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访问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青海省交通运输厅2020年及“十三五”以来工作总结和下一步工作安排

  “十三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交通运输部的大力支持下,全省交通运输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统筹“五个示范省”建设,强化“四种经济形态”引领,全力开创交通运输发展新局面。

  一、“十三五”工作进展情况

  “十三五”以来(至2020年10月底),全省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639亿元,为规划目标的109.3%,预计至年底,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649亿元,为规划目标的110%,为“十二五”期的1.5倍,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均可全面完成,“东部成网、西部便捷、青南通畅、省际连通”的路网布局已基本形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到“初步缓解”、再到“基本适应”的转变,为全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贡献了交通力量。

  (一)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

  “十三五”以来,全省开工建设28个总里程2330公里、总投资950亿元的公路项目,建成43个总里程4848公里、总投资1650亿元的公路项目,截至2019年底,公路通车总里程达83761公里,其中高速(含一级)公路4040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12757公里,分别为规划目标的98.54%、101%、98.13%,所有市州和30个县级行政区通高速,100%的县级行政区通二级及以上公路,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100%通硬化路、通客车。全省航道通航总里程达663公里。加快综合客运枢纽和区域性物流枢纽建设,建成西宁客运中心等3个客运枢纽和3个货运枢纽(物流园),推进多种运输方式融合发展,加快西宁、格尔木两个国家级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功能发挥。

  (二)三大攻坚战取得突破性进展

  债务化解取得实效。为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关于同意组建青海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批复》《关于印发青海省交通债务减债方案的通知》精神,组建青海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将38条总里程4103.72公里、账面总资产2069.33亿元的收费公路移交划转至省交控集团,国开总行评审通过青海省收费公路融资再安排银团牵头行承贷份额,置换存量收费公路隐性债务854亿元,平移至交控集团专项债101.2亿元,融资再安排剩余中票、企业债48.8亿元到期后由省国开行完成置换工作,收费公路债务得到有效化解。

  交通扶贫成效明显。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进交通脱贫攻坚各项任务,累计投资132.4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3万公里,其中行政村通畅工程13821公里,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1386公里,窄路基路面拓宽3566公里,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356公里,村道危桥改造59座,建设村道硬化路5967公里,通自然村公路3301公里,192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配套道路829公里,公路网通畅水平和通达深度大幅提升。制定《青海省农牧区客运服务规范》,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全省农牧区客运发展的指导意见》,新增634个建制村通客车。先后选派了69名作风硬朗、敢打硬仗的党员干部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共有69个党组织(党委14个,支部55个)2886名党员干部职工参与结对“双帮”工作,省厅帮扶的22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十三五”省交通运输厅扶贫工作组荣获2017年度、2019年度省级定点扶贫先进单位,2018年度脱贫攻坚行业扶贫先进单位,省交通运输厅1个集体获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先进工作单位,1人荣获“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先进个人,4名驻村第一书记获全省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称号,全省交通扶贫工作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赞扬。

  污染防治扎实开展。持续深化对“三个最大”省情的共识,制定实施《青海省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指南》等系列制度规范,将环保“三同时”贯穿于交通运输工作全过程、各领域。全省高速公路宜绿化路段绿化率达100%,普通国道宜绿化路段绿化率达90%,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再生循环利用率达100%。全省清洁能源公交车和新能源公交车占比分别达49.62%、45.9%,清洁能源出租汽车和新能源出租汽车占比分别达74.61%、4.64%,绿色交通建设成效显著。

  (三)运输服务能力不断提质

  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持续推进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试点,打赢了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攻坚战, 深化ETC推广发行,推动降低过路过桥收费。持续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西宁等重点城市基本实现巡游车与网约车融合发展;加快推进道路客运行业转型升级,完成省际、市际道路旅客运输等行政许可下放及承接工作;积极推动道路货运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圆满完成普通货车“二检合并”和异地检测年审;有序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工作,提前超额完成铁路运量增量目标任务。加快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完成西宁市“公交都市”创建工作。根据全省“厕所革命”三年行动方案安排部署,按照“四个统一”标准(建设标准统一、外观装饰统一、标志标识统一、管理制度统一),新改建交通沿线公共厕所147处(高速公路36处,普通国省道101处),全面完成计划任务。积极探索运营科技化管理手段,研究开发微信小程序,定制公厕独有的“身份二维码”,及时掌握国省干线公路沿线公厕运维情况,积极收集公众意见建议,基本实现交通沿线公路服务设施“分布合理、功能实用、管理规范、群众满意”的目标。

