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态筑路,助力公路建设提质增效
——访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 王永祥
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 王永祥
主题: 探索生态筑路,助力公路建设提质增效
时间:2019年10月17日上午 09:00
嘉宾: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 王永祥
简介:近年来,我省交通运输行业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执行省委省政府的系列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扎实实建设人民满意的交通。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全体交通建设者的顽强拼搏下,青海公路建设稳步推进,工程质量不断提升,通车里程快速增长,截止2018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8213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含一级)3938公里,二级公路8558公里,三级及以下公路69639公里。
【主持人】 2019-10-17 09:00
各位网友朋友,大家好,您现在收看的是青海省人民政府政务公开政策解读节目。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调研时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并提出“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要求。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王永祥同志作为本期节目的嘉宾,向大家介绍我省公路建设领域的生态环保工作情况。王永祥副厅长您好!
【王永祥】 2019-10-17 09:01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 2019-10-17 09:01
王副厅长,近年来我省交通基础设施迎来大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我省公路建设的基本情况?
【王永祥】 2019-10-17 09:01
好的。近年来,我省交通运输行业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执行省委省政府的系列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扎实实建设人民满意的交通。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全体交通建设者的顽强拼搏下,青海公路建设稳步推进,工程质量不断提升,通车里程快速增长,截止2018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8213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含一级公路)3938公里,二级公路8558公里,三级及以下公路69639公里。在2017年实现了全省境内所有市州通高速公路,所有县级行政区通二级公路。随着各市州地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省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普通国省干线为骨架、农村公路为脉络的现代化公路网络基本形成,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出行,充分发挥了交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行作用。
【主持人】 2019-10-17 09:02
王副厅长。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话题频繁进入大众视野,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关注度不断加强,那么我们公路建设领域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呢?
【王永祥】 2019-10-17 09:02
近年来,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要求,始终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的发展理念,加快推动“绿色交通”、“一优两高”等战略在公路建设中的实施,全力推进行业生态环保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夯实基础,将生态保护第一理念根植于心。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保方面的重要思想理论,特别是总书记在视察青海时提出的“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等重要指示要求,将生态环保理念贯穿于交通运输行业各领域、全过程。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大力宣传生态环保法律法规、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的典型经验及节能成效。编制印发《交通运输行业生态环保应知应会手册》《交通运输行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汇编》等宣传资料,利用大讲堂、建设管理培训班等开展生态环保专题培训,强化从业人员生态保护责任意识,使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全行业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
(二)加强领导,建立健全行业生态环保制度体系。结合青海交通工作实际,及时成立青海省交通运输领域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全面组织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生态环保工作。与省环境保护厅联合下发《青海省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指南》,在行业内印发《加快推进青海省绿色交通运输发展的指导意见》《青海省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考核管理办法》《青海省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事故应急预案(试行)》等制度办法,层层签订《青海省交通建设环境保护责任书》,基本形成了责任到人、齐抓共管的生态环保工作新局面。
(三)主动作为,认真开展公路建设领域的环保工作。在项目规划阶段,充分考虑全省生态功能区分布,合理布设线路,新规划线路尽最大努力绕避生态保护区。项目设计阶段,认真开展环境影响评估,尽可能节约土地资源,注重生态恢复设计,坚持生态选线、地质选线、地形选线相结合的原则,保护好原始生态环境。项目建设阶段,要求新开工项目一律按规办理环保、水保等前期手续,依法推进交通项目建设;全面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及环境评价批复要求,并引入专职环保监理、“环保管家”等第三方服务机构,指导提升建设过程的环保工作水平;严格遵循“边施工边保护”的原则,在项目建设中及时对边坡进行绿化植草、对施工取土场等进行修复,探索推广“以新带旧”的发展模式,将历史遗留的环保问题纳入到新建项目生态环保工作中一并修复整治。项目养护阶段,加快推进燃煤锅炉的升级改造,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组织开展公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植被恢复和沿线绿化等工作。目前,全省高速公路宜绿化路段绿化率达100%,普通国道宜绿化路段绿化率达90%。
据初步统计,近年来我省公路建设领域在生态环保方面累计投入环保专项资金37.82亿元。
(四)积极创新,着力加强行业生态环保科研能力。为提高环保工作效益,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青海省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及关键技术研究》《青海省绿色交通发展研究》《扎麻隆至倒淌河公路改扩建工程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等课题研究。同时,加大了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共和至玉树高速公路建设中,总结提炼的“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修筑成套技术”等成功推广,确保了一批高寒地区公路顺利实施。同时,制定了《寒区温拌沥青混和料路面技术规范》等地方性标准,为进一步推进我省绿色交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示范引领,全力推进公路建设绿色发展。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组织开展旅游公路示范工程建设的通知》要求,以克图至大通段、扎麻隆至倒淌河公路改扩建工程、扎隆沟至碾伯镇公路、扁都口至门源公路等为绿色公路示范项目,推动我省绿色公路建设,力求提炼出绿色公路评价体系等一整套可复制的技术规范;以祁连县城叉路口至大通河公路、河南至鄂尔哈斯桥为旅游公路试点项目,通过试点形成我省旅游公路建设一系列技术措施和支持政策;同时,结合“厕所革命”三年行动方案要求,以扎倒公路湟源服务区、克大公路圆山服务区、仙米服务区为“绿色服务区”示范项目,大力推广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汽车充电桩、污水处理系统等节能环保和循环利用技术的应用。多措并举,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总结,进一步夯实我省生态公路建设的基础。
【主持人】 2019-10-17 09:09
嗯,从刚才王副厅长的介绍可以听出我省公路建设者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不俗的成效,未来可期。王副厅长,能不能给大家举几个例子介绍下工作中的亮点?
