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215线当金山路段位于青海、甘肃两省交界处,为长距离、多弯道下坡路段,公路上端海拔3648米。当金山垭口至山脚5.007公里(短链340米)路段,原路面结构为3厘米沥青表处面层+20厘米级配碎砾石基层+35厘米级配砂砾底基层。经过达16年之久的行车荷载与紫外线老化,路面状况指数下降较为严重,路面病害主要为沉陷、龟裂和拥包等,平整度较差,严重影响行车舒适度与安全性,亟需一次全面完善的修复。
为使公路修复养护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程度降至最低,实现对污染、浪费和危机的有效控制,海西公路总段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推动公路养护工作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以总段提出的“生态养护科学化”发展思路为遵循,落实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探索使用“新工艺”,将修复养护工程施工作为泡沫沥青冷再生基层、水泥稳定冷再生基层及抗凝冰颗粒试验路段。
方案实施前,海西公路总段组织参建单位对原有路面进行了详细的路况调查,研究决定应用基于同步摊铺的高性能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进行修复,整体采用原沥青表处和级配碎砾石就地冷再生处治+洒铺透层油+1公分沥青碎石下封层+5公分中粒式沥青砼面层方案。其中垭口积雪路段面层铺筑抗凝冰颗粒试验段0.5公里,15公分泡沫沥青冷再生基层1.5公里,20公分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2.66公里,原面层加铺1公分沥青碎石下封层+5公分沥青砼面层0.347公里。同时,对原有路面材料进行了代表性取样,委托相关单位进行了室内配合比设计,混合料性能满足使用要求。
在施工中,基于同步摊铺的泡沫沥青、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与传统工艺相比,可以有效消除反射裂缝,大大提升再生路面质量和寿命,既节约成本,又实现了原沥青混凝土路面废料100%就地再生循环利用,大幅度减少了新材料的使用和路面废料的清运和处置,同时减少了加热能源消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了绿色环保、节能高效,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此次国道215线当金山段公路修复养护工程中的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是在柴达木地区公路养护领域的首次应用,是适应新形势下“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在海西交通运输行业落地实施的必然要求,也是立足公路养护取料难、取料贵,废旧沥青循环利用率低的问题进行的一次应用创新。
一直以来,海西公路人始终坚持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战斗力,始终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需要为己任,再一次为甘青两省互联互通大动脉赋予了新能量。下一步,海西公路总段将继续总结经验深度推广,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努力将新技术新工艺贯穿于公路养护全过程,为海西公路事业高质量发展务实笃行,为谱写好交通强国青海篇章凝心聚力,为助力好两省经济绿色发展蓄势赋能。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