  (四)科技信息化工作有力推动

  针对性开展关键技术研究,荣获中国公路学会特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2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2项,实施地方标准33项,一批创新成果及地方标准得到推广应用实施。建成行业云数据中心、政务和业务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积极推进路政执法综合管理等系统和应用平台,全力推进列入交通运输部行业数据资源交换共享与开放应用平台工程等6个信息化项目建设,其中5个已全面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信息化系统53个,有力支撑了行业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五)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明显提升

  制定《青海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办法》等管理制度,创新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方式,组织开展省级“平安工地”示范项目建设,交通工程主要指标合格率明显提高,高速公路、国省干线抽检合格率分别达到97.01%、95.96%。以“平安交通”创建活动为载体,全面落实行业安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健全完善《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规定》等管理制度,始终坚持依法治安、科技兴安,全面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全力实施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全力推行“互联网+安全”信息化项目建设,省市(州)县三级重点营运车辆动态监管监控平台持续完善,通航水域智能监管实现全覆盖。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物资储备,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开展应急演练,交通运输安全管理能力和应急水平不断提升,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较“十二五”同期实现了“三下降”。自2011年起,省厅连续9年被省安委会评为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公路工程建设领域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控制在省安委会下达的指标之内。连续29年全省水上无安全生产责任死亡事故。

  (六)行业治理能力不断增强

  完成《青海省公路路政条例》《青海省农村公路条例》《青海省高速公路条例》等地方法规立法工作,《青海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已报省司法厅进行立法审查。持续加强源头监管、强化路面管控、深化科技治超等举措,治超执法效能不断提升,全省公路平均超限率为0.38%,严格控制在3%以内。推进全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组建省级及8个市州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成立28个县级执法大队。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行政审批事项22项,下放行政审批22项,改为后置的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8项,下放行政服务事项6项。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深入推进“七五”普法教育,全行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深入推进行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组织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和“六清”行动,累计摸排问题线索414条,查处40家投标人串通投标、弄虚作假、非法转包等违法行为,查扣非法营运车辆9929辆,处理逃费车辆11303辆,补缴通行费3426.72万元。完成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反馈问题整改,扫黑除恶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行业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和为民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十三五”期间青海交通运输系统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积极争取国家大力支持,充分调动各市州积极性,努力探索新时期欠发达地区交通运输持续健康发展道路,圆满完成行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积累了宝贵经验,总结了好的做法。

  规划先行,充分发挥顶层设计的引领作用。围绕服务国家、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积极谋划行业发展顶层设计,研究制定交通运输发展政策,逐步完善交通运输规划体系,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在支撑重大战略中的先导作用。先后开展了青海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7-2035年)、兰西城市群青海地区交通发展规划、青海省服务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四好农村路”五年实施方案、黄河青海流域交通运输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青海省县县通高速规划研究等一系列专项规划和研究,为交通运输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基础。