【王永祥】 2019-10-17 09:10
好的,我挑几个具体的做法给大家做下介绍:一是扎隆沟至碾伯镇公路,这个项目于今年6月建成通车,由于项目建设中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原始地貌,公路与沿线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前段时间还在网上成为了“网红公路”,相信很多朋友都去游览过,更多的人也都听说过。该项目在顶层设计时就先后对原设计涉及林木集中区域的26公里路线进行了优化调整,对涉及影响生态环境的工程采取“以桥代路”、“以隧道带开挖”、“分离式路基”等措施,较最初的设计方案减少林地占地243亩,保留树木67832棵,减少费用约2300万元,在公路沿线裸露部位植树17万余棵、种草约20万平方米、种花约12万平方米;利用路基施工的弃石、隧道弃渣打造观景台、停车港湾等,在治超站、隧道管理站和养护工区将燃煤锅炉取暖改为电锅炉加太阳能光伏板的方式取暖,并安装了较为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及生活垃圾处理设备,推动清洁能源的利用。第二个项目是循化至隆务峡公路,这个项目约有15.4公里的路段位于黄河上游公伯峡库区内,为避免对原始环境的扰动破坏,将明线方案调整为隧道群方案,经设计优化后桥隧比达90%,并采用水运施工方案,有效避免了明线方案和隧道群方案修建施工便道对山体的开挖和原生态环境的破坏。第三个项目是共和至玉树公路,这个项目在建设时积极探索高寒地区路基清表原生草皮移植技术,实施高边坡草皮生态防护技术、草皮生态边沟、生态排水沟等,总结了一套高寒地区“无痕化”施工技术,并在全省公路建设中成功推广。
【主持人】 2019-10-17 09:12
嗯,从您的描述中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的建设者确实为了环境保护下了很大功夫,我先在这里点个赞。这些年您作为我省公路建设管理的亲历者,能否向我们分享一下对身边变化的体会?
【王永祥】 2019-10-17 09:12
好的,我感触最深的是在两方面。一是在思想认识上确实有了质的飞跃。以前我们在工程项目中会关注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但与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保护以及资金节约重视程度相比还是有不小的距离。随着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关心,我们自身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通过完善环境保护制度、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出台考核办法等等,让全体建设参与者深刻认识到环保工作的重要性,现如今的公路建设和前几年比起来,不论是项目管理人员还是一线施工人员,在思想认识上已将生态环保工作与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等同等看待,可以说是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二是在贯彻落实上肯下狠功夫。由于对生态环保工作的要求和措施愈加严格和规范,许多参建单位很不适应,仍旧习惯套用以往的工作模式,在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施工过程环保措施的落实上与实际要求相差很远。为此,我们也想了很多办法,包括省厅层面编制出台《青海省绿色交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青海公路品质提升三年(2018-2020年)攻关行动方案》,将生态环保工作作为专项攻关行动,形成了长效机制。同时,在公路建设项目综合督查中,将生态环保与质量、安全生产等共同纳入管控目标,增设环保专项检查人员,进行专项考核指导,将生态环保工作和环保问题整改结果与参建单位信用评价、建设单位及个人的年度考核挂钩,坚决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以制度为重要抓手,不断压实主体责任,环保举措的落实扎实有效,浓厚的工作氛围逐步呈现。
【主持人】 2019-10-17 09:14
王副厅长,您对下一步工作有哪些考虑呢?
【王永祥】 2019-10-17 09:15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牢固把握“四个转变”的要求,切实履行好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的职责,在“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上持续发力,结合交通运输工作实际,持续深入推进“绿色交通”发展,强化责任主体意识,正确处理好交通运输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扎扎实实推进行业生态环保工作,为建设大美青海交出一份属于交通人的优秀答卷。 最后,我也借此机会感谢各位网友、朋友们长期以来对青海交通运输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恳请大家一如既往的给予关注。谢谢!
【主持人】 2019-10-17 09:16
谢谢,王永祥副厅长。好的,广大网友朋友们,相信通过今天王永祥副厅长详细的介绍,大家对我省公路建设的绿色发展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由于我们节目时间有限,本次访谈就到这里,再次感谢王永祥副厅长做客我们演播室,同时也感谢广大网友的观看和支持,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网站
是否继续