和意见等,为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落实了总书记“一张蓝图干到底”的要求。
(二)组织体系完备,制度保障有力。成立了以主管省长为召集人,交通、发改、财政等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各县(市、区)均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将“四好农村路”建设纳入了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了分工明确、配合密切、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省政府每年均召开全省“四好农村路”工作会议,总结经验、部署工作,分年度在示范县召开“四好农村路”现场会,强化示范引领作用。各级政府均将“四好农村路”建设相应年度指标纳入了绩效考核体系,制定了奖惩措施,发挥了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全面推行“路长制”,构建了以县、乡和村民委员会主要负责人为相应区域农村公路“路长”的组织管理责任体系。
(三)行业督导有力,资金引导有效。“十三五”以来,辽宁省交通运输厅积极引导各地以示范县创建为载体,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由县向乡镇深入,累计安排补助资金47亿元,完成村屯通油路,带动了地方政府投资的有效增长,围绕“油返砂”、“畅返不畅”、“危桥改造”等项目加快实施农村公路维修改造工程、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省级资金的投入带动了农村公路安全水平、路况水平逐年提高,督导工作务实,资金引导取得很好效果。
(四)主体责任明确,配套资金落实。辽宁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四好农村路”发展工作,主动谋划发展方向、主动解决资金难题,切切实实把责任扛在肩上、放在心里,“四好农村路”主体责任落实有力。复核的四个县(市、区)去年新改建项目和养护经费省、市、县三级配套资金均能足额到位,资金保障有力,已实现或今年底将实现屯屯通油路,基本形成了城区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网点,遍布农村的公路网络,充分体现了各级政府的担当精神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五)管养措施得当,成果维护到位。按照“县为主体、分级负责、群众参与、保障畅通”的原则,四个县(市、区)均已出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县乡养管机构覆盖率达到100%,建立健全了“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养护管理体制,乡规民约、村规民约齐全,落实了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工作机制。各地将养护、管理人员纳入编制,将养护、管理费用纳入财政预算,自筹资金配备农村公路养护小型机械,积极吸纳沿线群众参与日常养护,由县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组织开展专业养护,实现了有路必养、养必到位,实现了农村公路属性的回归。本溪县推行专群结合的春秋养护会战的做法,切中了农村公路养护的实际,庄河市在养护站设立了农村公路应急物资仓库,在全国先走一步。
(六)客货运输蓬勃,服务亮点频现。辽宁省所有市县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均达到了AAA以上,四个县(市、区)积极推进农村客运的路、站、亭一体化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城市公交线路向镇村延伸,极大增强了全县老百姓对“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沈北新区积极链接城区母城,开通运营常规公交、区域微循环公交线路40余条,辖区农村客运车辆卫星定位及视频监控安装使用率达100%;盘山县积极推行全域公交一体化改革,将彻底改变目前通村客运主体“小、散、弱、差”的面貌,不但让老百姓走得了,而且要走的好、坐的安全,将乡镇服务站改为中转站,实现农村快递覆盖率达到90%以上,有效解决了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四个县(市、区)大力开展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建设,优化物流设施布局,引导交通、邮政、供销、商务等农村物流有效整合,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和乡镇站场建设效益。
(七)凝聚基层民心,服务乡村振兴。辽宁省“四好农村路”建设围绕发展农村产业、乡村旅游、美丽村镇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实现纵向到屯、横向成网,为“家和、业兴、民富”提供了有力支撑。四个县(市、区)普遍注重通过完善农村公路建设,完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带动地方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兴旺、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庄河市优先建设落后镇村通油路,助力致富奔小康;沈北新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力度大,尤其是通过“交通+美丽乡村”模式,对“四好农村路”建设采用定期发布信息方式让社会公众关注监督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带动经济发展作用,用18条线路串起了森林公园、稻梦空间、七星湿地等景点,助推63家农家乐和70家采摘园等农村产业经济快速发展,交通+旅游融合发展成效显著。本溪县农村公路有力支撑了产业下乡,带动了林下参、食用菌等一批特色农村产业发展,增加了全县8400余名贫困群众收入。
四、存在的问题
(一)个别中央投资项目推进较为缓慢,如本溪县、盘山县2018年窄路加宽项目,至今尚未交工验收,虽然中央及省级资金补助计划于去年9月底才下达,但各地未充分利用今年有利时节快速推进。
(二)相比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及运营,路政、安全基础性资料相对欠缺。
(三)以质量为核心的农村公路建设信用评价体系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各县(市、区)只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但未见相关资料;部分县(市、区)补贴农村客运的财政制度缺乏相应文件支撑。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实地复核工作组向辽宁省交通运输厅提出了相关整改意见。
五、工作建议
根据辽宁省“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实地复核情况,结合青海、四川“四好农村路”建设情况,向部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西部偏远地区地方财政拮据,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地方配套资金投入不足、足额到位不及时,随着农村公路里程增加,养护资金缺口不断加大,建议交通运输部对西部地区中央配套的农村公路养护补助标准予以政策倾斜。二是鉴于偏僻山区农村客运班线开通难、经营难,建议交通运输部从国家层面加大与相关部委的沟通协调力度,共同研究出台支持农村客货运输发展的激励支持政策并予以西部地区倾斜。三是“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交叉复核工作方式很好,有利于各省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建议交通运输部将此工作机制持续开展;同时,建议在随机抽取示范县建设项目时,采取由示范县推荐一个、随机抽取一个的方式,便于各县更好展示“四好农村路”建设亮点。
六、实地复核意见
经实地复核,复核工作组一致同意将辽宁省推荐的四个县(市、区)作为2019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予以命名表彰,排序为大连市庄河市、沈阳市沈北新区、盘锦市盘山县、本溪市本溪县。
青海省交通运输厅
2019年10月9日
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办公室 2019年10月10日印发
解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