  聚焦重点,持续深入推进行业改革。抓住交通运输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针对交通建设任务繁重、资金供给不足、防风险压力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十三五”期推动青海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构建新型交通投融资和运营管理模式,根据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组建成立青海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实现政企分开、事企分离的目标,实现了省厅依法依规行政和交控集团的自主经营、自我发展,为交通运输行业化解政府隐性债务,促进全省交通运输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合力攻坚,积极创造良好发展氛围。围绕“十三五”时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迈入小康社会重点任务,坚持合力攻坚、主动发力,为全面完成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我省贫困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贫困程度深、资金缺口大、现实困难多,争取各方参与,才能有效克服困难。交通运输部在资金安排上对我省给予特殊优惠政策,将我省急需建设项目纳入规划,给予了重点支持。地方各级政府作为扶贫脱贫的责任主体,普遍把加快贫困地区农村交通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组织领导,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出台优惠政策。各级交通部门的合力攻坚,弘扬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凝聚了各方资源、力量,形成了“四位一体”的扶贫大格局,彰显了我国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为脱贫攻坚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注重生态,筑牢绿色发展理念。“十三五”期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牢固树立生态保护第一和绿色发展理念,出台了《青海省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指南》等一系列绿色交通建设制度规范;大力推行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废旧材料回收和循环利用,加大行业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支持道路运输行业充电设施建设,指导西宁市完成全国“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创建,助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新成效;积极推进绿色公路建设,完成花久公路、共玉公路等一批绿色公路示范项目,为我省乃至全国绿色循环低碳公路建设提供了思路、树立了典范,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全方位、全过程推进绿色发展的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树立形象,精神文明建设助力行业新发展。“十三五”期间,全省交通运输行业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大力弘扬“两路”精神和青海交通运输行业精神,坚持不懈地打造精品工程,深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打造“畅行青海、美在交通”文化品牌,不断提升行业软实力、树立行业好形象、凝心聚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敏锐把握社会新变革、工作新特点、群众新向往,不断丰富活动内容,不断创新载体,使精神文明建设始终保持着蓬勃向上的态势,常抓常新,硕果累累。16家单位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61家单位荣获“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称号。2016年,行业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创建数首次位居青海省第一。2019年,再次蝉联全省第一,文明行业创建迈上新台阶。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行业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格局,树立了风清气正、为民务实、干事创业的行业形象,为谱写交通强国青海篇章、建设人民满意交通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丰润道德滋养。

  二、2020年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复杂严峻形势,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全力守护疫情防控“生命线”,持续当好复工复产的“先行官”,深入做好“六稳”“六保”各项工作任务,为确保如期实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1-10月份,全省累计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20.26亿元,为年度目标230亿元的95.76%,同比增长24.54%。全省累计完成公路客运量2946.77万人、旅客周转量32.19亿人公里,同比分别下降32.84%、27.59%;累计完成公路货运量8684.1万吨、货物周转量101.66亿吨公里,同比分别下降7.26 %、1.36%。

  (一)疫情防控工作科学有效。坚决扛起疫情防控重大政治责任,全面细化道路运输行业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研究制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方案》等44份行业疫情防控指导文件,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11次,组织动员交通行业60余万人次干部职工,全力做好交通运输行业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工作。深入开展复工复产各项工作,以抓“六保”促“六稳”为着力点,在全省高速公路86个收费站开辟172条应急物资运输“绿色通道”,保障防疫应急物资和人员运输车辆优先便捷通行;落实疫情防控期间客货运输优惠政策,为全省约2500余辆“两客一危”车辆让利170余万元;指导各地积极减免疫情防控期间出租汽车承包费用和服务费用。严格执行收费公路免收通行费政策(2月17日起至5月5日),共减免车辆1654.63万辆,免收通行费5.76亿元。有序做好运输服务保障工作,圆满完成省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的应急运输任务,全省所有道路货运企业、客运班线、城市公交和出租汽车均恢复正常运营,道路运输行业率先实现复产复工,并在常态化防控中平稳健康有序运行。全力做好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及时制定行业各项应急预案,分级分层做好防控物资储备工作,强化生鲜产品冷链运输监管。持续加强内部人员管控,建立健全系统内部应对突发疫情的组织管理体系,系统内部干部职工未出现一例疑似症状。

  (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规划编制全力开展。围绕服务国家及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积极谋划交通行业发展顶层设计,深入研究青海省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实施意见、交通强国试点等方案,加快推进《青海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编制,深入开展《青海省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研究工作,积极谋划《青海省藏区公路“十四五”发展规划及县县通高速相关研究》《黄河青海流域交通运输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持续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推进“十三五”规划剩余项目前期工作,同仁至赛尔龙(青甘界)段公路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4条穿越国家自然保护区重点建设项目中,玛色、杂查、二治3个项目已取得环评批复,达玉项目已通过环保部门技术审查。通过积极争取,我省拟建的4个总投资约426.81亿元的重大项目列入交通运输部2020-2021年滚动项目库。建立厅领导联点包片督导项目开复工机制,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截至目前,全省22个续建公路项目中,塘切、河鄂、玛色等3个项目正在抓紧收尾工程实施,计划年内建成通车,其余项目均按年初确定的目标稳步推进。4个拟新开工项目中,老茫崖至油砂山叉口、油砂山叉口至茫崖石棉矿2个项目已于5月开工建设;街子至隆务、同仁至赛尔龙高速公路项目正在开展各项前期工作,计划11月开工建设。项目建设资金有效落实。积极协调省财政厅明确新增30亿元投资任务的资金来源,进一步推进新增投资资金落实。不断加强与交通运输部的沟通衔接,就“十四五”规划编制、重大资金投向、重大政策制定和国家2万亿元国债资金安排思路向交通运输部进行汇报沟通,全力争取国家补助资金给予青海更大的支持。截止目前,已落实中央车购税137.60亿元,同比增长1.2%,为年度考核目标的153%。同时,配合发行收费公路专项债20.2亿元,落实普通省道一般债券5.8亿元,对稳投资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三)三大攻坚战进展有序。收费公路隐性债务化解圆满完成。完成902.45亿元收费公路融资再安排银团落地工作,全省收费公路债务854亿元在省财政监测平台中完成清零工作,收费公路隐性债务化解全面完成,为省政府发行债券推动重点项目进度腾出了规模和空间。同时,积极开展非收费公路存量债务化解和缺口资金的解决工作,联合省财政部门向省政府分管领导进行专题汇报,提出了化解存量债务及解决在建项目缺口资金的建议。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在2019年底全面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通客车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交通脱贫攻坚“补针点睛”工作,扎实开展今年交通扶贫及“四好农村路”创建情况综合监督检查工作。累计下达农村公路及国有林场居民点道路等中央投资计划9.74亿元。完成农村公路固定资产投资9.13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952公里,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7.6%,新增46个建制村通客车,全省建制村通客车率达99.06%。行业生态环保工作持续推进。印发《2020年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生态环保工作要点》,全面部署年度行业生态环保工作任务。进一步强化在建公路现场督导,督促各方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公路建设全生命周期。在国省干线公路沿线开展路域环境集中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公路沿线生态及路域环境明显改善。全力做好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落实《木里矿区以及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相关要求,组织开展“查问题、抓整改”专项活动,对天峻至木里、木里至江仓公路进行实地踏勘,积极推进天峻至木里、木里至江仓、江仓至热水公路管养工作。

  (四)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大力推进交通沿线“厕所革命”暨服务设施建设。按照交通运输部《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十三五”建设专项规划》和《青海省“厕所革命”三年行动方案》,通过新建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的建设理念,全面完成147处新改建交通沿线服务设施。圆满完成“十三五”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评价工作。在省财政厅的积极支持下,争取省补资金,合理安排养护工程费用,切实加强国省干线路域环境整治,完善道路运输应急运力储备及保障队伍建设,按照“迎国评、上台阶、提水平、促发展”的总体要求,顺利完成各项评价工作,为全力推动我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基础。有序开展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制定印发《青海省普通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细则》,全面排查公路沿线安全隐患点,结合省交警总队提供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黑点等危险路段信息,及时制定安全隐患整治方案和安全生命防护实施计划,同时向省级预算单位报送政府采购计划,加强资金申请协调力度,组织开展施工图设计审查及实施工作。共完成安全生命防护工程483公里,危桥改造工程489延米/13座。

  (五)行业改革全面深化。深入开展撤站后续工作。严格按照交通运输部相关文件要求,深入推进撤站转换磨合期各项重点工作,不断完善系统、优化政策、提升服务,取消省界收费站工作成果继续巩固并不断扩大。全省收费站出入口系统运行基本正常,舆论环境整体态势平稳。有序加快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印发《2020年全省交通运输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暨“信用交通省·青海”创建工作要点》《“信用交通省·青海”创建指标体系任务分工台账》《全省交通运输行业贯彻落实 <青海省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驾驶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三年行动方案> 重点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年度重点任务和可检验成果,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激发交通运输市场主体活力奠定了基础。 稳步推进“两局”撤销及人员转隶安置等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交通运输体制机制改革的各项部署,完成省高管局、省建管局撤销工作和35名厅管干部、9家企业1895名人员、“两局”43名自愿申请放弃事业身份人员和4811名劳动合同制人员划转工作。组织召开4次转隶人员安置后待遇事宜专题会议,全力确保转隶安置人员思想稳定,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开展“两局”撤销清产核资和固定资产划转工作,目前已完成清产核资审计,年内完成固定资产调拨划转工作。

  (六)行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一是颁布《青海省高速公路条例》,并集中开展《条例》实施前的宣传活动,为《条例》的颁布实施营造了良好氛围。二是扎实开展综治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开展行业复工复产综治专项整治活动,圆满完成重大会议、重大活动和节假日等重点时段行业维稳安保工作,有力维护了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形势持续安全稳定。组织实施行业扫黑除恶“六清行动”,配合省公安厅开展“惊雷”行动,共查扣非法运营车辆2183辆。三是深入开展“人员大培训、岗位大练兵、环境大整治”工作,累计组织开展培训活动374次,开展岗位练兵534次,切实提升了全厅系统敢于斗争、奋发有为、担当实干的能力水平。

  (七)信息化及网络安全工作扎实推进。规范科研项目管理。组织召开关于加快逾期科研课题结题验收进度推进会,加快课题验收步伐。严格按照《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强化项目过程管理,完成《青海省公路养护预算编制办法及定额研究》等10项课题验收。完成“青海省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搭建工作,并逐步推广应用。提升网络安全工作能力。印发《2020年青海交通运输网络安全工作要点》,落实信息化系统网络安全加固措施,网络安全软硬件基础得到有效加强。不断强化完善敏感节点的网络安全检查机制,积极组织开展网络安全应急演练,严格落实重要时期领导带班、7×24h值班值守及“白名单”备案制。加快推进“信创工程”,不断促进软件正版化工作向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八)质量安全监管扎实有效。持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着力推进标准化施工、精细化管理,印发《2020年青海省交通建设工程建设市场秩序和质量安全监督检查计划》,组织开展公路建设市场秩序与质量安全综合督查,进一步强化参建各方质量安全责任意识,全面提升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截至目前,共完成在建高速、干线公路项目督查20次。全面推进品质工程创建。加快项目建设机械化、工厂化进程,进一步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率,不断降低施工安全风险。积极打造“智慧工地”,推行信息化管理理念,不断推动工程建设向具备感知、预测、控制等能力的标准化工程转变。全力加强安全监管。印发《青海省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以“平安交通”“平安工地”创建及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红线行动为载体,扎实开展三年行动;进一步健全完善《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规定》等管理制度,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模式,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有效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全力推行“互联网+安全”信息化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应急管理水平。积极开展重点项目建设场地、公路养护区域及省交通学院、省交通医院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处置突发性事件的应急保障能力。持续加大G0615花大段冻土路段、拉加镇路面沉陷路段等重要路段应急保通和安全生产工作督导检查,切实提高各类风险应对和防治能力。深化与应急、交警、气象等部门的协调联动,着力完善应急体制机制,做好重点时段、极端天气的应急保障工作。初步完成了《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安全应急预案》。

  (九)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持续加强政治建设。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引导党员干部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央和国家机关推进党的政治建设作出的“三个表率一个模范”重要指示,认真履行政治机关、服务机关、领导机关、执行机关职责。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要点,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不断强化思想教育。坚持不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略,以厅党组会、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会、党课宣讲辅导、组织专题培训、经验交流会等方式,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省委十三届历次全会精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要义,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政治立场、工作思路和具体行动,将政治自觉转化为行动自觉,确保全厅系统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对党忠诚教育,坚持不懈锤炼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持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坚持不懈抓基层打基础。认真落实“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部署,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稳步推进厅机关和系统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完成厅系统330名拟吸收入党同志的审核、指标报送及厅系统75名发展对象的培训。指导完成10名同志火线入党。全面落实管党治党责任。贯彻中央《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印发《关于成立省交通运输厅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省交通运输厅2020年党建工作要点》《中共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加强党对交通运输工作的全面领导。制定《省交通运输厅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两路”精神,持续推进“畅行青海、美在交通”文化品牌创建,不断提升行业软实力、树立行业好形象、凝心聚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组织开展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教育月”活动、“全民阅读进交通”活动。授予青海省交通医院援鄂医疗队7名同志“最美高原交通人”称号。“黄河沿公路段”入选交通运输部“2019年感动交通年度人物”。

  三、“十四五”时期发展思路

  (一)发展形势及对交通运输要求

  “十四五”时期是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国家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同时,“十四五”期作为党的十九大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作出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决策部署起步的第一个五年,交通运输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提升交通运输供给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方面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省交通运输发展沉积了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面临着省情行情深刻变化带来的新挑战和考验,这些矛盾和困难具体表现在:一是建设交通强国的基础仍然薄弱,综合运输网络发展程度低,融合度不够,不同运输方式衔接不畅,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任重道远。二是交通基础设施总量不足、省际连通水平不高、公路路网结构不优、抵御灾害韧性较弱,还不能完全适应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高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供给能力的任务还很繁重。三是交通建设筹融资压力大,自身筹资能力较低,交通车流量整体偏小,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方式还存在很大难度,建设成本节节上升,养护资金缺口加大。四是各市(州)县对交通建设、管理、养护、支出责任改革的转变认识还不到位,市州级财政对交通运输的保障不足。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十四五”时期我省交通运输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发展期,主要表现在:一是“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不断促进更大开放。国家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我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步伐不断加快,必将要求构建更高层次互联互通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发挥西宁市、格尔木市国家综合枢纽城市枢纽功能。二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助力服务能力提升。我省作为黄河发源地,在区位上有其必然的优势,应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重大战略,持续完善沿黄通道,提升区域交通服务能力和水平。三是交通强国建设描绘发展新蓝图。建设交通强国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先行领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是新时代做好交通工作的总抓手。谱写交通强国青海篇章,“十四五”期应抢抓机遇,补短板、强服务,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四是区域协调发展加快补短板力度。紧紧依托国家支持涉藏州县政策、“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兰西城市群建设等重大发展机遇,持续发挥交通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先导性、战略性作用,补其地区发展短板。五是“两新一重”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助力基础设施提质。“十四五”期“两新一重”及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实施将进一步转向民生经济发展,更加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方向,围绕新基建、新型城镇化及重大交通项目,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交通基础设施发挥更高水平“先行官”作用。

  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对“十四五”时期青海省公路交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是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要求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的总体供给能力,构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二是谱写交通强国青海篇章、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要求加强各种运输方式衔接和一体化融合发展,全面提升网络效应和规模效益。三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求提升交通运输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转变。四是服务支撑“一群两区多点”新型城镇化格局和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提升城乡交通均等化水平,完善农牧区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全面提升覆盖范围、通达深度、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五是落实生态环保要求,要求坚定不移的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六是构建安全应急保障体系,要求提升交通运输防灾抗灾能力,进一步增强应急保障能力和救援水平。

  (二)发展思路

  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省委省政府战略决策,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统筹“五个示范省”建设,强化“四种经济形态”引领,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覆盖广泛、结构优化、能力充分、衔接顺畅、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的公路网络,为奋力谱写交通强国青海篇章、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当好先行。在发展中准确把握“四个原则”“四个转变”:

  “四个原则”一是服务大局、当好先行。充分发挥公路交通对青海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形成、推进兰西城市群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有力服务并积极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二是问题导向、民生优先。服务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着力解决城乡交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进区域、城乡间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公路交通保障改善民生的积极作用。三是突出重点、关键突破。加快推进对服务总体布局、重大战略、支撑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协调、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作用,投资拉动效果显著、社会效益突出的重大项目。四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充分考虑省情实际和行业特点,既要适度超前,抢抓机遇,补齐短板,有效发挥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引领性、服务性、战略性作用,又要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确保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个转变”一是由建设为主向建设、管理、养护、服务并重转变。切实增强公路基础设施的服务属性,推动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和服务质量全面提升。二是由增量扩张为主向做优增量、调整存量并举转变。保持适度规模和速度,更加注重存量的挖潜升级,优化路网结构,推动公路发展效率转变。三是由粗放供给向绿色低碳、集约高效转变。进一步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实现公路交通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四是由公路及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持续打造青海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三)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围绕路网总量有序扩增,重要节点有效联通,网络结构持续优化,省际通道联接畅通,交通强国战略取得明显进展,提出公路交通运输“349510”发展目标,即不断完善“三张网”(高品质的高速公路网、高效率的普通干线网、广覆盖的农村公路网);基本实现“四个通”(重点县城通高速路、乡镇通三级及以上路、建制村通等级路、人口较大规模自然村通硬化路);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9万公里;高速公路(含一级)通车总里程达50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通达县城36个,占比达80%;形成10个高速公路省际通道。

  四、2021年主要工作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关键之年。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将在省委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切实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转化为正确思路和发展蓝图,转化为推动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务实行动,确保“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当好先行、提供支撑。

  (一)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交通运输部决策部署,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按照省防指各项工作要求,持续强化防控措施,进一步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全力做好道路运输行业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工作,严密防范疫情通过交通运输传播蔓延。继续加强汽车站场、服务区等重点领域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手卫生”“一米线”“健康码”等防控理念和措施,督导各单位健全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依法应对、妥善处理疫情防控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严厉打击不落实疫情防控措施、非法违法经营等行为,有效推进道路通畅、运输秩序平稳和人员物资运输安全,为“十四五”规划开局创造良好交通运输环境。

  (二)深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家和省内相关规划要求,找准我省交通运输发展的潜力和优势,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好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全面梳理“十四五”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加大与相关省直部门和地方政府沟通协调力度,督促各建设单位加快项目前期审批手续的办理工作,为“十四五”重点项目依法依规开工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全力推进续建项目进度,确保S308线大角满(青甘界)至瓜什则公路改建工程等9个项目建成通车。争取开工建设贵德至大武、大河家至清水、茶卡至察汗诺等重点项目,实施G109小峡段南移等重点项目,推进民小公路与乐都、平安城市道路衔接。

  (三)着力加强项目投资工作。加强与部省重大战略和规划的衔接,精心谋划推进一批投资拉动效果显著、社会效益突出的重大项目。紧抓国家支持“两新一重”建设的发展机遇,着力加强项目投资建设力度,全力保持2021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稳中向好的态势,为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同时,继续深化交通投融资改革,完善资金保障和运行管理体制,规范举债融资行为,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四)持续做好交通运输服务保障。紧紧围绕“六稳”“六保”工作,落实国家和我省出台的一系列保护支持市场主体的政策措施,切实帮助行业企业纾困解难。统筹多种运输方式深度融合发展,全面打通物流链,确保产业链和供应链畅通。全面梳理制约我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加快建立储备充足、反应迅速、抗冲击能力强的应急物流体系。持续关注全省公路水毁灾情,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统筹做好撤站后续工作。不断强化厕所革命建设后期管理运维、服务保障等工作,建立完善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等长效机制。扎实做好木里矿区以及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交通运输保障工作。

  (五)服务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交通建设项目尽量向进村入户倾斜”的重要指示精神,顺应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新期盼,全面统筹协调区域间、城乡间交通运输发展,加快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着力解决城乡交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持续深化管养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八个体系”,加快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积极构建国省干线“大动脉”与农村公路“毛细血管”有效连接、相互支撑、通达顺畅的交通网络,更好地发挥交通保障改善民生积极作用。

  (六)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照中央部署,聚焦交通强国建设要求,通过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通过加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健全现代化交通运输市场体系、通过落实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职能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在加快推进交通运输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深入落实好《青海省交通运输领域省与市(州)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各市州县政府主体责任,调动和激发参与交通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交通运输可持续健康发展。加快《青海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立法进程,力争2021年完成《治超条例》立法。

  (七)深化行业安全生产。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建设,不断提升行业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和治理水平,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重点加强道路水路运输、公路运行、工程建设、公路治超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持续强化对建设工地、桥梁隧道、客运场站、“两客一危”车辆等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安全监管,坚决防范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突发事件科学应对、有效处置。

  (八)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论述、对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作为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不断提升政治站位,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目标任务落地生根。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主线,继续深化理论武装,强化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按照厅“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部署,以“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主题,开展基层党组织达标评定、评先选优、总结推广、建章立制,培育形成具有交通特色的组织建设体系和党建文化。严格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做好厅系统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正面引导。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推进“畅行青海美在交通”文化品牌创建,进一步传承弘扬“两路”精神,发扬伟大抗疫精神,提升行业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